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4.過關記(1 / 1)

最近應香港中文大學邀請,去該校作學術訪問。此前,我已幾次去過香港,或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或學術訪問。這一次,是香港回歸後我第一次去訪問,文友、學侶每問我有何特別印象,我總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同樣過海關,而今大不同。

我頭一次去香港,是80年代初,從廣州海關出境,九龍海關入境。出境時的表格,是英文,填寫時費力,並心中頗感別扭在自己的國土上,居然不用本國文字。至於表格之繁瑣,如手上戴的是什麼牌子的表,身上有多少港幣、人民幣之類,真是不勝其煩。抵九龍海關,身穿黑製服的香港警察,滿臉嚴肅的神情,不時任意搜查旅客的皮箱、提包,但被查者都是祖國大陸同胞,我不禁看在眼裏,涼在心裏。不久,我再一次去香港。仍從九龍海關入境。警察先生無端喝令勿走,將我的皮箱翻個底朝天,其實隻有幾件衣服,幾本自己的著作及論文稿,準備在會上交流而已。返程仍從廣州海關入境。因幫助一位不識字的台灣老兵填表格,待我與這位己逾古稀的老者進關時,大批人流早已過去,廣州海關人員頓覺鬆了一口氣,閑來無事,某君便仔細檢杏我的行李,扣下《金瓶梅》,一位小姐說書中插圖特別惡劣。後來我通過所、院出具證明。並至中央有關部門交涉,發文廣州海關,證明這是我作為明史學者的工作用書。才請廣州學者去海關要回,托人帶給我。

這次去香港,我均中羅湖出境、入境。兩邊的海關工作人員、警察,都滿麵春風,彬彬有禮,表格頗簡單,兩分鍾即填完,更無人再對我的書包、皮箱有搜查的雅興。何以故?很簡單:香港既已回歸,都是自家人了,幹嘛不客客氣氣呢?正是:

今日過關,手續簡單。

回歸之後,換了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