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書法的學習和工具(1 / 3)

1.學習書法的方法

學習書法的重要途徑就是對於古代優秀書法遺跡——傳本碑帖的臨摹的學習。書法藝術是有著數千年悠久曆史的傳統藝術,要想學會並掌握它,沒有任何捷徑可走,認真地、科學地對古代碑帖進行臨摹,是學習書法的惟一正確的道路。

當前,少數青年人不願花費苦功去臨寫碑帖,而去一味照搬所謂現代書法,搞些除了自己之外誰也難以辨讀,沒有任何美感可言的創新,根本舍棄了書法藝術的基本組成要素,從而走上了歧途。

任何藝術,尤其是書法藝術,都有其特定的規律和創作規律,因此也就有其特定的學習手段和方法,不掌握這些規律,不學會這些方法,就無從去了解它,更談不上去駕馭它。曆史上得以流傳至今的碑帖、法書名跡等都是有著極其旺盛的藝術生命力的寶貴遺產,也是古代大師們在立足書法規律基礎上的創新之作,因此得以流芳百世,經久不衰。

對於書法這門傳統藝術,隻有老老實實地通過臨摹碑帖,才能學會它,並且在完全掌握,並能夠背臨後,才可能逐漸形成自己的個性。而如果方法不當,或本人悟性不夠時,也未必能夠離開碑帖進入創作,也就更談不上形成自己的個性,再去創出新的風格了。

碑帖是我們學習書法藝術的最好老師。再高明的老師也隻能教會你執筆、運筆、臨摹、學習書法的一些基本知識和要領。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老師隻能起到一個引導、指路的作用,真正要臨好、學好書法,還得靠自己的主觀努力。而優秀的古代碑帖,是我們的無言之師,我們手頭擁有一批碑帖,可以隨時翻閱、臨摹和查找生字,通過它,可以解決許多疑難問題,既方便,又省時。

臨摹碑帖的第一步是要選好碑帖。究竟選什麼帖為好,這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由於脾氣、秉賦和興趣不同,每個人對碑帖的理解也不同。要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

最後,初學書法,用慣了鉛筆、鋼筆、圓珠筆之類的硬筆,乍用柔軟的毛筆,手顫抖,點畫軟弱,力不從心,結構也不甚合乎法度,這時有的人就心灰意懶,認為自己沒有寫字的天賦,就此擱筆了。實際上,這是每個學習書法的人都會遇到的情況。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此時切不可失去信心,半途而廢,必須立定腳跟,不怕挫折,不怕失敗,不怕嘲諷,用功愈勤。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定能駕馭這桀騖不馴的軟毫筆,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即便不是初學,而是有相當堅實基礎甚至在書法上卓有成效的人,也必須無間臨池。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斷無成效。我本人就有過這樣的教訓。憶昔學書之時,每日黎明即起,染翰揮毫,寒暑無間,十數年間不可謂不勤不苦,楷書功底也算較深厚了。一次因公出差,半月未動筆墨。返京後一學員說“武”字之鉤總寫不好,我胸有成竹地調墨掭筆書寫範字,立刻感到手生,第一次未寫好,第二次竟仍未寫好,直至第三次才寫成功,不禁麵有愧赧之色。自此以後,每次外出必攜紙筆,日日;臨池,從無間斷。

宋朝詩人陸遊曾說:“功夫在詩外。”意思是說學做詩不要隻在技法上尋章覓句,更要注重詩外功夫的修養。學習書法,不妨可以說:“功夫在書外。”書法離不開文字,“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因此,懂點文字學知識對於學習書法尤其是學習篆書,是有益的。

書法藝術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學書者具備些曆史知識、文學知識,就便於閱讀古代書法理論著述,提高自己的書法理論水平,了解書法藝術發展的曆史,這對於學習書法無疑是大有稗益的。黃庭堅說:“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清楊守敬在論學書應具備的條件時,也十分強調“學富”,他說:“胸羅萬有,書卷之氣自然溢於行間,古之大家,莫不備此,斷未胸無點墨而能超軼等倫者也。”這話很有見地。

學習書法,具備一定的鑒別、欣賞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鑒別、欣賞能力高,就能趨優避劣,趨美避醜,不斷縮小手低與眼高的差距,不斷提高書藝;鑒別、欣賞能力低,良莠不分,出手即俗,甚至會出現以醜為美,揚醜棄美,致使醜怪叢生的現象。因此學書者可讀些美學書籍,以提高美學修養,增強藝術鑒賞力。

一切藝術都有相通之處,學習書法還應注意從書法的姊妹藝術中汲取營養。如篆刻藝術以刀代筆,以石代紙,運巧思於方寸之地,變化萬端,奇妙無窮。懂點篆刻知識,對於吸取“金石氣”,對於章法布局也大有補益。其他如繪畫、雕塑、攝影、音樂、舞蹈、戲曲等藝術形式,也能充實書法藝術的內容。傳說唐朝書法家張旭觀看舞蹈家公孫大娘劍舞而得其神,於是草書大進。這個故事頗能說明書法藝術與其他妹妹藝術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關係。

總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掌握了基本技法以後,要想進一步提高書法藝術水平,應書外求之,注視字外功夫的修養,就字論字就會受到局限。

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為了交流思想,通達感情,創造了語言。語言受時間和空間所限,不能傳之久遠,文字則應運而生。文字產生之初,不過是一種象形記事的符號,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文字不斷充實完善,“六書”形成。而我們祖先在書寫文字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其中美的因素,並使之發揚光大,經過幾千年、若幹代人的探索、挖掘、弘揚,逐步形成我國特有的書法藝術。今天書法藝術已愈來愈受到世界人民的關注和愛戴。學習書法,隻有從用筆、點畫、結構、章法、墨法、氣韻等方麵師承傳統,才能窺其門徑,進而登堂入室。而有些人將我國精深博大的書法藝術看得過於簡單,認為中國人都會寫中國字,聚墨成形,信筆作字,自認為已入書法之門;也有人楷書功底尚未深厚,不明草法,不知草訣,即奔龍走蛇,無端牽連,任意繚繞,故作新奇,時出怪筆,自詡為標新立異、破體創新,實則醜態百出,俗不可耐;還有人受異國某某流派影響,不注重基本功的訓練,卻信手塗抹,滿紙汙濁,還自鳴得意;更有人走回頭路,回到遠古時期依類象形的階段,畫一些非字非畫的東西,標榜為書畫同源、古為今用、現代書法,而一些報紙、雜誌不加分辨,加以鼓吹,致使初學者迷途失路。俗話說“得病容易治病難”,初學者一旦染上此類追狂逐怪之惡疾,便難以治愈,有誌學書者不可不警惕。

需要申明的是,我並非排斥、非難“現代書法”。筆墨當隨時代,書法藝術不應該也不可能一味追摹古人,抱殘守缺,而應與世推移,跟上時代潮流。我隻是反對那種丟棄基本功、蔑視傳統、任筆成形的所謂現代書法。因為這種書法與真正的書法藝術毫無相通之處,並且易將初學者引入左道旁門。

2.筆

最早的毛筆,大約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上雖然迄今尚未見有毛筆的實物,但從史前的彩陶花紋、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覓到些許用筆的跡象。東周的竹木簡、縑帛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發現了春秋時期的毛筆,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筆。其後,湖南省長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戰國筆,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甘肅省天水市放馬灘出土的秦筆,及長沙馬王堆、湖北省江陵縣鳳凰山、甘肅省武威市、敦煌市懸泉置和馬圈灣、內蒙古自治區古居延地區的漢筆,武威的西晉筆等都是上古時代遺存的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是誰寫下華夏時代春秋?是誰畫出神州萬裏錦繡?蒙恬將軍的智慧,湖州兒女的巧手,製作出一支支神奇的妙筆……”著名詞作家喬羽的一首《湖筆頌》,將人們的思緒帶到江南,帶到水墨畫境般的湖筆之鄉——太湖之州。湖筆是湖州文化的典型代表,孕育、產生於湖州豐蘊的文化環境中。作為文物之邦,湖州為書於竹帛時代的人們貢獻了輝煌燦爛的湖筆文化。湖筆不僅是中華文明曆史長河中的一朵奇葩,更是湖州文化的驕傲與投影。

湖州毛筆簡稱\"湖筆\",是毛筆中的佼佼者,以製作精良、品質優異而享譽海內外,已成為毛筆的代名詞。地處浙江湖州市的善璉鎮,是湖筆的發源地和主要產地,素有\"筆都\"之稱。小小的善璉,幾乎家家戶戶會製筆,湧現出許多湖筆世家。北京戴月軒、上海楊振華、天津虞永和、杭州邵芝岩等筆莊,都是湖州人開設的,且都以湖筆相標榜。

(1)湖筆溯源

善璉製筆業約始自晉代。據清代同治《湖州府誌》載:\"(善璉)一名善練,……居民製筆最精,蓋自智永僧(隋朝人,名王法極,王羲之七世孫)結庵連溪往來永欣寺,筆工即萃於此。\"經過唐宋兩代的發展,湖筆技藝有了很大的進步。

我國的毛筆,起源甚早,而\"湖筆\"之聞名於世,當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全國以宣筆為最有名氣。蘇東坡、柳公權都喜歡用宣州筆;元以後,宣筆逐漸為湖筆所取代,奠定了毛筆之冠的地位,湖筆與徽墨、端硯、宣紙一起被稱為\"文房四寶\"。據《湖州府誌》記載:\"元時馮慶科、陸文寶製筆,其鄉習而精之,故湖筆名於世。\"\"湖州馮筆妙無倫,還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揮翰手,不嫌索價如珍珠。\"人們願以千金重價求買湖筆,足見其聲譽卓著。

湖筆的成名,與元朝大書畫家趙孟頫有關,他對當地的湖筆製作技藝,十分關心和重視,據《湖州府誌》記載:他曾要人替他製筆,即使一支不如意,即令拆裂重製,要求非常嚴格,這種嚴格的質量要求,一直流傳至今。

(2)工藝特點

筆料的品種繁多,有軟毫、兼毫、硬毫三大類近三百多個品種。以羊毫為例,傳統上隻擇取杭嘉湖一帶所產的優質山羊毛,這一帶的羊毫為上品,鋒嫩質淨。筆工們將這些優質筆毛料,按質量等級分類,分出\"細光鋒\"、\"粗光鋒\"、黃尖鋒\"、白尖鋒\"\"黃蓋鋒\"等四十多個品種。每一個品種之下,還有再分出若幹小類,其精細程度,絲毫不亞於繡花。湖筆選料嚴格,主要選用山羊腋下毛,所取毫料須陳宿多曬,除去汙垢,然後再根據毫料扁圓、曲直、長短、有無鋒穎等特點,浸於水中進行分類組合,一般要經過浸、拔、並、梳等七十餘道工序。被譽為“筆中之冠”。

湖筆的筆杆主要取浙西天目山北麓靈峰山下的雞毛竹,它節稀杆直,竹內空隙較小,是製作筆杆的理想原料。

湖筆純由手工製作,製作工藝十分複雜。一支湖筆從原料進口到出廠,一般需要經過擇料、水盆、結頭、裝套、蒲墩、鑲嵌、擇筆、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從中又可細分為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在眾多工序中,以擇料、水盆、結頭、擇筆四道工序要求最高,最為講究,尤其是水盆和擇筆。主要工序由技工專司,選料精細,製作精工,尤其講究鋒穎。製作工匠秉承\"精、純、美\"的準則,生產出\"尖、齊、圓、健\"四德齊備的成品湖筆。

湖筆又稱\"湖穎\",這是它的最大特點。所謂\"穎\",就是指筆頭尖端有一段整齊而透明的鋒穎,業內人稱之為\"黑子\"。\"黑子\"的深淺,就是鋒穎的長短,這是用上等山羊毛經過浸、拔、並、梳、連、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製成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曾以\"千萬毛中揀一毫\"和\"毫雖輕,功甚重\"來形容製筆技藝的精細和複雜,這是一點也不誇張的。

水盆

水盆是湖筆製作中最複雜最關鍵的一道工序。在寬大的水盆車間,整齊地放著一排排木盆,筆工們一手拿著角梳,一手攥著脫脂過的毛料在水盆中反複梳洗、逐根挑選,按色澤、鋒穎、軟硬等不同級別進行一根根分類、組合,做成刀片狀的刀頭毛,然後再放在水裏縷析毫分,把斷頭的、無鋒的、曲而不直的、扁而不圓的毛剔除,整個過程非常精細。

擇筆

擇筆也是分揀毫毛的一道工序,讓製成的半成品毛筆筆頭在幹燥狀態下散開,一手握住筆杆,一手拿著修理工具,迎著光線把沒有鋒穎的筆毛揀去。

水盆和擇筆兩道工序對於坐姿也有特殊的要求,宜側身而坐,身朝南而麵稍偏東,處於自然光線的照射下。因為毛毫的鋒穎隻有在自然光線下才能達到清晰的最佳可視效果。擇筆還十分講究腳的擺放,右腳的腳背往往拐在左腳的腳跟上,座位是板凳,使筆頭在操作時不會踏腰,從而保持身體的平衡挺直。

(3)傳承意義

湖筆精湛的製作技藝是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湖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社會文化的轉型、書寫工具的革新、對經濟利益的片麵追求導致湖筆生產中出現次品泛濫、工匠流失、傳承乏人的狀況,傳統湖筆技藝受到很大衝擊,應積極采取措施保護。

文房四寶,筆居首位。中國的毛筆是舉世無雙的書寫工具。古埃及的蘆管筆,歐洲的羽毛筆早已退出曆史的舞台,而毛筆從漫長的曆史歲月中走來,至今興盛不衰,足見其強大的生命力。

提到毛筆,人們往往會想起“蒙恬造筆”的故事,認為秦代名將蒙恬是毛筆的發明者。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太平禦覽》引《博物誌》日:“蒙恬造筆。”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說。“自蒙恬始造,即秦筆耳。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蒼毫,非兔毫竹管也。”唐代韓愈《毛穎傳》以筆擬人其中提到蒙恬伐中山,俘捉毛穎,秦始皇寵之,封毛穎為“管城子”。後世又以“毛穎”、“管城子”為筆的代稱。此事也與蒙恬有關。

有人對“蒙恬造筆”的說法提出質疑。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秦謂之筆,“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先秦書籍中沒有“筆”字,而“聿”字早在商代就出現了,而秦始皇隻是統一了筆的叫法,可見筆是早於秦代就存在了。清代大學者趙翼在《陔餘叢考》中的“造筆不始蒙恬”條中寫道:“筆不始於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於前人,遂獨擅其名耳。”看來,這一評述還是有所根據的。

解放後的出土文物更證明了這一點。一九五四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長沙市友家公山的一座戰國墓群中,發掘出一支長約21厘米,直徑為0.4厘米的毛筆實物。該筆與現在使用的毛筆權相似,筆頭用優質的免箭毛製成,毛長2.5厘米,筆杆亦係竹管,所不同的是筆頭不是插在竹杆套內,而是用劈開的竹杆端部將筆頭夾在其中,外纏絲線,再塗上漆。這支埋入地下兩千多年的戰國毛筆,被認為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毛筆實物,它稱為“戰國筆”。又由於長沙古屬楚國,這支世界上最古老的毛筆,還被稱為“楚筆”。

是否“戰國筆”就是最早的毛筆呢?也是個問號。有人估計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炎帝、黃帝時期就出現了毛筆。張華《博物誌》也有“舜造筆”的記載。另外在出土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許多彩繪陶器上,表麵所繪的動物圖案及幾何紋飾;明顯地呈現出用毛筆畫寫出來的痕跡。商代的甲骨文上,也出現了毛筆的痕跡。據《田骨學商史編》記載,從殷墟出土的三塊牛胛骨板上,有幾個用毛筆寫成的文字,以及一些龜甲片上,還可以看到一些未刻的文字,這些文字尚留有施朱塗墨的痕跡。而且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又具有相當多的“聿”字,由此可以這樣斷定,早在商代以前,我國就已有了用毛筆書字這個事實,現在文學界也大多持這個觀點。

毛筆經過了漫長的演變時期。毛筆的別名除了上麵講到的那些以外,還有“管城子”。“毛錐子”、“中書君”、“毛穎君”、“龍須友”、“尖頭奴”等等。綜上所述,蒙恬雖然不能獲得毛筆的專利權,但他製的筆精於前人,對毛筆的改革是有貢獻的。

我國的毛筆發展,有兩個重要時期:第一個時期就是“宣筆”時期。據正史書籍記載,宣筆發明於漢代,魏晉時書法藝術的發展,促進了毛筆工藝的不斷提高,東晉時,宣州陳氏之筆深受王羲之等人的推崇。到了唐代,宣州成為全國製筆的中心。此時的宣筆無論在製作技巧,選用材料,或在筆杆的雕鏤藝術上,都已日臻完善,柳公權、歐陽修、梅堯臣、蘇東坡等人都對宣筆有過極高的評價。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詠讚宣筆的詩中寫道:“每歲宣城進筆時,紫毫之價如金貴。”宣筆在唐朝時被奉為“貢品”和“禦用筆”,據《舊唐書·地理誌》記載:唐天寶二年(743),唐玄宗登樓看新潭、南方數十郡特產,排列在在樓下,其中就有宣城郡的筆。範文瀾在《中國通史》中也說,唐太宗李世民在選納各地貢品時,第一個就選中了宣筆等文房四寶。

南宋遷都杭州,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轉移到長江以南。從元代開始,我國的毛筆又進入第二個時期——“湖筆”。被稱為“毛穎之技甲天下”的湖筆,發源於浙江省湖州市善璉鎮。古時,善璉隸屬湖州府,故這裏出產的毛筆稱為湖筆,善璉也被譽為“筆都”。湖筆與徽墨、端硯、宣紙一起被稱為“文房四寶”。善璉地處杭嘉湖平原,距湖州東南七十裏,這裏河湖縱橫,桑茂竹翠,是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地方。《湖州府誌》記載:“湖州出筆,工通海內,製筆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璉村,村有含山,山巔浮屠,其卓如筆。”

相傳蒙恬曾在善璉村取羊毫製筆,在當地被人們奉為筆祖。又據說蒙恬的夫人卜香蓮是善璉西堡人,也精通製筆技藝,被供為“筆娘娘”。蒙恬與夫人將製筆技藝傳授給村民,當地筆工為了紀念他們,在村西建有蒙公祠,繞村而過的小河易名為蒙溪,蒙溪又成了善璉的別稱。相傳農曆3月16日與9月16日是蒙恬和卜香蓮的生日,村民們就要舉行盛大敬神廟會,以紀念他們的筆祖。元代,湖筆取代了宣筆的地位,湖州成了全國的製筆中心,並出現了馮應科、張進中、吳升、姚愷、陸震、楊鼎、沈秀榮、潘又新等製筆名師。明末清初,善璉湖筆逐漸外傳,善璉人在各地開設了一批著名的筆店,如北京的古月軒、賀連清,上海的周虎臣、楊振華、李鼎和,蘇州的貝鬆泉、陸益堂等。

在我國曆史上除了宣筆和湖筆外,四川樂山市的“宋筆”值得一提。樂山,古稱“嘉州”,相傳北宋大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曾遊覽嘉州淩雲山。當時此處新建一亭,寺僧便拿出當地製作的一支大抓筆,請蘇東坡題亭名。蘇東坡飽蘸濃墨,欣然題了“清音亭”三字,眾人拍手叫絕。蘇東坡等道,不是我的字寫得好,而是這支筆好。不久,北宋另一位大書法家、詩人黃庭堅也來到嘉州遊覽,也用大抓筆寫下了“方響洞”三字。蘇、黃都是大名家,在此題字以後,時人競相效其書藝,皆習慣於沿用二公所選用之筆來寫字作畫。後人把嘉州的毛筆冠以“宋筆”。幹年“宋筆”傳到今,著名畫家徐悲鴻於1937年題下了“嘉州產名筆,工藝甲西南”的讚語。

中國毛筆傳統的製筆方法有“諸葛法”與“韋誕法”兩種。“諸葛法”也稱為“無心散卓筆”。宋葉夢得《避暑錄話》雲;“出於宣州,自唐惟諸葛一姓世傳其業。治平、嘉佑前得諸葛筆者,率以為珍玩。”原來“諸葛法”是宣筆時期的製筆工藝的結晶,其源於王羲之的“筆經”,也包括了宣州諸葛姓的筆工的貢獻,如諸葛高、諸葛元、諸葛新、諸葛豐等。歐陽修曾稱頌道:“宜人諸葛高,世業守不失。緊心傅長毫,三付頗精密。硬軟適人手,百管不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