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的形成
和闐美玉,曆代所寶。作為世界軟玉之王,和闐玉在中華8000餘年的玉文化史上占據統治地位。本文從純地質學角度對和田玉的形成予以分析,試圖揭開長期蒙在和闐玉上的神秘麵紗,使更多玩家從更科學的角度認識此種來自我美麗故鄉的珍貴特產。由於本人非理科出身,有錯漏之處,還請方家多多指摘。
和闐玉產自昆侖山——阿爾金山脈,形成於2億5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晚期。是由中酸性侵入岩侵蝕交代白雲石大理岩而形成的。提及其形成,就不能不對和田玉產區的遠古時代的地質演化作一大致的介紹。按先後可劃分為如下幾個重要時期:
1.白雲岩沉積階段
在中元古代晚期(距今約十幾億年),在塔裏木古陸南緣,也就是今天昆侖山脈北緣所在的位置,曾經是一片淺海地帶,那裏有大量的碳酸鹽沉積,其中含鎂質的白雲岩為成玉的主要物質來源之一。
2.白雲岩區域變質階段
在元古代末期震旦紀,塔裏木運動造成全區強烈的褶皺斷裂活動,從而最終形成了塔裏木大陸。在廣泛的區域變質作用中,白雲岩變質為白雲石大理岩。此後,該地區的陸塊隆起,成為我國最早露出海麵的陸地之一,其上也沒有原層沉積物覆蓋。
3.白雲岩交代蝕變階段
在2億多年前的古生代晚期的石炭紀晚期至二疊紀晚期,一次世界性的地殼運動發生了,被稱為“華力西運動”。華力西晚期,在塔裏木大陸的南緣,古陸塊的陸緣地塊和活動帶中間地塊中有強烈的斷裂活動和岩漿活動,沿斷裂帶有中酸性侵入岩侵入白雲石大理岩。在侵入體頂部殘留的白雲石大理岩捕擄體或舌狀體與岩漿侵入體和熱液接觸交代後,形成透輝石化、鎂橄欖石化和透閃石化蝕變,成為成玉的物質條件之一。
4.成玉階段
華力西晚期侵入體派生的淺成中酸性岩脈侵入到白雲石大理岩蝕變帶時,再次發生接觸交代作用,在適當的地質條件(300—350攝氏度左右,2.5千巴以下和一定的扭壓應力)下,和闐玉最終形成。
以上四個階段可概括如下:
(1)中元古代晚期陸緣海沉積\/沉積白雲岩(成玉物質來源之一)
(2)元古代末期塔裏木運動,區域變質作用\/白雲岩變質為白雲石大理岩(成玉物質結構改造)
(3)華力西晚期中酸性侵入活動,接觸交代作用\/形成白雲石大理岩蝕變帶(成玉物質基礎)
(4)華力西晚期侵入體派生中酸性岩脈接觸交代作用\/和闐玉形成
和闐玉形成的特點
與世界其它軟玉一樣,和闐玉的組成礦石為透閃石,但和闐玉有其獨特的有序分布:靠近侵入岩一側為青玉,隨著氧化亞鐵含量的減少,依次過渡為青白玉和白玉。而世界其它軟玉多呈綠色,還沒有發現能達到和闐白色軟玉級別的。
其他玉的形成與闐玉的形成是一樣的。
2.玉器的種類
由於玉的種類繁雜,在礦物學、曆史學及考古學上各有不同的分類,以及中國對“石之美者”的理解,除礦物學外玉的分類不僅繁雜而模糊,其種類也隨之不勝枚舉。
為解決這種分類混亂的情況,社會上曾提出過各種具體的分類方式,如將“玉”定義為礦物學的解釋,而將“玉石”作為包容蛇紋石、岫岩玉、藍田玉等其他傳統上被認為是玉的礦物歸類於此。或者將軟玉劃分出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軟玉依然是透閃石、陽起石等物質為主的礦物,而廣義上的軟玉則是文化傳統上所有被認為是玉的礦物集合。也有將軟玉隻定義為新疆的和田玉,其它皆為“傳統玉材”,不一而足。
但準確而具有代表意義的分類除礦物學外上沒有一個明確的共識,《中國大百科全書》定義是將“玉”作為“玉石”的簡稱,而“玉”的分類以礦物學定義為準。
因此,最廣義上的“玉”包括:硬玉(翡翠)、軟玉(陽起石、透閃石)、軟玉(文化分類)、岫岩玉、藍田玉、青海玉、俄羅斯玉、新疆碧玉(天山碧玉)、和田玉、青白玉、羊脂玉;依照顏色劃分也有白玉、青玉、碧玉、黃玉、墨玉的分類方式。南陽玉(南陽玉)、酒泉玉、漢白玉(大理石)、靈壁玉、貓眼石、綠鬆石、青金石、珊瑚、瑪瑙、其他寶石。
我國已發現玉石共121種,其中:軟玉、硬玉和蛋白石9種,南陽玉及其它玉39種,印章石17種,石英岩質玉15種,蛇紋石質玉18種,彩玉23種。
硬玉
硬玉也稱翡翠,屬輝石類,單斜晶係、完全解理。主要組成物為矽酸鋁鈉(NaAlSi2O6,寶石礦中含有超過50%以上的矽酸鋁鈉才被視為翡翠),出產於高溫低壓下生成的變質岩層中。往往伴生在藍閃石、白雲母、硬柱石(二水鈣長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間,比重在3.25~3.35之間。翡翠的顏色因含有的鉻元素質量分數不同而顯白或綠色。一般以白色泛綠種類最為常見,以翠綠色為貴。因而在硬玉傳入中國後,被冠以“翡翠”(翡為紅色羽毛,翠為綠色羽毛)之名。翡翠的流行史沒有軟玉長,其出產地也主要集中於緬甸(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出產國)、日本新潟縣以及北陸沿海。危地馬拉、美國、俄羅斯也有少量出產。
翡翠的價值通過顏色(所謂“正、陽、濃、和”)、透明度(“水頭”)質地和重量來評判。翡翠製品的價格一般不受年代久遠的影響,這一點與軟玉有所不同。
翡翠的原料依照出產方式分為“老坑”和“新坑”等等說法,其中人們將長期受自然界雪水浸泡的翡翠原石稱為“老坑翡翠”,這樣的翡翠外觀一般是偏綠色,據稱有水亮斑的光澤。因而受到人們的歡迎。現在人們可以通過強酸浸泡或者鐳射蝕刻來填充一些顏色,使品種較差的翡翠在外觀上變得與高檔翡翠類似,現在翡翠在市場上通常以字母A、B、C為標識分辨翡翠製品的質地。其中A貨翡翠意為未經過化學處理,顏色、結果自然的天然翡翠。而其他類別的翡翠則或多或少有人工添加的成分。
軟玉
角閃石、陽起石類軟玉,英文中也稱Nephrite,蘇聯化學家曾將軟玉命名為“中國玉”。軟玉(文化分類)的大部分在國際通用標準上並不被認為是玉,而是其他的礦物。但在少數國家(如中國),它們依然被當作玉的一個類別而交易。作為國際上通用的軟玉透閃石、陽起石類標準而言,純度和質地較高的是產自新疆和田的玉石,此外,社會上也流行所謂“中國四大名玉”(和田玉、綠鬆石、岫岩玉、南陽玉),而其中真正屬於礦物學上軟玉的隻有和田玉和透閃石質的岫岩玉。
軟玉的化學成分是鈣鎂矽酸鹽(Ca2Mg5(OH)2(Si4O11)2),單斜晶係。顏色由透閃石和陽起石的成份決定。透閃石主要是白、灰二色,陽起石顏色則根據其含鐵量與鐵元素的氧化程度而在深綠—紅棕—黑色的範圍內波動。依照軟玉石質的顏色,也有數個亞種:純白色具有油脂光澤的羊脂玉;泛白色的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黃玉和墨玉以及較為稀少的糖玉等。
產於新疆的和田玉是純度較高的一類軟玉。一般具有玻璃—油脂光澤,礦物比重在2.80~3.10之間。莫氏硬度在6~6.5之間,顏色因含有的礦物成分不同而呈現純白—霧狀黑等各種顏色,也因此沒有固定的解理態。和田玉具有玉石中最強的韌性而不易破損。
岫玉
岫岩玉,簡稱岫玉,因產遼寧省岫岩縣而得名。這種玉石的主要品種表麵看來,同新疆的青玉或碧玉有些相似,但組成的礦物和硬度則不同。組成岫玉的主要礦物是蛇紋石。成分中常含有二價鐵、三價鐵,還混有錳、鋁、鎳、鈷等雜質,這些混入物使岫岩玉具有各種顏色。岫玉的顏色有白、黃、淡黃、粉紅、淺綠、綠、翠綠、暗綠、褐綠及其它雜色。其中常以綠色調為主,顏色介於青玉和碧玉之間。組成岫玉的蛇紋石礦物,通常占85%以上,常見少量方解石、透閃石等其它礦物。透閃石的混入,可增大岫玉的硬度。
岫玉的五質非常細膩,半透明至不透明,蠟狀至油脂光澤。硬度2.5~5.5,比重2.5~2.8。蛇紋石礦物的平均折光率1.54~1.55。蛇紋石是鎂質碳酸鹽岩、鎂質基性宕、超基性岩的交代蝕變礦物,也可與滑石、綠泥石等共生。
岫玉玉質同翡翠和軟玉極易區分,主要是光澤(老帶油脂光澤)和硬度的不同。
岫玉廣泛產生接觸變質的鎂質大理岩中,我國很多地區具備這種地質環境,所以其產地相當廣泛。目前已知有下述不同產地和以產地為名所劃分的品種:
岫玉綠色,半透明至不透明,產地在遼寧省岫岩縣瓦溝。化學成份是:二氧化矽43.80%,氧化鎂42.10%,氧化鈣0.56%,氧化鋁0.006%,三氧化二鐵0.64%,水11.81%,雜質12.85%。硬度4.8~5.5,比重2.61。產於古老地層白雲石大理岩中。
在我國江蘇、浙江一帶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玉器中,經鑒定發現其中有岫玉(鄭建:《江蘇省吳縣新石器遺址出土的古玉研究》)。殷墟婦好墓中有四十餘件玉器,“其中多數與現在遼寧岫岩玉接近,少數與河南南陽玉接近,極個別與新疆和闐(田)玉相似。”(夏湘蓉、李仲均、王根元:《中國古代礦業開發史》第428頁)。由此可見岫玉的開采史至少有三四千年曆史了。
南方玉開采史不詳,因產於廣東省信宜縣泗流地區,故又稱“信宜玉”。玉質大多數由蛇紋石組成,並含有少量金雲母、滑石、方解石、透閃石、綠泥石、綠簾石等。因含雜質多,顏色常與岫玉不同,色調暗綠至褐綠。同時產出的地質條件與岫玉也有差別,它產於雲母片岩和條帶狀混合片麻岩組成的地層中,玉石礦體下麵常有0.2~5.5米厚的滑石層。
祁連玉產祁連山,玉色暗綠,帶有較多的黑色髒點,岫玉和南方玉沒有這一特點。
京黃玉淡黃色,也由蛇紋石組成,因產北京十三陵老君堂接觸變質大理岩中而得名。本世紀60年代發現,曆史上是否開采過,情況不明。因產量過少,現已停采。
安綠石也是蛇紋石玉質,因首次發現於吉林集安縣的綠水河而得名。產於蛇紋石化大理岩古老的地層中。玉質較純,細膩光潔,蘋果綠至墨綠色,微透明至半透明。
與岫玉相似的蛇紋石玉石還有不少產地和品種。因此,當我們鑒別新石器時代以來屬於這類玉質的玉器時,切不可輕易斷定玉質的來源。1977年,南京博物院在江蘇吳縣草鞋山、張陵山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玉器中,經鑒定有一件玉管為蛇紋石玉石,就不是遼寧產生的岫玉,玉料可能是江蘇鎮江的產物。
藍田玉
藍田美玉曆史悠久,古之有名,《周禮》注曰:藍田以其出美玉而故名《漢書-地理誌》“藍田山,出美玉”。弘景曰:“好玉出藍田。”時珍曰:“西蜀山墨玉,藍田出美玉。”
藍田玉產於藍田縣境內的秦嶺山脈中,它質地細密,光澤溫潤,色彩斑斕,絢麗多彩,呈現有山水鳥獸,花草樹木千姿百態等自然景觀圖案。自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用藍田玉作:“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後,名氣大整。漢,唐等十幾個在長安建都的皇帝都大量開采藍田玉。被譽為“玉種藍田”。
古人認為:“玉是自然界的精華,能夠和神靈相通”。在《詩經》裏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佩之可以“養性怡情,祛邪避瘟”。“醫治疾病”。並且還有象征權力,財富,貴賤等神秘色彩。多少年來藍田玉在佛門作為信息物,具有安神,鎮靜避邪降妖之功效,深受佛門寵愛。
在醫學方麵,藍田玉充分顯示出它的物理作用。中醫學古籍稱:“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無毒,人吮含玉石,能升津止渴,除胃中之熱,平煩懣之氣,潤心肺,助聲喉,養毛發”。“久服輕身長壽”。“麵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則白”。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食玉”,“枕玉”之風盛起,爾後朝朝代代養發不離玉,楊貴妃含玉鎮暑,慈禧太後持玉拂麵。
現代科學分析認為:玉石含有多種對人體極為有用的多種化學成份和微量元素,如鐵,鋅,鎂,銅,硒,鉻,錳,鈣,鉀,矽,鈉等。據醫學測定,藍田玉盛夏可以消暑,冬寒可以將火,對高血壓患者有明顯的降壓安腦,清血鎮定之自然療效,可以調節中樞神經,健腦益智爭強記憶,無任何副作用。在玉石飾品佩戴過程中,通過與皮膚長期接觸,摩擦,浸潤可以使微量元素進入人體,起到保健免疫作用。玉石的物理特性,有蓄光電磁等作用,白天吸收光,晚上放光,具有較強的電子衍射力,所釋放的生物電能對人體各髒器起到諧振,刺激經絡,調節保護作用。
自古言傳到現代科學研究都證明了玉石的無比珍貴。古有“玉存山間草木潤,玉在爾身多保健”,“黃金有價玉無價”之說。由於基礎差,開采困難,工具落後,加工粗糙,開采量很小享有的人更少。隨著經濟,科學技術的發展,玉石開采,加工逐漸擴大,使用的人也逐漸的多起來了,特別三高血壓,頭火重,火眼,耳鳴,失眠神經衰弱等病人,枕上玉枕,有明顯療效,成了不可離開之物。玉座墊是防治坐瘢瘡,痔瘡的最佳保健品,也是家庭,賓館,會議室觀賞的高級裝飾品。玉鐲,玉耳環,玉項鏈,護身玉既是保健品又是女士的裝飾品,因此自古以來一直是世人珍藏和饋贈親友的佳品。藍玉石這一無價之寶其作用和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南陽玉
南陽玉因產河南省南陽而得名,又因礦區在南陽的獨山,故又稱“南陽玉”。
南陽玉色澤鮮豔,質地比較細膩,光澤好,硬度高,可同翡翠媲美。德國人曾稱其為“南陽翡翠”,蘇聯地質學家基也夫林科曾把南陽玉歸屬於翡翠類型的玉石礦床。據河南地質工作者近幾年的研究,探明南陽玉是一種蝕變斜長岩,組成礦物除斜長石外,還有黝簾石、綠簾石、透閃石、絹雲母、黑雲母和榍石等。經過顯微鏡鑒定,玉質含有多種蝕變礦物,蝕變作用以黝簾石化、綠簾石化和透閃石化為主。由於玉石中含各種金屬雜質電素離子),所以玉質的顏色有多種色調,以綠、白、雜色為主,也見有紫、藍、黃等色。
據文字記載,南陽玉在漢代已開采是無疑問的。近來考古出土的資料將南陽玉的開采推到商晚期以前。1952年李濟在《殷墟有刃石器圖說》中指出,殷墟有刃石器凡四百四十四件,其中有玉器七件,而這七件玉器的質料全是南陽玉。《安陽殷墟五號墓的發掘報告》中也指出,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七百餘件玉器,其中四十餘件標本經初步鑒定,“其多數與現代遼寧岫岩玉接近,少數與河南南陽玉接近,極個別的與新疆和闐(田)玉相似。”(《考古學報》1977年第2期)而1983年10月在四川成都“寶石講座和學術交流會”上,河南省地質局在宣讀關於南陽玉的一篇論文中說,在南陽縣黃山出土一件南陽玉玉鏟,經鑒定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產物,距今有六千多年的曆史,可知南陽玉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被采用了。
常見玉石的質料特征
玉石的特征可以從色澤、硬度、透明度幾個方麵來考察。
和闐玉:色澤以白為主,許多因含不同的金屬元素而呈黃、綠、青、黑等色。硬度為摩氏6.0~6.5。玉質柔嫩、細膩、溫潤,眾多不透明,少數半透明,多呈油脂或臘狀光澤。
岫田玉:顏色以綠為主,含雜質呈白、黃、紅等色。硬度較低,介於摩氏2.5~5.5之間,結構緊密。多為半透明至不透明,少數透明,一般呈玻璃或油脂光澤。
南陽玉:南陽玉因含有多種蝕變礦物,因此有多種顏色,以黃、白、雜色居多,另有紫、藍、黃等色。硬度為6~6.5,多數不透明或半透明,呈玻璃光澤,因其光澤好而被譽為“南陽翡翠”。
藍田玉:顏色呈黃中帶綠,顏色分布不均,常呈雲霧狀或斑點狀。硬度約為摩氏4。多數不透明,略呈玻璃光澤或油脂光澤。
翡翠:常見的綠色為主,還有白、褐、紅等色。硬度高達摩氏6.75~7,質地細膩堅韌,多數不透明,極少數半透明或透明,呈奪目的玻璃光澤。
瑪瑙:是一種以隱晶質石英(玉髓)為主的,具有明顯紋帶花紋的礦物。純者呈白色。因含其他雜質而呈灰、綠、褐、藍等色。色多且雜,一般呈現紋帶狀分布,硬度很高,達摩氏6.5~7,多為不透明或半透明,呈玻璃光澤。
水晶:純者無色,含雜質呈白、綠、黃、藍、紫等色,硬度摩氏為7,透明呈玻璃光澤。
瑩石:純者無色,含雜質呈白、綠、黃、紫等色,硬度摩氏為4,透明呈玻璃狀。
綠鬆石:多呈綠色和藍色,硬度為摩氏6,不透明,呈油脂狀至蠟狀光澤。
紅寶石:即剛玉,顏色以紅藍居多,硬度多達9,多數為透明或介乎不透明與半透明之間,呈玻璃光澤。
3.玉的特征
(1)顏色
玉石的顏色是玉石對不同波長的可見光進行選擇性吸收的結果。玉石往往具有漂亮的顏色,有的單色絢麗,有的斑斕耀眼,以其自然之美,逗人喜愛。
單一顏色的玉石往往特別豔麗,例如綠鬆石的嬌藍色,珊瑚的嫩紅色,青金石的深藍色,芙蓉石的粉紅色。具有多種顏色的玉石也不少,如翡翠,瑪瑙,岫玉等。多色玉石的顏色變化很大,很複雜,且各有自己的特點,有的呈浸染狀,自裏向外或自外向裏顏色變淺。有的顏色如團團飄絮,朵朵飛雲,由集中到分散,絲絲縷縷,濃淡相間;還有的玉石顏色呈有規律的變化,脈絡分明,隨玉石的構成而變化,呈帶狀,同心環狀,例如孔雀石。
在一塊玉石上,有時顏色多種,分布不一,形態相差很大,從工藝利用到觀察上看,也常含有雜色,影響美觀,其中特別不好看的顏色就稱為髒色,髒色對玉石的顏色有壞的影響,在工藝使用中是剔去的對象。衡量玉石中的髒色,依顏色的色相種類和多色相各種顏色的對比來確定,且依不同玉石的特點而定。例如,綠鬆石本色是嬌豔的藍色,有褐黃色就是有髒色,而綠鬆石中龜背紋黑色線就不是髒色。因為黑色似描染的花紋,形成漂亮的自然圖案,對綠鬆石沒有壞影響,所以不稱為髒色。但如果黑線形成黑一片,壓過了天藍色,黑色就成了髒色。因此玉石中的各種顏色的對比是確定什麼是髒色的關鍵,對比中有礙其美觀者就是髒色,否則就不是髒色。又如翡翠中的黑一般被認為是髒色,而瑪瑙中的黑就不一定被認為是髒色,就是因料的不同對髒色的認識不同。
在五光十色的玉石中,顏色是至關重要的,顏色變化的微小差別,可以成倍地影響到玉石的價值,因此,它是玉石極為重要的物性。
首先,它決定了是否為玉石。
其次,它決定了是否成為珍貴的玉石。每一種玉石按顏色可以分成很多種,各種顏色的價值相差很懸殊,其中,最豔色的價值最高,極好的可以高到使人瞠目。
玉石顏色的利用首先要求是色正,色純,色濃。色正就能豔,色純就無瑕,色濃就鮮亮,幾點相輔相成。人們喜歡豔麗的首飾,玉石的豔色就是人們追求高質量首飾的標準。顏色一般的,就應用於玉器,如深綠色的碧玉,淡顏色的翡翠等。
從用玉石做玉器來說,對顏色的利用也有好壞之分。想要把顏色用得正確,首先要分清玉石上哪些好顏色應當保留,哪些是髒色應當除掉,對藏於內部的好顏色,一定要使它露在外麵,在用色上,要把旺色用於最顯眼的部位,不好的顏色寧可使產品小一些也要去掉它,用錯了不行,用對了可以提高產品的藝術價值。我國有著製作玉石產品的豐富經驗,創作了很多非常出色的用色恰當絕妙的作品,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如瑪瑙《五鵝》,它有著紅紅的腦門,黑黑的眼珠,雪白的身子,這件作品圓滿地達到了巧用顏色的效果,成為玉器中難得的俏色珍品。
再有,玉石顏色要和產品的內容表現一致,什麼樣顏色的玉石表現什麼樣風格的產品,適用於哪方麵的題材內容,有一定的基本規律,最好不要違背。顏色可以烘托產品,產品可以保護顏色。例如白玉貴在色白如脂,製作器皿造型不易把膛掏得過薄,以免減掉玉之脂白色;而青白玉則適合於做些薄胎的產品,胎薄可以使青色變得淺淡,近似白玉;又如芙蓉石和紫晶透明度大,為了保住顏色,產品應盡量做得深厚,做得單薄就會使顏色淺;青金石色深重,宜於做些莊重,古氣的產品;虎睛石,木變石,孔雀石花紋好看,宜於做素麵大的產品,以反映它們的色彩光澤之美。
(2)透明度
玉石的透明度,是指玉石透過光線強弱的表現。影響透明度有三個因素:一是光源的強弱,二是玉石的厚度,三是玉石對光線的吸收強弱。在這三的因素中,玉石吸收光線強弱是一個不變量,光源和厚度是可變量,在光源和厚度相同的條件下,才能講這種玉石比那種玉石透明度大些或小些。
一般把玉石的透明度劃分為四個級別。
透明。在一般厚度下,能完全清晰地透視其他物體,如水晶等。
半透明。在一般厚度下,能透過光,隻能模糊地透視其他物體的輪廓,如瑪瑙,芙蓉石等。
微透明。在一般厚度下,能透過光,但看不清透過物像,如軟玉,南陽玉等。
不透明。在比較薄的情況下有強光源照射,隻能透些光或根本透不過光,看不到物像,如孔雀石,青金石,綠鬆石,珊瑚等。
行業中把透明度看得很重要,它是檢驗玉石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對於某一種材料,表示其透明度好壞的用語有:透明度好的叫“水頭足”,“地子靈”或“坑靈”,透明度差的叫“沒水頭”,“地子悶”或“悶坑”,前者說明材料好,後者說明材料差。例如兩塊翡翠顏色基本相同,隻是透明度不同,有水頭比沒水頭的價格要高出許多倍。
透明度對玉石的質地,顏色有烘托作用,透明度好,可以把材料的質細,色美烘托得更美,反之就減弱質細,色美的光彩。由於透明度這樣重要,因此,大部分玉石都要檢驗透明度。每一種玉石透明度的變化都在一定範圍內,超出範圍是不可能的,在這個範圍內,有一個最佳透明度標準,不透明固然不好,太透明也並不見得就一定好。另外,顏色的深淺對透明度的印象也很大,顏色深,透明度減弱,顏色淺,透明度增高。
4.古代玉石的產地
古人在《說文》中對玉的解釋為“石之美者,有五德”。的確,古人對玉的定義是比較廣泛的,凡是具備色澤、硬度、聲音、紋理、質地等一定條件的美石皆為玉。從現存的古代玉器實物采著,也確實如此。
上古時代,人們廣泛使用各類不盡相同的玉石材料,這是因為當時交通不便,各地區的人群缺乏交流,同時不同地區的原始文化背景對玉材的選擇也不同。如東北的紅山文化以岫岩石為主要原料;江浙地區的良渚文化,通常使用淺綠色帶雲母狀亮斑點的透閃石為主要原料;山東的大汶口文化及由其發展而來的龍山文化使用不透明但細膩溫潤的長石為原料。各地區材料各異,但對玉材的質地、紋理、色澤等特征都相當重視。
在這些上古各地區文化的玉材中,紅山文化所使用的岫岩石材質最優,至今岫岩石在玉雕工藝品中仍得到廣泛的使用。岫岩石又稱岫岩玉,因產幹遼寧省岫岩縣而得名。在礦物學上岫岩玉中含有蛇紋石成分達85%以上,所以又稱為蛇紋石。岫岩玉的顏色有白、黃、淺黃、粉紅、淺綠、綠、暗綠、雜色等,通常以青綠色調為主,其顏色在青玉和碧玉之間。岫岩玉的玉質非常細膩,半透明至不透明,蠟狀至油脂狀光澤,硬度變化較大,常在摩氏硬度2.5.5.之間,因此在古玩行中常常使用較硬的小刀來試驗,如”吃刀”(即能被刀刮傷)的大多數都是岫岩玉。岫岩玉的比重為2.5~2.8所以製成的玉件通常手感較輕不夠分量,有感。由於岫岩玉的產量較大,分布較廣,目前毛料的行情一公斤數元到十元之間,一隻普通的岫岩玉製成的玉鐲行內交易僅為二三十元,上好的岫岩玉手鐲一對也不過五十至一百元之間,岫岩玉的掛件看其雕工和玉質的優劣價格在數元至數十元之間。岫岩玉因其價格低廉,用采裝飾佩掛的人也較多,受到廠大群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