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而今才道當時錯(2 / 2)

對於盧氏,容若是疏忽之錯。

容若詞雲,“當時隻道是尋常”。

和盧氏耳鬢廝磨、賭書潑茶,本以為會有數不盡的春花秋月,卻不料人生如此苦短。早知道盧氏居然會因為生孩子而大難臨頭,哪怕不要她懷孕,隻要她陪著自己就行了,也不會讓盧氏如此早早夭亡啊!

對於沈宛,是命運之錯,是自己心念之錯。

誰讓沈宛是漢家女,不為律令所容啊?其實自己早知道沈宛是漢家女,早知道兩人相好,終是無言的結局,又何必因為欣賞她的才名而去結識她呢?

這世間種種情愛,總是錯誤居多。

想那陸遊和他的表妹唐婉,本是青春做伴、情投意合,不也是因為陸母對唐婉不滿,棒打鴛鴦,陸遊和表妹不得不分離,兩人一再嗟歎錯錯錯、難難難嗎?看看他們的詞,哪個字不是和著血與淚?

釵頭鳳

陸遊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釵頭鳳

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是啊!人類對於自己的命運與肉身,多麼無知與無奈啊!

近年來,不時聽聞精英人物猝死的消息。

不少人資產過億,而他本人正當三四十歲的盛年,卻突然非正常死亡。

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03—2011年,公開報道中能夠找到的72位億萬富翁非正常死亡,15名死於他殺、17名死於自殺、7名死於意外、14名被執行死刑、19名積勞成疾早逝。而近兩年,因病或勞累過度猝死的案例更為多見。

回過頭來看容若。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

容若漸漸安靜,卻依然沒有發出汗來。太醫們心知不妙,果然,不一會兒,容若頭一沉,試試鼻息,已是溘然長逝。

人們驚呆了,無法相信容若真的已經離開。

待太醫搖頭歎息,偌大的明珠府裏哭聲一片。

對於容若的死因,坊間議論紛紛。

有人說容若是因為惹惱康熙,康熙嫉妒其才,賜其死亡,不少野史以及文藝作品采信了這種說法;有人說容若是因為染上天花,不治而亡;也有人說容若就是患了寒疾,舊病複發,“七日不汗病故”。

對於第一種說法,可能是不夠有根據的。容若生病後,康熙是非常關心的。徐乾學寫道:

容若既得疾,上使中官侍衛及禦醫,日數輩絡繹至第診治。於是,上將出關避暑,命以疾增減報,日再三,疾亟,親處方藥賜之,未及進而歿。上為之震悼,中使賜奠,恤典有加焉。

當然,這也隻是徐乾學的一人之言。真相隻有一個。隻不過,有的事,已經永遠無法知道真相了。

而我個人,在經曆2014年6月確診癌症而後動手術,再千方百計康複之後,無意中學到了許多東西。此時,我猜測,容若極有可能死於癌症。隻不過,當時還沒有“癌症”這個詞語。你看,納蘭長期憂愁、鬱鬱寡歡,他如此愁的程度,很明顯已經達到了抑鬱症的標準。人長期抑鬱,氣血瘀滯,更容易形成癌症。後來容若一直高燒不退,也是癌症發作的症狀。所以我禁不住做這樣的猜測。

文學作品很多時候是一個人心聲的流露。容若如此多次地寫到“愁”“病”,他這種內心憂鬱恰恰是身體健康已經嚴重受損的心理表現。人的身心是一體的,我本人在癌症確診前也寫過很多傷心傷情的詩,什麼“請在一堆碎片中尋我”;寫這本書初稿還沒有發病的時候,會動不動就流淚、哭泣,這一切,都不是偶然,也不是巧合。

不管容若的真正死因是什麼,他在這世間隻活了不到31周歲,卻是不爭的事實。

我國古代經典《左傳》曾經提出為人處世的三大標準,即“立德、立功、立言”,並稱“此之謂不朽”。後來唐代的一位學者對這“三立”做了精辟的闡述:“立德,謂創製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

容若因時運所限,在立功這一塊,他短暫的仕途生涯一直是康熙的禦前侍衛,這個崗位限製了他的個人發展,也許沒來得及有什麼政績,算不上可圈可點;然而在立德、立言方麵,卻足以流芳千古。

雖然命運錯待容若,然而這位“大清第一才子”,卻用自己的才華,建設了一個燦爛的詩詞王國,他的作品獲得了恒久的藝術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