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贏家的魅力武器(2 / 3)

說到這裏,喬治順手拿了兩盒鮮奶油蛋糕送給這位顧客,說:“這位先生,我相信您的太太辨別乳製品的能力一定比你我都好,請您拿回去讓她嚐嚐,看是否添加了人造奶油。”接著,喬治拿出一盤甜甜圈,笑著說:“哇!如果我把剛才聽到的笑話說給糕點師傅聽,他可能要跳進鮮奶池中淹死自己了!”

喬治正是用自己的機智和幽默解決了難題,但他這麼做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顧客所指責的都不是事實。另外,在很多場合下,一笑置之的對象會是自己,自嘲也是為自己解圍的好方法。

無論何種銷售人員,推銷前的準備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客戶麵前做一些現場展示時,千萬不能出錯。然而,百密總有一疏,而且在現場總會有料想不到的狀況發生。有時候,如果遇上很糟糕的情況或意外時,一笑置之會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有一次,巴拉尼向運輸公司展示一種高質量機油。整個過程都很順利,客戶也都很專心,他拿著兩支裝有不同質量機油的試管,每一支試管都用橡膠墊封住開口,當要把試管倒立過來比較機油滑落的速度時,沒想到兩支試管的橡膠墊都脫落了,一時間,機油灑滿講台,巴拉尼的全身上下也未能幸免,而他手中隻剩兩支空空的試管。

場麵一下子陷入尷尬之中,巴拉尼看著客戶,客戶也看著他,他看到角落處有個人的嘴角突然抽動一下,接著巴拉尼大笑出來。他站在台上大笑,全屋子的人愣了一下後,也跟著大笑。他們的笑聲實在太大,害得會議中心的值班經理以為發生了什麼意外,迅速跑來,從門縫中查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如果當時巴拉尼用正經八百的態度來處理,就會變成一場很失敗的展示會。出了這麼大的醜事,他還能大笑出聲,表明巴拉尼不會很在乎這個小意外,所以客戶也不會覺得陷入窘境。而且,客戶也可借此機會知道,他是不是一個碰到情況便手足無措的人。

當然,“一笑置之”的運用要視場合而定。試想,如果顧客向你抱怨:“你們的零件上個星期壞了三次,害我損失慘重,你說該怎麼辦?”此時,你若用“一笑置之”的態度來應對,你的下場一定不樂觀。如果“一笑置之”運用不當,有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誤解,使矛盾升級。

一天,一位服務員向餐廳經理巴德彙報,說客人投訴蛤蜊不新鮮,吃起來有異味。巴德頗有處理問題的本領和經驗,於是不慌不忙地向投訴的客人所在的餐桌走去。一看,正是老食客馬丁森先生。巴德心中有了底,於是迎上前去一陣寒暄:“馬丁森先生,今天是什麼風把您吹來了,聽服務員說您覺得蛤蜊不大對胃口……”這時,馬丁森先生打斷他說:“並不是對不對胃口的問題,而是我請來的日本客人嚐了蛤蜊以後,馬上告訴大家這道菜不能吃,有異味,是變了質的海鮮,吃了非出毛病不可!我是東道主,自然要向你們提意見。”巴德滿臉堆笑解釋說:“蛤蜊不是活鮮貨,雖然味道有些不純正,但吃了也不會有事,希望您和您的客人能夠諒解。”

誰知此時,在座的那位日本客人突然站起來,對餐廳經理巴德頗為不滿,他的大致意思是:虧你還笑得出,我們拉肚子怎麼辦?你們酒店應該負責任。這突如其來的興師問罪,使得巴德臉上的微笑變成了哭笑不得。巴德想,這可怎麼辦呢?總不能讓客人誤會剛才我麵帶微笑的用意吧,何況微笑服務是飯店員工首先應該做到的。於是,巴德仍舊微笑著準備再作一些解釋,不料,這次的微笑惹得那位日本客人更加惱火,直接要求見老板。

巴德錯就錯在不應該由於認識客人而想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態度,相反應該一視同仁,誠懇虛心地接受任何一位客人的意見。如果能站在客人馬丁森先生的角度,考慮其處境或考慮到客人吃不到新鮮的蛤蜊以後,可能會產生的種種後果,那麼那種僵局可能不會出現。事實上由於餐廳經理巴德的考慮不周,使微笑服務反而走向反麵,引發不愉快的結局。

要懂得,微笑服務固然應該加以倡導,但也並非是到處可以套用的化解問題的最好方式。在不同的場合,微笑也要有分寸。

一個赴歐旅遊團深夜到達西班牙某飯店,由於事先聯係不周,客房已滿,隻好委屈他們睡大廳。全團人員頓時嘩然,揚言要敲開每一個房間,吵醒所有賓客,看看是否真的無房。此時,客房部經理卻微笑著向他們聳聳肩,表示無可奈何,愛莫能助。賓客見此,更為不滿,認為經理的這種微笑是一種幸災樂禍的“譏笑”,是對他們的汙辱,便拍著桌子大聲喝道:“你再這樣笑,我們就要揍你!”這位經理十分尷尬。後來在翻譯人員的再三解釋下,客人的憤怒才告平息。

顯然,這樣的“微笑”離開了優質服務,與微笑服務的本意南轅北轍。

由此可見,作為服務人員,應該知道何時、何地應該嚴肅,何時、何地應用一笑置之的態度對應。隻有在合適的時機與場合,用一笑置之的方法才會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秀出你的最美形象

1.從“第一印象”想到的

首因,是指首次認知客體而在腦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我們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強,也能持續較長時間,並且相對於以後得到的信息來說,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

第一印象效應是一個婦孺皆知的道理,比如新領導新官上任三把火,參加應聘麵試時一定要重視外表的修飾,參加商務宴會時要著正裝,等等,每個人都力圖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美國總統林肯也曾因為相貌偏見拒絕了朋友推薦的一位才識過人的閣員。當朋友憤怒地責怪林肯以貌取人,說任何人都無法為自己的天生臉孔負責時,林肯說:“一個人過了40歲,就應該為自己的麵孔負責。”由此可見,我們不能忽視第一印象的巨大影響作用,而且必須通過提高自身修養來改變自己的形象,為將來的成功奠定基礎,搭好台階。

很多人都明白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而且專家研究發現,外表能夠代表50%以上的第一印象。外表是否清爽整齊,是讓身邊的人認定你是否可信的重要條件,也是別人決定如何對待你的首要條件。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研究人員得出了影響第一印象的因素組成。

⊙外表:是第一印象形成因素中的重要部分,占一半以上比例。這裏的外表不僅是指漂亮的臉蛋,還指衣著、神情、氣質等。

⊙聲音:是影響第一印象形成的第二大因素,占大約40%的比例。聲音因素包括音調、語氣、語速、節奏等。

⊙言語舉止:占少於10%的比例。

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最先給予對方的印象是外表而不是內心。倘若給人的第一印象不好,又怎能獲得他人的敬仰與接近的機會?

如果你向潛在客戶推銷產品或服務,一定要考慮你給他們留下的印象。假如你能吸引他們,就成功了一半。一定要使客戶知道你關心的是他們的利益,而不是他們的錢包。

眾所周知,生活中對別人的第一印象相對而言都比較深刻,且第一眼形成的印象相對更為持久,更加難以改變。尤其在人與人見麵之初,會以動物的本能來判斷“喜歡或厭惡”,作為一名與客戶打交道的工作人員,一旦被貼上“討厭”的標簽,即使服務再好、產品再好,也無法得到客戶的認同。美國一家數據調查機構的一項調查表明,80%的顧客對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的不良形象持反感態度。由此可見,無論是服務行業還是銷售業的從業人員,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精神麵貌以及言談舉止,給客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對於任何人來說,自己給別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十分重要的,由其是服務人員。而作為銷售人員,其自身就是一件產品,最先銷售的就是自己。前麵提到過的日本銷售大師原一平就十分重視自己給客戶所留下的第一印象。

有一次,原一平訪問美國大都會保險公司,該公司副總經理問他:“您認為訪問準客戶之前,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

“最重要的工作是照鏡子。”

“照鏡子?”

“是的,你麵對鏡子與麵對準客戶的道理是相同的。在鏡子中,你能夠看到自己的表情與姿勢;而從準客戶的反應中,你也會發現自己的表情與姿勢。”

“我從未聽過這種觀念,願聞其詳。”

“我把它稱為鏡子原理。當你站在鏡子前麵,鏡子會把映現的形象全部還原給你;當你站在準客戶前麵,準客戶也會把映現的形象全部還給你。當你的內心希望準客戶有某種反應時,你把這種希望反映在如同鏡子的準客戶身上,然後促使這一希望回到你本身。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必須把自己磨煉得無懈可擊。”

這種使準客戶依照你所希望行動的能力,就是一種強勁的感化力。倘若不把自己磨煉到相當高的境界,要具備這種強烈吸引人、感化人的魅力是不可能的。

影響第一印象的因素中,服飾占一半以上。服飾對銷售人員而言,相當於所銷售商品的外包裝。包裝紙如果粗糙,裏麵的商品再好,也容易被人誤解為廉價的商品。因而,銷售人員的形象應該與自己的職業相符合。良好的第一印象會給客戶留下美好的回憶,促進交易量;相反,糟糕的第一印象往往會“趕走”客戶,丟掉訂單。

服飾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那麼怎樣才能做得好,才是應該注意的問題。

首先,要符合穿衣人的身份。身份包括幾點:性別、年齡、職位和民族。就是說,要有正確的自我定位。

其次,要懂得揚長避短。每個人的身材都有優點,也有缺點。穿著打扮時一定要善於揚長避短。

再次,要知道區分場合。在穿著打扮方麵,都會遇到這樣一個複雜的問題,那就是需要麵對的場合多種多樣。實際上,著裝的問題主要分為這樣的三個場合。

其一,辦公場合。這種場合下,要求的就是莊重保守,這樣才能顯得你很鄭重其事。

其二,社交場合。也就是指工作之餘的應酬時間,這時的穿著主要是講究個性。

其三,休閑場合。這一時間是指屬於個人的那部分時間,這時是最不需要講究穿著的時間。

最後,要記得遵守常規。這是指在穿衣著裝時,有其約定俗成的規矩。比如,穿西服時,全身的顏色不能多於三種;上衣下麵的兩個口袋是不能放任何的東西的;鞋子、要帶、公文包應為同一顏色等。

此外,對於每一位服務於客戶的人來說,個人形象不僅僅是個人教養的標誌,更代表了其所在企業的形象。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個人形象影響到客戶對你所在企業、你所代表的品牌的評價。

某日,傑森陪太太去商場為新家挑選地板。他們來到一個賣家門口,店裏隻有一名店員,他身上穿著一件好像穿了許久沒有清洗的襯衫和一條皺巴巴的褲子,正在吃午餐。這位店員看到傑森,含糊不清地說:“您好,先生。歡迎光臨。”

傑森剛想進去,太太一把拉住他,低聲說:“我可不想進去,店裏有股難聞的氣味!這個牌子的地板一定不怎麼好,服務也不會好到哪裏去,看店員的樣子就知道了。”

其實每一個人的個人形象都應與自身職業相符合。要知道,很多自己沒有意識到的行為舉止,都有可能給客戶留下糟糕的第一印象。粗魯的動作、無禮的言談都會成為致命傷。

作為一名服務工作者,他的具體穿著在其工作中也是有所要求的。對於服務人員而論,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就是他個人教養的標誌,就是他所在企業的標誌。員工的個人服飾反映其企業形象,這是服務行業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

服務人員一定要深思熟慮,認真地對待自己在正式場合裏的穿著打扮,特別是服飾。在很多大型的公司裏,員工都是穿製服的,這種服飾的穿著,首先就是企業的一種形象,讓人能夠一下就識別出來。比如一說麥當勞,連小孩子都知道,在那個紅色背景下,一個大大的黃色M。說到肯德基,人們馬上想到那個戴黑框眼鏡的白胡子老頭山德士上校。任何一家服務場的服務人員都會穿著凸顯自家風格特點的製服,這也方便了客戶的辨別。

當然,不論服務人員的著裝如何,它們一定要符合最基本的要求——便於服務。比如,國外某鐵路公司的製服就曾出現過一點小問題。火車上,女乘務員都穿著漂亮、統一的製服裙為乘客們服務,但由於裙子過長,裙擺又太窄,工作起來很不方便。過長的製服裙束縛了女乘務員的腿,使她們在開關車門的時候,上下車門的時候,總得蹦下來,躥上去,否則就得提著裙子行動。這實在是得不償失。

身在職場,尤其是對外部門,在著裝上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禁忌:服裝顏色不得過分雜亂、過分鮮豔;不得過分暴露、短小;不得穿“透視裝”;不要穿過分緊身的服裝。

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服裝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套搭配得當的服裝加上文雅的舉止往往能夠給人以美好的第一印象,從而為以後更深入的交往打下基礎。總之,一位合格的服務或銷售人員應以成功的外觀、成功的談吐和成功的姿態,創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2.外表到底有多重要?

一個人的內在價值、個性行為等固然重要,但通常要經過長時間的交往才能評斷,最直接、迅速形成印象的是外在儀表。客戶通過外在儀表產生第一印象,在你開口說話之前,你的形象就已經被放進他的意識之中。因此,注重儀表是對自身的一種賞識,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個人的穿著打扮是決定儀表形象的重點之一。同一個人,穿著打扮不同,給人留下的印象也完全不同,在交往過程中所產生的效果也不同。美國的一位教授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本人以不同的打扮樣式出現在同一地點,當他身穿西服以紳士模樣出現時,無論是向他問路或問時間的人,大多彬彬有禮,而且他們看起來基本上也都是紳士;而當他打扮成無業遊民時,接近他的多半是流浪漢,或是來找火借煙的。

由此可見,從事服務或銷售工作的人一定要重視著裝打扮。除了選擇合適的服裝,講究衛生,保持自身清潔外,還應注意以下三點:第一,莊重;第二,簡潔;第三,大方,這樣會給客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促進與顧客之間的交流。

服務行業提供的是優質的服務,是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要求,是訓練有素的服務技能,所以身為服務人員,一定要莊重。女性妝容不宜太濃,應恰到好處,不僅修飾了自己,更顯出對顧客的尊重。服務生的打扮失之於莊重,和自己的身份有所脫離,和服務工作的性質不相稱,往往會有礙於其所在企業的形象。下麵這個例子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有一天,湯普森到某酒店用餐。朋友曾經介紹說,那家酒店的菜肴非常有特色。湯普森是個愛好美食的人,他比較喜歡走一路吃一路的感覺,並把這作為工作之餘的樂事。所以凡是別人說的菜色好的地方,隻要有機會、有時間,他都要去嚐試一下。

當他把車停到那家店的停車場上時,他感覺停車場很不錯,店的外觀也很好。可一進門,他就被門口的領位小姐的儀容嚇了一跳。那個女孩子穿著超短小皮裙,濃妝豔抹。隨後迎麵又走來兩位服務小姐,也是同樣的打扮,湯普森頓時感覺自己是不是進錯場所了。

湯普森自認是見過世麵的,但是在看到酒店的服務小姐的打扮之後,他是落荒而逃。他覺得那個酒店,不像是有身份的人去的地方,反倒像一家黑店。他一直弄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好好的酒店,服務員要穿成那個樣子?

女性化妝,應該說是一種基本的規範,也是崗位的要求。現在的很多公司都要求女職員化淡妝,如果所有人都化了,隻有一個人沒有化,那看上去就不能體現一個企業的整齊。再者,這也是對客戶的一種尊重。但是化妝也要注意幾點,否則就會起到反作用。

首先,妝容要自然。工作時的淡妝,講究的是自然而然,沒有明顯的痕跡,給別人天然如此、自然美麗的感覺。千萬不能標新立異,太過於另類。

其次,妝容要能起到美化的作用,也就是不可異化,不宜化妝時標新立異。比如,有這樣一位小姐,走近之後,你會覺得她人長得很漂亮,也看到了她的妝化得很認真,但總感覺不好。因為她那彎彎的、淡淡的,像鉛筆線一樣的眉毛,讓人看著不舒服。這樣的妝很明顯是一種過分的修飾,不自然。因為沒有人的眉毛能長成那樣。

尤娜和蘇西是某商場的化妝品銷售員,彼此間也是好朋友。有一天,兩個人在庫房相遇,蘇西看尤娜的時候,覺得她有點變化,但是還不能很確切地說出哪有變化。尤娜倒是很自然地拉著蘇西說話。

尤娜問:“蘇西,是不是覺得我哪裏有變化?”

蘇西說:“是啊!感覺就是不一樣了。”

尤娜又問:“那你說說我哪裏不一樣了啊?”

蘇西仔仔細細地看了一分鍾,還是搖搖頭表示沒有看出來。

尤娜很大方地說:“看不出來吧?告訴你,我的眉毛是畫上的,因為我把眉毛剃掉了。

蘇西說:“我就是看你臉上少點東西,原來是沒有眉毛了啊!”

這樣就是典型的標新立異。如果你是明星,這樣的舉動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作為一名銷售人員或者服務人員,這麼做是不行的。因為作為服務人員,妝容隻能是美化作用,應該符合正常人的審美標準。

再次,妝容一定要協調。要注意整體化妝的效果,各個部位之間都要協調。比如,唇彩和指甲油應該是同一種顏色,但在一些崗位上是不允許塗彩色指甲的,那麼出去談業務的時候,就可以使唇彩和襯衫是一個顏色的,或者絲巾與唇彩是同一種顏色。這樣可以起到過渡的效果,有自然而然的感覺。比如,一位小姐的唇彩是黑的,手指甲是藍的,作為客戶,你會和她談嗎?

最後,化妝的時候一定要避人。化妝避人也是一種素質的表現。如果在工作崗位上化妝,讓人覺得工作不認真,有用心不專的感覺。在國際交往中,則會被別人誤會。在歐美國家,你在公共場合化妝,會給人以“黃色娘子軍”之嫌。

大方,指的是要端莊,不能小氣。比如,當你的製服皺了、破了,你寧可不穿製服,也不能穿著這樣的製服出去給人服務,或者與人談業務。這樣,會讓人覺得你很不專業,或者說你不值得信賴。

如果沒有統一的製服,服務人員自身也應注重著裝,令穿著和自身職業相符合。國外服務業有個不成文的規則:即使你隻有三套衣服,也要每天換著穿。為什麼呢?一來可以給別人帶來新鮮感,二來表明你愛整潔,三來顯示你的經濟實力。比如,導遊就應該穿著較為休閑的運動服裝,一方麵方便行動,另一方麵讓人感覺有朝氣,但要切忌奇裝異服。再如銷售人員的著裝通常以套裝西服為主,因為這樣會給人留下專業可靠的印象,同時也能從著裝上顯示出你的實力。

要想成為一位真正的專家,請讓自己看起來像個專家。記住:最佳的投資就是在自己身上做投資。如果你衣衫不整地去推銷,對方會覺得你缺乏誠意,也不會相信你有什麼好產品。你的穿著一定要得體,因為你走出來是什麼模樣,別人就會怎麼對待你。從下麵這個案例來看,也可以借助一些高級的名牌產品來提升自己的第一印象。

傑米是英國一家投資公司的顧問,他和一個客戶談了很多次,都沒有什麼進展。有一次,客戶送他出門,看見傑米開的是一輛凱迪拉克。沒過多久,這位客戶就和傑米簽約了。

其實,那輛車並不是傑米的。但客戶卻對傑米刮目相看,因為他認為隻有有實力的人才能擁有凱迪拉克。這樣,他對傑米的態度就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從而認同了傑米的投資方案,促成了這份合約。

由此可見,銷售人員需要適時地展示自身的實力。汽車、筆記本電腦、電子記事簿、高級筆、高級手表、新型手機……都可以展示出你的實力。因為一般人都會認為,不成功的人是無法擁有這些東西的。所以說,就算你不是很成功,也要讓客戶相信你是成功的,這樣他們才會與你打交道,才會認同你的產品,才會有進一步的合作。然而,這些都隻是物質上的輔助手段,你可以利用這些手段來提升自己,修飾自己,從而達成交易。但千萬不要忘記,要長期生存和發展,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內在質量。

人們不僅從衣著來判斷一個人,還會注意到很多細節。不論你是服務人員還是銷售人員,每天都在與人打交道,你的穿著打扮,你的儀表會被每位客戶注意到,因此不僅是要加強整體印象,還應從細節入手。

英國某報社記者懷特先生為一次重要采訪,來到東京某飯店。經過連續幾日的辛苦采訪,終於圓滿完成任務。在離開東京之前,懷特先生和兩位好友在酒店餐廳吃飯話別。接待他們的是一位五官清秀的服務員,她的接待服務工作做得還不錯,可是她總是麵無血色顯得無精打采。懷特先生一看到她就沒了什麼好心情,仔細看了看才發現,原來這位服務員沒有化工作淡妝,在餐廳昏黃的燈光下顯得病態十足。

酒店的上菜速度很快,不一會兒,服務員就端著一道菜向他們走來,懷特先生突然看到這位服務員塗的指甲油缺了一塊,他的第一個反映就是“不知是不是掉入我的菜裏了?”但為了不掃大家的興,懷特先生沒有說什麼,可這頓飯吃得他很不舒服。最後結賬時,櫃台服務員一直對著反光玻璃牆麵修飾自己的妝容,絲毫沒注意到客人的需要,懷特先生示意了很多次,服務員才回來結賬。回國後,懷特先生示意報社後勤部,以後到國外出差,一定要安排一家服務質量好一些的酒店。

可見,不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或過於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都會影響服務質量。所以注重儀容儀表的修飾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主要包括麵部、頭部和手部的修飾。

從麵部上看,首先應該是沒有一些不應該存在的東西。比如說,眼角、鼻孔和耳朵裏,沒有讓人覺得不舒服的分泌物;牙齒上沒有殘留的食物。其次,麵部不能有創傷,作為服務人員或者銷售人員,如果麵部有傷或者塗上了帶有顏色的藥水,貼上了膏藥或者創可貼,更有甚者是紮上了繃帶,這不但不能說明是工作盡心盡責,反倒會影響公司的形象,也會使自己的業績受損。最後,麵部的毛發也是很重要的修飾點。這一點上,男士是首先需要注意的。第一就是胡須問題。一般情況下,留胡子往往給人邋裏邋遢、不幹淨的感覺。無論是服務人員,還是銷售人員,工作時間還是以整潔幹淨為首要前提,而且還會給客人留下很好的印象。第二就是說鼻毛。定期修剪鼻毛是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鼻毛長到鼻孔外,會給人留下邋遢、不幹淨的印象。對於男性來說,比較重要的是毛發,對於女性則是頭發。對於頭發,首先一點就是要清潔,不能有異味。女性頭發不宜過短,長發應該束發或盤發,以免影響自己的工作,比如餐廳服務員就該避免將頭發帶入飯菜或茶水中。男性應注意定期理發、避免頭皮屑。尤其要注意的是,作為銷售人員或者服務人員,講究的是莊重、簡潔和專業性,因此,不能染彩發。但是,美容美發行業的例外。

最後就是手部的修飾。首要的依然是清潔問題。要常洗手,保持手部清潔,因為汙濁的手,使人反感。不塗彩色指甲(除非從事美容美發行業),否則有過分修飾的嫌疑,看上去也不專業。還要定期修理指甲,如果指甲過長,會有甲垢,但是太短的話又會不方便,所以指甲的長度一般不長於指尖就行。

此外,佩戴首飾也應將工作考慮在內,不應造成工作不便,也不應炫耀自己的財力。比如,正規的星級賓館的服務人員一般不會佩戴耳環和腳鏈。航空公司的空乘人員,應該說是服務比較規範的,戴耳環和腳鏈的罕見。戴耳環或者腳鏈的話,不隻是走路的時候會晃動,而且會分散別人的注意力。

鞋襪也應和服裝相配合,試想如果空姐在製服下搭配一雙彩色絲襪,或者一雙帆布鞋,會給人什麼感覺呢?

3.從舉止體現素質

行為舉止是一個人在生活中的姿態和風度,也是構成第一印象的一個重要部分。服務人員的舉止要端莊大方,表情自然,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改善自己的行為舉止。

第一,坐立和行走。

無論是餐廳服務員、櫃台銷售人員,還是乘務員,都應該視站立為最基本的行為舉止。站立時,頭要正,雙眼平視,身體重心貫穿於頭頂、脊柱和兩腿間、肩平胸挺;雙臂自然下垂,腰部挺拔,雙腳微微叉開,不屈不彎。女性尤其要注意雙腿不能叉開站立,不管穿的是旗袍還是短裙。站立雖是靜態造型,但對服務人員來說應該是靜中有動,目光必須照顧到工作區域內的各個方麵。比如,顧客需要點餐或者結賬,顧客需要試用化妝品等。特別要注意,站立時避免諸如咬嘴唇、皺眉頭、晃雙腿、搖肩膀之類的小動作。

如果是女性服務人員,在與客戶麵對麵坐著,雙腿就要自然而然地並攏。如果穿的是褲裝,雙腿稍微分開點是可以的,但要是穿的是裙子,尤其是短裙,雙腿就要並攏,否則就麵臨著走光。

行走時應上身平穩,表現自然,嚴禁跑、跳、踮腳、東張西望和扭動腰部。餐廳服務員行走時,要注意禮讓客人,傳菜時應避免打翻,燙傷客人。身體重心可以稍前傾、上體正直抬頭目視前方、麵帶微笑,切忌搖肩、晃動,雙臂自然前後擺動、肩部放鬆、腳步輕快,步幅不宜過大,更不能跑跳。引導帶路時,位置要在客戶的前方,並輔以手勢表達前行的方向,試想一下,若是由一位端莊秀美的女性以優雅的姿態引導參觀,你一定會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