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常伴君側,各種人想方設法都想要接近容若,想從他口裏知道皇帝的心思,或者希望容若在皇上麵前為他們美言幾句,但容若絕不隨意結交朋友,也絕不透露半點兒跟皇帝有關的信息。對此,薑宸英寫道:“所言經史外絕不及時政。所接一二寒生罷吏而外,少見士大夫。”
容若的表現令康熙皇帝也非常滿意,對他恩寵有加,不時對他大加賞賜。
徐乾學寫道:“先後賜金牌、彩緞、上尊、禦饌、袍帽、鞍馬、弧矢、字帖、佩刀、香扇之屬甚多。”
容若的一些詞作反映了陪伴康熙外出的情景:
浣溪沙
身向雲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
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古今幽恨幾時平!
憶桃源慢
斜倚熏籠,隔簾寒徹,徹夜寒如水。離魂何處,一片月明千裏。兩地淒涼,多少恨,分付藥爐煙細。近來情緒,非關病酒,如何擁鼻長如醉。轉尋思不如睡也,看道夜深怎睡。
幾年消息浮沉,把朱顏頓成憔悴。紙窗淅瀝,寒到個人衾被。篆字香消燈灺冷,不算淒涼滋味。加餐千萬,寄聲珍重,而今始會當時意。早催人一更更漏,殘雪月華滿地。
也許有人想知道,康熙皇帝好侍候嗎?他對容若究竟如何呢?
我們來看看康熙十九年(1680年)秋天皇帝狩獵的情況。
二
康熙十九年,這一年容若26歲,曹寅23歲,都是英姿勃發的青年。
當時曹寅在鑾儀殿當差,他的工作大致以皇宮、旗人、狩獵為重心。曾經有一個朋友給曹寅寫了這樣一首詞:
君才英絕。問車邊豈少,此班蘭物。出匣幹將騰怪彩,光射陰陰四壁。文豔春華,筆垂秋露,氣味如冰雪。甘泉豹尾,從容躍馬奇傑。況複路入桑幹,平沙漠漠,擊草鷹初發。萬騎回中從獵去,釃酒夕陽明滅。玉勒風嘶,琱弓夜吼,冷浸蕭蕭發。吟鞭搖動,驚飛烏鵲霜月。
與此同時,作為五品官的禦前侍衛,納蘭容若曾經負責管理專供皇帝出行的內廄馬匹。
沒錯,由納蘭容若挑選、管理馬匹。
清聖祖康熙出巡用馬,都由容若親自掌管。平日裏他還得時不時親自到昌平、延慶、懷柔、古北口等地去督牧,也就是監督、查看馬匹的放牧情況。
在納蘭容若的書簡中,有一封致他的好友、畫家張純修的信,應該寫於這個階段:
花馬病尚未愈,恐食言,昨故令帶去。明早家大人扈駕往西山,他馬不能應命,或竟騎去亦可。文書已悉,不易。成德頓首。
“家大人”,指明珠;“扈駕”,是指隨侍帝王的車駕。這封信的大概意思就能明白了。
薑宸英後來在《納蘭君墓表》中也寫道:
嚐司天閑牧政,馬大蕃息。侍上西苑,上倉促有所指揮,君奮身為僚友先。上歎曰:“此富貴家兒,乃能爾耶!”
看到這裏,估計不少容若迷要替容若叫屈了。堂堂容若,文武全才,居然一天到晚去侍候馬匹!當年連康熙自己也感歎:這納蘭容若是富貴人家的孩子啊!居然能夠(忍辱負重)到這種地步!
很顯然,這個差使是康熙親自指派給容若的。當時明珠已是大學士,大學士是文臣的最高級別,有宰相之實,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果容若之職非皇帝欽定不可違逆,明珠不可能讓自己的兒子擔任這樣的職務。
讀者諸君,此刻你是否想起了《西遊記》中藝高膽大,後來被天庭收服並被指派擔任弼馬溫的孫悟空?孫悟空後來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途中各路妖怪以“弼馬溫”的稱呼來辱罵他時,孫悟空總是憤怒至極。因為這實在不是一個可以給胸有大誌的人帶來榮耀感的職位。看到這裏,也許你更能理解滿腹經綸、文武雙全的才子納蘭容若在康熙禦前當差的苦悶心情。寫這一段的時候我突然忍不住大笑,笑完了,卻有淚水流了滿臉,是真的為容若感到委屈。
我們無法知道康熙究竟是怎麼想的,是像野史中說的那樣,康熙是嫉妒容若之才,嫉妒他愛的女人愛著容若,因而折辱容若?還是康熙有意給容若一個挫折,挫挫他的銳氣,以觀其心誌?或者因為當時明珠勢頭已經太盛,如果讓容若也受重用,擔心他們父子聯手不好駕馭?總之,不重用甚至打壓容若的真正意圖,隻有康熙自己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