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書法的學習和工具(2 / 3)

“韋誕法”是韋誕發明的。韋誕,三國魏人,字仲將,有文才,工書,善製筆墨,著有《筆方》一書。其法是用兩種不同的獸毫來製作,強者為柱;柔者為被,這種製筆法一直沿用至今。

毛筆是中國文化的象征之一,但曆史上有不少皇室貴族,喜歡把毛筆作為顯示自己權貴的象征,南北朝和隋唐時期用金、銀做筆杆,即使用竹杆,也要選上等的斑竹,並鑲嵌上象牙、玉、香水等珍貴的裝飾,以示炫耀。直至清代乾隆年間,金銀玉雕的豪華筆杆才逐漸消失。

製筆用的毛也是千奇百怪的,什麼兔毛、山兔毛、獺毛、豬毛、鹿毛、馬鬃毛、羊毛、狼毛、雞毛、鼠毛等,甚至連人的胡須也可製筆。據《嶺表錄異》裏記述:嶺南無免,某郡守把一塊免皮給筆匠做筆。筆匠吃醉酒,將兔皮弄丟了,他怕受罰,就割下自己的胡子來做筆。誰知做出來的筆非常好使,太守命令他再做一支。筆匠無奈,隻好道出實情,太守便下令家家戶戶的老人把胡子割下來作捐稅。另外還有用嬰兒的胎發來製筆的:“內惟胎發外秋毫,綠玉新栽管束牢。”這是唐朝一位待人讚美胎發筆的詩句。

3.墨

給人的印象似稍嫌單一,但卻是古代書寫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於這種獨創的材料,中國書畫奇幻美妙的藝術意境才能得以實現。墨的世界並不乏味,而是內涵豐富。作為一種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現於今者,當十分珍貴。

在人工製墨發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來做為書寫材料。史前的彩陶紋飾、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簡牘、縑帛書畫等到處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遺痕。文獻記載,古代的墨刑(黥麵)、墨繩(木工所用)、墨龜(占卜)也均曾用墨。經過這段漫長的曆程,至漢代,終於開始出現了人工墨品。這種墨原料取自鬆煙,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後來用模製,墨質堅實。據東漢應劭《漢官儀》記載:“尚書令、仆、丞、郎,月賜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陝西省千陽縣,靠近終南山,其山右鬆甚多,用來燒製成墨的煙料,極為有名。

從製成煙料到最後完成出品,其中還要經過入膠、和劑、蒸杵等多道工序,並有一個模壓成形的過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項重要的工序,也是一個藝術性的創造過程。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長方、圓、橢圓、不規則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塊組成,圓形或偶像形墨模則隻需四板或二板合成。內置墨劑,合緊錘砸成品。款識大多刻於側麵,以便於重複使用墨模時,容易更換。墨的外表形式多樣,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邊墨。

墨的發明是我國先民對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項重大貢獻。徽墨是我國製墨技藝中的一朵奇葩,也是聞名中外的“文房四寶”之一。因產於古徽州府而得名。它是書畫家至愛至賴的信物。古人曾雲:“有佳墨者,猶如名將之有良馬也。”

安徽省的績溪縣、黃山市屯溪區、歙縣兩地為徽墨製造中心。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的地球墨就是歙縣墨店的珍品。當代以來,徽墨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恢複了茶墨、青墨、朱砂墨、五彩墨和古香古色的手卷墨的生產,並增添、開發了新的品種。1989年,歙縣老胡開文墨廠生產的“超漆煙墨”獲國家金質獎。

“天下墨業在績溪。”清代徽墨四大家,績溪有其二——績溪人汪近聖、胡開文,尤以胡開文名冠海內外,久傳不衰。胡開文子孫眾多,分布大江南北,豐富和發展了前人的製墨工藝,獨占一時之秀。現在績溪的幾家墨廠,不僅大量生產書畫用墨,還恢複了一些優秀的傳統產品,如“蒼天珍品”、“廷王圭遺法”、“瀟湘八景”、“八寶奇珍”、“十二生肖”、“寶劍”、“月精”、“金龜”、“玉蟬墨”、“十八羅漢”等等,都是實用價值和欣賞價值並存的成套集錦墨。

徽墨特征鮮明、技藝獨特、流派品種繁多、科技內涵豐富,在中國製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於原料不足和工匠後繼乏人,徽墨生產前景堪憂,相關的製作技藝也有失傳的危險,急需保護與搶救。

(1)發展起源

墨與筆硯的出現幾乎同時發端於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作為一種消耗品,在人工製墨發明之前,一般都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作為書寫材料。據《述古書法纂》記載:“邢夷始製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也就是說人工墨的曆史起始於周宣王。邢夷製墨也就是人工墨的開始,人工墨的出現,無論是從它的質量、使用價值,還是審美觀等方麵都大大超過了天然墨,天然墨因此被漸漸淘汰。至漢代,墨之原料開始取自鬆煙,其次是漆煙和桐煙。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十分鬆散,後來改用模製,經過入膠、和劑、蒸杵等工序製成墨錠,才使墨質堅實耐用。

從現有史料來看,徽墨生產可追溯到唐代末期,由於安史之亂,大量北方墨工紛紛南遷,導致製墨中心南移。易州墨工奚超父子逃到江南歙州,見這裏鬆林茂密、溪水清澈,便定居下來,重操製墨舊業。他造出的墨“豐肌膩理,光澤如漆”。

南唐時後主李煜得奚氏墨,視為珍寶。遂令其子廷為“墨務官”,並賜國姓李作為獎賞,奚氏一家從此更姓李。從此,歙州李墨遂名揚天下,世有“黃金易得,李墨難獲”之譽,全國製墨中心也南移到了歙州。此後,製墨高手紛紛湧現,如耿氏、張遇、潘穀、吳滋、戴彥衡等,徽州墨業進入第一個鼎盛期。

宋元時期墨工又在前人的基礎上,添加藥物成為藥墨。使人們不但用墨也開始了藏墨,因而墨開始向工藝品方向發展。

到了明清時期,徽墨的製作進入盛世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產量激增,製墨技藝也不斷進步,墨的圖案繪刻和漆匣的裝潢製作,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名工與名品層出不窮,形成了以羅小華、程君房、方於魯為代表的休寧派。清代,徽墨製作分為四大名家係統,即曹素功、汪節庵、汪近聖和胡開文,其中汪近聖和胡開文兩位都是績溪縣人。他們對徽墨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創新,終於製成了有如“金不換”的文苑珍品,其中龍香劑墨、天琛墨、仙桃核墨、紫薇恒星圖墨、魚戲蓮墨、西湖十景墨、地球墨等均為絕世之作,使徽墨形成了“落紙如漆,色澤黑潤,經久不褪,紙筆不膠,香味濃鬱,奉肌膩理”的特點。這時期的徽墨按原料不同還可分為鬆煙、油煙、漆煙和超漆煙等品種,其中最名貴的是超漆煙等高級油煙墨,這類墨散發出紫玉光澤,用於書法色澤黝而能潤;用於繪畫濃而不滯,淡而不灰,層次分明,故受到曆代書畫家的推崇。

(2)主要品種和特點

徽墨是以鬆煙、桐油煙、漆煙、膠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的一種主要供傳統書法、繪畫使用的特種顏料。經點煙、和料、壓磨、晾幹、挫邊、描金、裝盒等工序精製而成,成品具有色澤黑潤、堅而有光、入紙不暈、舔筆不膠、經久不褪、馨香濃鬱、防蛀等特點。其正麵鐫繪名家的書畫圖案,美觀典雅,是書畫藝術的珍品。有高、中、低三種規格。高檔墨有超頂漆煙、桐油煙、特級鬆煙等。尤其是超頂墨能分出濃淡層次,落紙如漆。

曆代徽墨品種繁多,主要有漆煙、油煙、鬆煙、全煙、淨煙、減膠、加香等。高級漆煙墨,是用桐油煙、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餘種名貴材料製成的。徽墨集繪畫、書法、雕刻、造型等藝術於一體,使墨本身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珍品。徽墨製作技藝複雜,不同流派各有自己獨特的製作技藝,密不外傳。

徽墨製作配方和工藝非常講究,“廷之墨,鬆煙一斤之中,用珍珠三兩,玉屑龍腦各一兩,同時和以生漆搗十萬杵”。因此,“得其墨者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膠敗而墨調。其堅如玉,其紋如犀”。正因為有獨特的配方和精湛的製作工藝,徽墨素有拈來輕、磨來清、嗅來馨、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

徽墨的另一個特點是造型美觀,質量上乘。這主要是因為使用墨模的緣故。南唐李庭造小挺雙脊龍紋墨錠,就是用墨模壓製而成。至宋以後,墨模大量使用。而且墨模繪畫和雕刻都很講究。明、清時期墨模藝術也達到其巔峰。

明代徽州“四大墨譜”

▲方氏墨譜

共6卷,方於魯輯,丁雲鵬、吳廷羽、俞仲康繪圖,黃德時、黃德懋等鐫刻,萬曆十七年(1589年)方氏美蔭堂刊本。共收錄方於魯所造名墨圖案和造型385式,分國寶、國華、博古、法寶、洪寶、博物六類。雕刻精美,線條細如毫發,纖麗逼真。

▲程氏墨苑

程大約輯,丁雲鵬繪圖,黃、黃應泰、黃應道鐫刻,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滋蘭堂刊本。共收錄程大約所造名墨圖案520式,有彩色圖版,分玄工、輿地、人官、物華、儒藏、錙黃六類,附“人文爵裏”。此譜首創用五色,賦彩印刷,繪刻俱精,是徽派版畫中的代表作。

▲方瑞生墨海

共12卷,方瑞生輯,鄭重、魏之璜繪圖,黃伯符鐫刻,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刊本,共收古代墨造型148式,方瑞生造墨圖案234式。

▲潘氏墨譜

共2卷,宋李孝美輯,萬曆四十年(1612年)歙縣潘膺祉如韋館刊。此譜主要講製墨工藝過程、插圖8幅,另有李廷墨圖案造型32式。

(3)傳承意義

徽墨的墨模由能工巧匠雕刻出名人的書畫,集繪畫、書法、雕刻、造型等藝術於一體,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珍品。在工業製圖、裝潢美術、印刷、醫藥、描瓷等許多方麵,徽墨也有廣泛應用。

4.紙

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曾經為曆史上的文化傳播立下了卓著功勳。即使在機製紙盛行的今天,某些傳統的手工紙依然體現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煥發著獨有的光彩。古紙在留傳下來的古書畫中尚能一窺其貌。

在紙張發明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是采用什麼來作為記事材料的呢?根據文獻和實物資料,最早的人們是采用結繩來記事的,遇事打個結,事畢解去。後來又在龜甲獸骨上刻辭,所謂“甲骨文”。在青銅產生以後,又在青銅器上鑄刻銘義,即“金文”或“鍾鼎文”。再後,將字寫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稱“竹木簡”,如較寬厚的竹木片則叫“牘”。同時,有的也寫於絲織製品的嫌帛上。先秦以前,除以上記事材料外,還發現了刻於石頭上的文字,比如著名的“石鼓文”。

一般人們皆知,紙是在東漢由蔡倫發明的。但近年的考古發掘,卻對此提出了疑問。隨著西北絲綢之路沿線考古工作的進展,許多西漢遺址和墓葬被發現,其中也不乏紙的遺物。這些右紙均據其出土的地點而被冠名。

從目前出土古紙自身的年代順序,可以分別排列為:西漢早期的放馬灘紙,西漢中期的灞橋紙、懸泉紙、馬圈灣紙、居延紙,西漢晚期的旱灘坡紙。這些紙不但都早於蔡倫紙,而且有些紙上還有墨跡字體,說明已用於文書的書寫。

對宣紙的記載最早見於《曆代名畫記》、《新唐書》等。起於唐代,曆代相沿。宣紙的原產地是安徽省的涇縣。此外,涇縣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產這種紙。到宋代時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紙業逐漸轉移集中於涇縣。當時這些地區均屬宣州府管轄,所以這裏生產的紙被稱為“宣紙”,也有人稱涇縣紙。由於宣紙有易於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

民間傳說,東漢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蔡倫死後,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紙,很想造出一種潔白的紙,好為老師畫像,以表緬懷之情。後在一峽穀溪邊,偶見一棵古老的青檀樹,橫臥溪上,由於經流水終年衝洗,樹皮腐爛變白,露出縷縷長而潔白的纖維,孔丹欣喜若狂,取以造紙,經反複試驗,終於成功,這就是後來的宣紙。

據清乾隆年間重修《小嶺曹氏族譜》序言雲:“宋末爭攘之際,烽燧四起,避亂忙忙。曹氏鍾公八世孫曹大三,由虯川遷涇,來到小嶺,分從十三宅,此係山陬,田地稀少,無法耕種,因貽蔡倫術為業,以維生計”。曹大三繼承了前人的造紙技術,經過實踐,遂步提高,終於造出了潔白純淨的好紙,因紙的集散地多在州治宣城,故名宣紙。

宣紙的聞名始於唐代,唐書畫評論家張彥遠所著之《曆代名畫記》雲:“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這說明唐代已把宣紙用於書畫了。另據《舊唐書》記載,天寶二年(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東都產紙進貢,而宣城郡紙尤為精美。可見宣紙在當時已冠於各地。南唐後主李煜,曾親自監製的“澄心堂”紙,就是宣紙中的珍品,它“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冠於一時。”

宣紙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淨、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等特點,並有獨特的滲透、潤滑性能。寫字則骨神兼備,作畫則神采飛揚,成為最能體現中國藝術風格的書畫紙,所謂“墨分五色,”即一筆落成,深淺濃淡,紋理可見,墨韻清晰,層次分明,這是書畫家利用宣紙的潤墨性,控製了水墨比例,運筆疾徐有致而達到的一種藝術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變色。少蟲蛀,壽命長,故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譽稱。十九世紀在巴拿馬國際紙張比賽會上獲得金牌。宣紙除了題詩作畫外,還是書寫外交照會、保存高級檔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紙。我國流傳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書畫墨跡,大都用宣紙保存,依然如初。

(1)類別

■按加工方法分類,宣紙分為一般可分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種。

生宣的品類則有夾貢、玉版、淨皮、單宣、棉連等。生宣是沒有經過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強,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以之行潑墨法、積墨法,能收水暈墨章、渾厚華滋的藝術效果。寫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畫雖多墨趣,但落筆即定,水墨滲沁迅速,不易掌握。

熟宣是加工時用明礬等塗過,故紙質較生宣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時墨和色不會洇散開來。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於繪工筆畫而非水墨寫意畫。其缺點是久藏會出現“漏礬”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雲母箋、冷金、酒金、蠟生金花羅紋、桃紅虎皮等皆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紙。生宣則吸水力強。用淡墨水寫時,墨水容易滲入,化開。用濃墨水寫則相對容易。故創作書畫時,需要掌握好墨的濃淡程度,方可得心應手。

半熟宣也是從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兩者之間,“玉版宣”即屬此一類。

■另外,宣紙按用料配比不同,又可分為棉料、皮料、將淨三類。其中又有單宣、夾宣、二層、三層等之分,規格上有4尺、6尺、8尺、丈二、丈四、丈八等。一般來說,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紙,較薄、較輕;淨皮是指檀皮含量達到60%以上的;而特皮原材料檀皮的含量達到80%以上。皮料成分越重,紙張更能經受拉力,質量也越好;對應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紙,更能體現豐富的墨跡層次和更好的潤墨效果,越能經受筆力反複搓揉而紙麵不會破。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書法用棉料宣紙的居多、畫畫用皮類紙居多的原因之一——並不是不能用淨皮、特皮紙寫字,而是棉料宣紙已經基本能夠滿足書法的需要了(除非您的書法風格是需要在同一個地方用筆反複塗抹)。

(2)製造

原料

宣紙的選料和其原產地涇縣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因青檀樹是當地主要的樹種之一,故青檀樹皮便成為了宣紙的主要原料。而當地又種植水稻,大量的稻草便也成為了原料之一。涇縣更伴青戈江和新安江,這三點便為涇縣的宣紙產業打下基礎。至宋、元之後,原料中又添加了楮、桑、竹、麻,以後擴大到十餘種。經過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漿、水撈、加膠、貼洪等十八道工序,曆經一年方可製成。

製作過程

宣紙的製作工序大致可分為十八道,如果細分,則可超過百道。其中有保密工序,不為外人所知。伐條宣紙的傳統做法是,將青檀樹的枝條先蒸,再浸泡,然後剝皮,曬幹後,加入石灰與純堿(或草堿)再蒸,去其雜質,洗滌後,將其撕成細條,晾在朝陽之地,經過日曬雨淋會變白。然後將細條打漿入膠:把加工後的皮料與草料分別進行打漿,並加入植物膠(如楊桃藤汁)充分攪勻,用竹簾抄成紙,再刷到炕上烤幹、剪裁後整理成張。宣紙的每個製作過程所用的工具皆十分講究。如撈紙用的竹簾,就需要用到紋理直,骨節長,質地疏鬆的苦竹。宣紙的選料同樣非常講究。青檀樹皮以兩年以上生的枝條為佳,稻草一般采用砂田裏長的稻草(其木素和灰分含量比普通泥田生長的稻草低)。

在台灣造紙方式,其原料有雁皮,桑樹皮等是屬於韌皮類,原料經過浸泡,蒸煮,清洗,漂白後篩除雜質,打漿,借以攪拌分離纖維,再加水稀釋,放入比例黏劑(分散劑)成漿料便可進行抄紙,抄紙是利用竹簾及木框,將漿料蕩入其中,經搖蕩,使纖維沈澱於竹簾,水份則從縫隙流失,紙張久蕩則厚,輕蕩則薄,手抄紙完成後取出竹簾,需以線作為區隔後重疊,並待水份流失部份,采重壓方式增其密度,便可進行烘培,烘紙是利用蒸氣在密封的鐵板產生熱度,以長木條輕卷手抄紙,用毛刷整平,間接加熱使紙幹燥,同時進行品檢,就是成品的宣紙。

宣紙的生產中心是涇縣,它生產的原料是以皖南山區特產的青檀樹為主,配以部分稻草,經過長期的浸泡、灰醃、蒸煮、洗淨、漂白、打漿、水撈、加膠、貼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過程,曆時一年多,方能製造出優質宣紙,製成的宣紙按原料分為綿料、皮料、特淨三大類,按厚薄分為單宣,夾宣、三層夾、羅紋、十刀頭等多種。“特種淨皮”是宣紙中的精品,具有拉力、韌力強、潑墨性能好等優點,為廣大書畫家所喜愛。有人讚譽宣紙“薄似蟬翼白似雪,抖似細綢不聞聲。”一幅幅圖畫,一章章文字,皆憑宣紙而光耀千秋。

尺寸

常用宣紙規格(單位:厘米)

小三尺:50100

大三尺:69100

四尺:69138

五尺:84153

六尺:97180

八尺:124.2248.4

丈二:144.9367.9

當在初學時,通常以“全開紙”書寫作品,如須寫較小些,可裁成二等分,稱為“對開”,裁三等分是“三開”,裁四等分為“四開”,這些稱呼已成為一般使用者的習慣,不過除了這些尺寸外,也可依需要來裁開使用。

(3)收藏

“輕似蟬翼白如雪,抖似細綢不聞聲。”收藏宣紙時要找正宗的傳統名牌,以質地純白細密、紋理清晰、綿韌者為佳。據了解,製作宣紙的主要材料之一就是青檀皮,但即便都是使用青檀皮,如缺乏原產地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青檀皮的品質也不一樣,所生產出的宣紙有很大區別。現在國家已對宣紙進行了嚴格的“原產地保護”,對宣紙的定義為“利用產自安徽涇縣及周邊地區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在涇縣範圍內,用涇縣特有的山泉水以及傳統工藝精製而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