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粵菜(3 / 3)

粵菜的第二個特色是口味清淡,可用“清鮮嫩滑爽香”六字概括其風味特色。這是粵菜廣受歡迎的根本原因。粵菜調味品種類繁多,遍及酸、甜、苦、辣、鹹、鮮。但一船隻用少量薑蔥、蒜頭做“料頭”,而少用辣椒等辛辣性佐料,也不會大鹹大甜。粵菜重色彩,求鑊氣(指用武火把鑊燒熱,加油,把油燒開,炒出來的菜有一種香味),火候恰到好處。粵萊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鮮味,如活蹦亂跳的海鮮、野味,要即宰即烹,原汁原味。廣州人好吃雞,但最愛吃的是白切雞。白切雞的做法是水煮開以後停火,把光雞浸在開水裏浸熟,外地人看見骨頭有血不敢吃,其實皮肉全熟了,保持了雞的原味,吃的時候才加薑、鹽等配料。“清平雞”是白切雞中的佼佼者,被稱為“廣州第一雞”。它隻用白鹵水浸製,不加任何配料,但皮爽肉滑潔白清香,“骨都有味”。這種追求清淡、追求鮮嫩、追求本味的特色,既符合廣州的氣候特點,又符合現代營養學的要求,是一種比較科學的飲食文化。

粵菜的第三個特點是博采眾長,善於變化,製作精良,勇於創新。粵菜具有“雜交”的優勢。因為粵菜形成的曆史是由中外飲食文化彙合並結合地域氣候特點不斷創新而成的。曆史上幾次北方移民到嶺南,把北方菜係的烹飪方法傳到廣東,清末以來,廣東的開放亦使得飲食上滲透了西方飲食文化的成分。粵菜的烹調方法有30多種,其中的泡、扒、川是從北方的爆、扒、氽移植來的,焗、煎、炸則是從西餐中借鑒。廣東人思想開放,不拘教條,一向善於模仿創新,因此在菜式和點心研製上,便富於變化,標新立異;製作精良,品種豐富。粵菜的菜式還注重隨季節時令變化而變異,夏秋求清淡,冬春重濃鬱。宴席上的菜式皆冠以美名,如三蛇配老貓、母雞燴成的菜叫“龍虎鳳”,蝦仁炒馬蹄(荸薺)叫“龍馬精神”。粵菜的菜式有5400多種,點心有1000多種,風味小吃也有數百種之多。單是雞饌便有幾百種之多,幾乎每一著名的酒家、食肆都有自己的“招牌雞”來招徠食客,著名的有清平雞、文昌雞、太爺雞、東江鹽焗雞、東方市師雞、陶陶薑蔥雞等等。

四 粵菜名肴

潮州菜名滿天下,其在海外酒樓頗受歡迎,幾成中華菜係的代表:由於東南亞華人以潮汕人為主,故潮州菜向來為南洋國家的人民所喜愛,而潮菜風靡歐美則主要是半個多世紀的事,這幾十年來,潮人的足跡遍及歐美各國,他們所到之處,同樣帶去中國潮州菜,富有濃鬱潮州風味的潮州菜,很快引起當地華人和各國人民的關注和喜愛,各種中高檔潮州菜酒樓也就在歐美各國應運而生。如在美國,最早經營潮州菜的地方是加州和波士頓,開始也是經營一些中低檔的潮州飯菜、小食之類,由於富有特色,生意紅火,所以很快便出現經營正宗潮州菜的中高檔酒樓、菜館,所供應的菜式,既有“菜頭粿”、“筍粿”、“水晶球”之類富有潮汕地方特色的小食,也有潮州菜中的高檔菜肴,如“紅燉魚翅”、“生炊龍蝦”、“明爐燒螺”之類的菜肴,而且這股潮菜熱,也很快影響到美國東部各大城市,據不完全統計,單是在紐約,便有“福滿樓”、“潮江春”、“帝豪潮州海鮮酒家”、“明珠大酒店”等十多家高檔豪華的潮州菜酒樓。而波士頓的“潮州城大酒樓”則是譽滿全美。

至於歐美其它各國,幾乎每一國家均有潮州菜館,諸如法國、西班牙、巴西等等,甚至連較小的國家如摩洛哥,也有潮州菜館,盡管這些潮州菜館經營潮州菜的方式、規模不盡相同,但都為宣揚優秀的中國飲食文化,促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作出貢獻。

粵菜中較為著名的名店名品:廣州酒家的廣州文昌雞;貴聯升的滿漢全席、香糟鱸魚球;聚豐園的醉蝦、醉蟹;南陽堂的什錦冷盤、一品鍋;品容升的芝麻球;玉波樓的半齋炸鍋巴,福來居的酥鯽魚;萬棧堂的掛爐鴨;文園的江南百花雞;南園的紅燒鮑片;西園的鼎湖上素;大三元的紅燒大裙翅;蛇王滿的龍虎燴;六國的太爺雞;愉園的玻璃蝦仁;華園的桂花翅;北國的玉樹雞;旺記的燒乳豬;新遠來的魚雲羹;金陵的片皮鴨;冠珍的清湯魚肚;陶陶居的炒蟹;菜根香的素食;陸羽居的化皮乳豬、白雲豬手;太平館的西汁乳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