第九章 共君此夜須沉醉(3 / 3)

雖然容若與王士禎交情極淺,和顧貞觀卻緣深情重,成為終生好友。

像容若和顧貞觀這樣,一經相識,便肝膽相照,成為至交,實在是少數。顧貞觀對容若的生活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無論詩詞,還是情感。這是後話。

在顧貞觀的影響下,容若在這一年開始把自己的部分詞作集印為《側帽詞》。

“側帽”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側帽的典故和一位名叫獨孤信的美男子有關。

獨孤信生於502年,卒於557年,本名獨孤如願,字期彌頭,鮮卑族,雲中(今山西大同)人,西魏、北周將領,這樣一位文武雙全的美男子,他的一言一行都是眾人模仿的對象。

某天,獨孤信出城打獵,不知不覺中天色已晚,他要趕在宵禁之前回到城中,便快馬加鞭。就這樣,一騎紅塵,風聲陣陣,他連頭上的帽子被風吹歪了也不自知,估計知道了也來不及扶正。不明就裏的人看到獨孤信歪戴帽子的形象,覺得他看起來非常瀟灑,為之傾倒。第二天,滿街都是模仿獨孤信側帽的男人。

顧貞觀和容若用“側帽”這個典故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

後來,容若的《側帽詞》還流傳到了朝鮮一帶。據阮葵生《茶餘客話》記載:吳兆騫在寧古塔,行笥有《菊莊詞》《側帽詞》《彈指詞》三冊,會朝鮮使臣至,以金購去,三人之詞遂流譽外邦。

在經常聚會的這幫詩友中,有個人非常值得一提,他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曹寅比納蘭容若小三歲,生於順治十五年(1658年),家道殷實,母親孫氏是康熙的乳母,康熙為皇子時,曹寅也曾入宮擔任康熙的侍讀。

曹寅工詩詞,廣交名士,養戲班,造園林,刻精本書籍,容若和曹寅過從甚密。他們身邊聚集了一大批名人雅士,比如薑宸英、嚴繩孫(字蓀友)等人。

就在京城的詩人們飲酒作詞的時候,南方三藩之亂戰火正熾。有一次嚴繩孫回南方,容若撰寫詩詞以贈之。

容若對朋友的一片癡情以及希望立功疆場、上陣殺敵的願望在這些詩詞中表露無遺。

送蓀友

人生何如不相識,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無別恨橫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橫門驪歌淚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墮,此時君亦應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無成已如此。

平生縱有英雄血,無由一濺荊江水。

荊江日落陣雲低,橫戈躍馬今何時。

忽憶去年風月夜,與君展卷論王霸。

君今偃仰九龍間,吾欲從茲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風未落如朝霞。

君如載酒須盡醉,醉來不複思天涯。

水龍吟•再送蓀友南還

人生南北真如夢,但臥金山高處。白波東逝,鳥啼花落,任他日暮。別酒盈觴,一聲將息,送君歸去。便煙波萬頃,半帆殘月,幾回首,相思苦。

可憶柴門深閉,玉繩低、翦燈夜雨。浮生如此,別多會少,不如莫遇。愁對西軒,荔牆葉暗,黃昏風雨。更那堪幾處,金戈鐵馬,把淒涼助。

對於同性詩友,容若居然也會發出這樣的感歎:“人生何如不相識,君老江南我燕北。何如相逢不相合,更無別恨橫胸臆。留君不住我心苦,橫門驪歌淚如雨。”可見這納蘭公子確是情種、情癡。

八九月間,容若迎來了這一年的第三喜,即愛妻有孕。

盧氏確定自己果然懷孕的時候,真是喜不自勝,她把雙手交疊著輕輕放在腹部,喜盈盈地第一時間把好消息告訴夫君。容若聞言,自然也是心花怒放。愛妻終於如願以償,確實是可喜可賀的一樁好事。

隻不過,浮生如夢,禍福相倚,焉知會有怎樣的禍患,包裹在這件大喜事的內核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