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玉器特別是乾隆時期,玉器工藝迅猛發展,是我國治玉史上空前繁榮時期。這時期玉器精雕細琢,形象逼真,大量巧作作品問世,刻劃線條精細,磨光平滑,立體感強,花果的枝葉脈絡雕刻明顯,栩栩如生。鏤空、半浮雕、浮雕三種雕法盛行。其中以半浮雕和浮雕為主。嘉慶以後的玉器,其雕工慢慢趨向粗糙失真和呆滯。
玉器雕琢主要有四種方式,即鋸、磨、鑽和拋光。
(1)據料設備:
鋸切是玉雕的重要手段。將大塊玉料切割成合適的玦度,將玉料貿出基本雛形都必須使用鋸,雕琢過程中一些技米也需要據,如按透雕琢等。玉雕行業常用的鋸片大多是圓形的,其次是帶鋸和線鋸。
圓盤鋸:用電動機帶動金剛石圓形鋸片的切割玉料的機器。分大型、中型和小型開料機,人造金剛石鋸片最大直徑1200毫米,小的鋸片直徑200~300毫米。大型開料機多采用800~1200毫米的鋸片,可以切割1000千克的玉料,中型開料機鋸片直徑500~700毫米,可以切割1000千克以下的玉料多用來切割較厚的片材;小型機器鋸片多在300~400毫米,主要切割10~100千克的玉料。還有鋸片更小的切割機器,用於銀更符更細的片村或條玦。鋸料時鋸片必須要用水或油冷卻。
帶鋸:分弓形據和環帶鋸,前者就你手持鋼鋸一樣,用電力帶動往複運動銀料,有金剛石鋸片和無齒相片兩種類型,無齒鋸片由要不斷添加磨粉。
線鋸:采用金屬絲作鋸條,鄉為無用(沒有金剛石)鋸,據割時田要添加白料。主要用於適性雕琢。為了加快鋸割速度往往采用三股鋼絲作鋸條,這樣可以帶上更多的磨粉。線用可以用電機帶動,小型玉件據割時也可以用手操作。
(2)磨玉設備:
磨玉包括輪摩、擦店和破自。輪磨就是利用砂輪機,裝上種輪、砂紙或金剛石脆片等工具店削玉件,相片在這裏主要起到磨削作用,玉器加工必須經過輪誌。按摩主要是用人造金剛石磨頭(渚如一怕、軋航等陪具)對玉器進行磨擦,磨平玉胚上暫浪,使玉件光潔平進。砂磨就是利用砂粒磨掉玉器表麵較粗的抒痕,為玉件拋光奠定基礎。輪後和砂店設備比較簡單,分校輪、縱軸、手持和軟軸磨機。
橫軸磨機可以比較簡單,如采用普通砂輪機就可以磨削玉件。但是,目前玉雕多采用較為先進的玉田機,由電機帶動,有低壓照明電燈和操作控製開關,機器可正轉成反轉,轉動速度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節。
玉雕機配有許多連接加工工具的軸棒,這樣的玉雕機可以完成測、二、磨、鑽,甚至拋光等工序。
縱柏膺機就是將國盤、磨胡平放,主要用於磨較大麵積的玉件,如唐玉件底座時采用縱軸磨機比較方便。磨製寶石戒麵多采用這種磨機,如磨製刻麵寶石,通常需要配有夾成粘寶石的八角手、以便店製時掌握寶石的刻麵角度。
手持自機和軟軸磨機主要用於大件玉器的雕琢。重量大的玉件用手托著雕琢米分困難,必須擺放在玉作台或地上用可移動的電動工具加工、軟地後機就是非常有用的雕琢機器,這種磨機的電動機可以懸珪起來,通過軟軸帶動夾具上的磨具對玉器進行雕琢。軟軸前端為機柄,機柄通常裝有多瓣夾具,為此可以根據雕琢田要更換打磨工具,甚至可以進行拋光。
上述四種磨機主要功能就是輪店和琮自,當然還可以進行其他雕琢工序。根軸磨機也可以進行砂鷹,同時對一些細小的玉件,如珪件、玉珠等可以采用在閉式壓簡進行破磨、搖光。
滾筒式播光機由轉動機座和透明有機玻璃熔簡組成。滾簡內裝有膺料,將玉件放進簡內,讓機器滾動起來,通過簡內啟料與玉件後擦,起到砂膺成搖光作用。搖光機的轉動機座裏有電機作動力,電機帶動從動軸,從動軸又帶動有機玻璃滾簡轉動。滾筒的兩端是圓形的有機玻璃板,它們的邊緣套有膠皮。滾筒就是靠滾筒機座兩端有機玻璃板邊緣的膠皮與機座的從動軸相接觸而轉動的。滾筒可以隨意從機座上拿下來或放上去。滾筒一端的圓形板上有一圓口,這個圓口有一密封蓋,蓋上蓋後滾簡轉動不會漏水。搖光時可從圓口放進或拿出待搖光的玉件。搖光機可雙向轉動,並可持續轉動十幾二十個小時。
振動式拋光機的震筒是一個閑置圓錐體的簡狀體放置在有彈簧的板上簡內有磨料,用機器震動簡體,使磨料與玉件產生磨擦,起到對玉件的砂磨作用。為了防止玉件損壞,通常在筒內璧墊有膠皮磨料中加小木玦和小膠皮。
(3)鑽孔設備:
鑽就是打眼、鑽孔和會芯。鑽孔機器有機械鑽孔、超聲波鑽孔,還有激光鑽孔。機械鑽孔過去采用所謂的砂鑽,台鑽上用鋼絲作鑽頭,鑽孔時加人砂漿,這樣的鑽孔往往不正,現在用人造金剛石鑽頭,效率有所提高。一些薄片玉件用玉雕機或軟軸磨機配人造金剛石鑽頭就可以鑽孔。大的玉件鑽孔成玉爐、玉碗、玉鎖等套芯,多需要在台鑽上用管鑽或人造金剛石鑽頭加工。目前使用較多的是超聲波打孔機;利用大功率晶體管組成振蕩電路,使電磁能轉換成機械能,產生往複式的振動,讓磨料運動起來穿孔,超聲波打孔又快又好,孔徑可以非常細小,且平直。激光打孔更為先進快捷。激光就是電能轉變為光能而生成的光束。激光的亮度比太陽高出幾米億倍,利用激光光束具有能量高度集中,方向性好聚焦點微小等特點來加工玉件。當激光能量準確聚焦後,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包括玉石在內的堅硬物質在微區內熔化從而起到穿孔的作用。目前多采用紅寶石固體激光器,激光打孔速度快,操作簡單,尤其適合鑽精密的小孔。
(4)拋光設備:
拋光是玉雕的最後環節,非常重要。拋光就是使玉件表麵的擦痕降低到肉眼看不見的程度,讓玉器表麵能反射光線,玉器就產生溫潤光潔的效果。玉器拋光時溫度較高;有可能在其表麵產生熔融現象,使得玉器光滑明潔。拋光機器比較簡單,多采用橫軸和立軸拋光機進行拋光,軟輛也能拋光。根據玉器需要選擇台適的拋光防具和拋光粉就可以了。有時為了拋光一些特殊玉器,可以自己製作相應的拋光設備和拋光孤具。一般說來,拋光機轉速要求在400轉\/分鍾以下。
拋光之前的擦磨和砂唐非常重要,玉器表麵打磨後平整光潔,沒有明顯的銀痕、磨痕,拋光起來事半功倍,反之拋光將非常困難,甚至要重新打磨。
8.玉器的術語
玉器常用術語包括玉質,盤功,技法,,修複,沁染諸多方麵,主要有:飯糝,縱裂,蝕斑,生坑,熟坑,脫胎,切割痕,拉鋸痕,單麵鑽,雙麵鑽,通心穿,象鼻空,陰刻,斜刀,漢八刀,遊絲毛雕,浮雕,剔地陰紋,透雕,圓雕,描金,嵌寶,留皮,巧色,補整,托底等。
玉雕專業術語
1.俏色:又稱巧作,指巧妙利用玉料上的不同顏色琢成花紋,增加表現力。
2.蛀孔:指玉質表麵大小不一,如蟲蛀一般的孔洞。
3.玉皮:玉石表麵的色皮稱為玉皮。
4.鐵沁:鐵質氧化後順著玉石較疏鬆處沁入內部,形成紅褐色的鐵沁。
5.脫胎:指出土玉器經人工長期盤玩後,玉質晶瑩亮潤,色澤愈發鮮豔,猶如羽化成仙,脫出凡胎。
6.白化:玉器入土後,受到埋藏環境的影響,其顯微結構變鬆,透明度喪失,顏色變白的現象。
7.喇叭孔:指用工具鑽磨的圓孔,上大下小,狀如喇叭,俗稱“喇叭孔”。
8.管鑽痕:指器物表麵留下的圓孔鑽孔的痕跡。
9.生坑:指新出土或出土後未經盤磨的器物。
10.熟坑:指未經入土或早年出土後經人工盤磨的器物。
11.象鼻穿:又稱“牛鼻穿”,指並排二孔,內部相通。
12.通心穿:俗稱“通天眼”,孔從頂至底鑽成。
13.斜刀:西周特有的刀法,指在並行的雙陰線中,磨去其一的線牆,使之成斜坡形。
14.漢八刀:漢代特有的刀法,器物線條粗勁、簡練,雕琢極少,似八刀刻成。
15.透雕:指鏤空雕法。
16.遊絲毛雕:漢代特有的刀法,指線條織細如絲,作斷遊動狀。
17.剔地平雕:先在玉料表麵設計主紋,把主紋外的地子均勻琢低在一定深度,將主紋凸顯出來。
18.圓雕:指立體雕法。
19.片雕:指平麵雕法。
玉器鑒賞中常用的術語
1.落窩:指玉雕件的底坐是挖穴狀。玉件坐在穴裏,穩。
2.有福祿壽:在一塊玉中,同時有紅,綠,紫﹝蘭﹞三個顏色。
3.絕活:俏色的水平較高。
4.不花:雕刻和俏色協調一致,看了不眼花潦亂。
5.春:蘭與紫相混雜的顏色。
6.癖:受磁鐵礦的影響,也現黑色。
7.綹:指玉中的裂紋。
玉器名詞術語
1.五玉:古代祭祀時所用的五種玉石。《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這裏是六種玉石,除其中蒼璧外,其餘為五玉,用來祭祀五人帝及五人神,配以五方之色。
2.六瑞:古代以玉作瑞信之物,用於朝聘,計六種,故名“六瑞”。《周禮·春官》載:周製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穀璧,男執蒲璧。六瑞形製大小各異,以示爵位等級之差別。
3.五瑞:(1)古代五種圭璧,形製不同,等級各異,諸侯執之。《周禮·春官·典瑞》:“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榖璧,男執蒲璧。是圭璧為五等之瑞,諸侯執之,以為王者瑞信,故稱瑞也。”
(2)指古代五種瑞玉。即玉珪、玉璧、玉琮、玉璜和玉璋。古時多為朝聘、祭祀之禮玉。
4.瑞玉:古代五等諸侯所執之五種圭璧。古代作瑞信之物,用於朝聘,故名。《儀禮·覲禮》:“以瑞玉有繅。”注:“瑞玉: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穀璧,男執蒲璧。”
5.玉圭: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諸侯朝聘、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玉製禮器。為瑞信之物。長條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製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異。《周禮·春官·典瑞》有大圭、鎮圭、桓圭、信圭、躬圭、穀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別。周代墓中常有發現。
6.大圭:古代玉圭之一種。天子所服,長三尺,作用如笏,插於衣帶之間,記事備忘。
7.玠:古玉器名。大圭。一種玉器。《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
8.鎮圭:古代朝聘所用的信物,王執鎮圭,為六瑞之一。也作“填圭”。《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執鎮圭。”注:“鎮,安也,所以安四方。鎮圭者,蓋為四鎮之山為瑑飾,寺長尺有二寸。”
9.桓圭:古玉器名。帝王授給大臣的玉圭。命圭九寸,謂之桓圭,公守之。雙植,謂之桓楹以架屋之義,猶言棟梁柱石也。見“命圭”。
10.命圭:帝王授給大臣的玉圭。《左傳》僖十一年“賜晉侯命”注:“諸侯即位,天子賜之命圭為瑞。”《周禮·考工記·玉人》:“命圭九寸,謂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謂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謂之躬圭,伯守之。”
11.信圭:古代玉圭一種。為“六瑞”之一。周製信圭為侯所執,長七寸。《周禮·春官》載:侯爵執信圭。
12.躬圭:古玉器名。帝王授給大臣的玉圭。命圭七寸,謂之躬圭,伯守之。頂圓左右兩肩亦圓,琢像人躬之屈,其形小而俯,其文粗而略,取鞠躬不亢之義。
13.穀圭:古代禮玉之一種。天子、諸侯作為媾和或聘女之禮器。《周禮·考工記》:“穀圭七寸,天子以聘女。”《周禮·春官》:“穀圭以和難。”
14.介圭:古玉器名。大玉。《詩·大雅·嵩高》:“錫爾介圭,以作爾寶。”《箋》:“圭長尺二寸謂之介。”
15.日圭:古代玉圭之一種。長五寸。用於祭日,故名。《宋史·禮誌》:“朝日日圭,夕月月圭,皆五寸。”
16.玄圭:黑色的玉,古代帝王舉行典禮所用的一種玉器。同“玄圭”。
17.琬圭:古代玉圭之一種。上部渾圓,長九寸,古為瑞信之物。《周禮·考工記》:“琬圭九寸而繅,以象德。”
18.琰圭:玉圭名。上端銳。《周禮·考工記·玉人》:“琰圭九寸,判規,以除慝,以易行。”《春官·典瑞》:“琰圭以易行,以除慝。”注引鄭司農(眾):“琰圭有鋒芒。”
19.圭璋:亦稱“圭璋”。古代禮玉之一種。為一種貴重玉器。上尖下方曰“圭”,半圭曰“璋”。古禮製:諸侯朝王執圭,朝後執璋。古為瑞信之器。
20.圭璧:古代祭祀、朝會用玉器。古為瑞信之物。於六寸璧上,琢出一圭,長五寸。《周禮·考工記》:“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後漢書·明帝紀》:“親執圭璧,恭祀天地。”
21.玉琮:古玉器名。一種外方內圓的管形玉器。玉琮用途,古今說法很多。綜其說,有禮地、發兵、享後和夫人、斂屍、飾輅輦竿頭、古織機上持琮翻交等用。出土的玉琮,始見於江蘇南部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墓地。到殷代,玉琮常有出現,但器形比較短矮。漢以後玉琮不多見。明清兩朝時有仿古製品,但已脫離先秦風格。
21.璋:古玉器名。古代朝聘、祭祀、喪葬、發兵用以表示瑞信。其形猶如圭之上端斜削去一角,而形製大小、厚薄、長短,因所事不同而異。有大璋、中璋、邊璋、牙璋等。瑞信用大璋,通身施紋。祭大山川用中璋,十分之七施紋。祭中山川用邊璋(即小璋),施一半紋。發兵用牙璋,首似刀,而旁無刃。
22.瑁:古玉器名。天子所執之玉,用以合諸侯之圭者。因冒於其上,故名“瑁”。通作“冒”,又名“冒圭”。
23.佩玉:古玉器名。也叫“雜佩”。古人以玉比德。佩玉的形製,包括“珩、璜、琚、瑀、衝牙”之類。
24.瓏:古玉器名。古人在大旱求雨時所用的玉製品,其文皆作蟠龍之狀,其形如璧。有缺口者,有無缺口者。
25.珩:古玉器名。玉飾品,雜佩上部的橫玉。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於璧環之上。
26.環:古玉器名。一種圓形而中間有孔的玉器。
27.玉環:玉製的環。古時用作佩飾。
28.玉佩:古代一種佩飾。古人認為佩玉祥瑞,君子必佩玉,故佩玉之風盛行。玉佩多作成扁平狀,多圓形,亦有腰圓、菱形等。用透空、線刻、浮雕等手法雕琢。多為貴族佩戴。
29.環玦:古玉器名。兩種佩玉,圓形的玉環和環形而有缺口的玉玦。《漢書·雋不疑傳》:“不疑冠進賢冠,帶櫑具劍,佩環玦,褒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
30.水蒼玉:玉名。古時用為佩玉。唐代官二品以下,五品以上,佩水蒼玉。也省作“水蒼”。
31.玉帶鉤:古玉器名。又名“犀比”。可能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的發明,用以鉤連腰帶。帶鉤有銅、玉兩種。流行於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銅帶鉤上有的鑲嵌綠鬆石。
32.玉鉤:古代用玉製作的帶鉤、賬鉤。通常多鏤刻有紋飾,有的鑲以金銀。玉帶鉤,春秋戰國已有,漢代玉帶鉤,時有發現。
33.玉鹿盧:古代一種玉劍飾。雕琢精致。鹿盧,亦作“轆轤”。
玉劍飾:指用於劍上的裝飾玉件。常見有劍首、劍格、劍鞘上帶扣和鞘末玉飾(珌)四種。
34.玉珥:玉飾的劍鼻,即劍柄與劍身相連處,兩旁突出的部分。一說玉製的耳飾。
35.玉衣:古玉器名。玉製的葬服。又稱“玉匣”。把玉石琢成各種形狀的小薄片,角上穿孔,按等級不同采用金縷或銀縷、銅縷聯綴而成。關於玉衣的起源,從考古資料考察,早在東周時就有“綴玉麵幕”和“綴玉衣服”,可能是玉衣的雛形。
36.金縷玉衣:即“玉柙”、“玉匣”。漢時帝、王的殮服。按等級分金縷、銀縷、銅縷。這三種玉衣,在考古工作皆有發現。1968年,河北滿城發掘出漢中山靖王劉勝(武帝異母兄)夫婦墓,皆裹玉衣,各由兩千餘玉片,四角鑽有小孔,穿以金絲,連綴而成,故名“金縷玉衣”。每塊玉片的形狀、大小,都經過嚴密的設計和精細加工。玉衣按部位,可分頭罩、上身、袖子、手套、褲筒和鞋子六部分。
37.玉豚:古玉器名。古代死人手握的豚形玉器。在東漢、魏晉南北朝墓中,常有玉琢出土。造型和紋飾較簡單,因其隨葬,主要為了起巫術作用。
38.含玉:古玉器名。“含”亦作“唅”、“琀”,有的書上還稱“押舌”。古時入殮時用來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含玉,多為蟬形。故又稱“玉蟬”。
39.玉塞:古玉器名。已知在漢代有九竅塞,即填塞或遮蓋死者身上九竅的九件玉器。這九件玉器在河北滿城兩座漢墓中都有出土。
40.玉冊:亦稱“玉策”。古代用玉版製作之冊書。古製,帝王以玉冊用以祭祀告天和作皇帝即位冊文,亦用於冊命太子及後妃。
41.玉牒:①玉牒書。古代帝王進行封禪郊祀典禮,所用文牒以玉雕鏤,故名。②古代皇族族譜,用玉片鏤刻,名“玉牒”。
42.玉函:玉製書套。舊題晉王嘉《拾遺記o周靈王》:\"浮提之國獻神通善書二人,……佐老子撰《道德經》,垂十萬言,寫以玉牒,編以金繩,貯以玉函。
43.玉節:古代符節之一種。玉製,作重要憑信之用,故名。
44.瑞:玉製的信物。若後世的符璽。端玉,古代用為信物。
45.玉璽:帝王之玉印。秦以後,為皇帝專用。
46.玉螭:玉雕為螭的印鼻。
47.璧角:古代禘祭用的飾玉的爵。又名璧散。
48.瓚:古代一種玉製酒器。即“玉瓚”。形如勺,以圭為柄,以玉為之。天子圭柄尺一,諸侯九寸以下。用作祭器。
49.玉幾:古代一種用玉裝飾之小案幾,為宮廷之用具,可供扶倚。
50.珂傘:玉飾的傘蓋。唐製元日冬至立仗,大官皆備珂傘。
51.玉箸:玉做的筷子。
52.冠玉:古冠玉飾之一種。用玉製作,飾於冠帽之上,故名。
53.玉笄:古玉器名。是古人用來“卷發”及“連冠於發”的玉器。
54.玉帶:唐、宋官員所用的玉飾的腰帶,以之分別官階之高低。
55.玉藻:古代王冠垂掛的玉飾。
56.鎏:古代冕上作裝飾的垂玉。
57.繁露:王冕前後所懸的玉串。
58.瑱:古玉器名。古人冠冕上垂在兩側以塞耳的玉。其形如牌,二寸許,廣七八分,以紞懸當耳。天子以玉瑱,諸侯以石紞,用采織之。
59.好:指圓形玉器中間的孔。《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好”是指當中的孔,“肉”是指周圍的邊。
9.玉的保養
在所有做首飾的材料中,玉與人最親也最近。金錢是錢,鑽石是價,而玉,是生命。將玉握在手中,輕輕地撫摸再撫摸,就象撫摸自己光滑的肌膚柔軟的心。你會發現玉是活的,有體溫有心跳,有溫潤的水份,正和著你的思緒在共鳴。
能夠讓玉常常貼著肌膚最好,玉不會辜負你絲絲縷縷的滋養,經過你手的玉,也必定會留住你生命的信息。
中國古人講收藏玉愛玉還講究養玉,所謂“養”的要點是:
1.避免與硬物碰撞。玉石的硬度雖高,但是受碰撞後很容易裂,有時雖然用肉眼有出裂,其實玉表層內的分子結構已受破壞,有暗裂紋,這就是大大損害其完美度和經濟價值了。
2.盡可能避免灰塵。
3.盡量避免與香水、化學劑液、肥皂和人體汗液接觸。玉器接觸太多的汗液,會受到侵蝕,尤其是“玻璃地”翡翠、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很多人以為翡翠愈多接觸人體,用汗液等溫潤會愈好,其實這是一大誤解。翡翠本身已晶瑩通透,無須再借助任何方法,也不可能有什麼辦法會使它更透亮。
4.玉器要避免陽光的曝曬,玉遇熱膨脹,會影響玉質。尤其是芙蓉玉、水晶、瑪瑙等受到高熱會發生爆裂,因此更忌接近熱源。
5.佩掛件要用清潔、柔軟的白布抹拭,不宜用染色布、纖維質硬的布料。這樣有助保養和維持原質。
6.玉質要靠一定的濕度來維持。尤其是水膽瑪瑙、水晶之類的玉器。
7.古玉怕冰。經常接觸冰,土門受損,玉理黯然不能顯出色沁。
8.玉忌腥,和有腥味的物體接觸,鹹味、腥味都容易傷害玉質。
9.有些人玩玉,喜歡用麵油、發油等摩擦,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古玉油潤。其實,這些油脂阻礙古玉透精光,變成一種“封閉”,而不能使之溫潤。因此把玩日久的玉,隔段時間就用熱水洗,退油保養,使玉能真正溫潤。
10.玉忌汙穢。滿手汙穢會使古玉的土門閉塞。
養玉是玉器收藏者最大的樂趣之一。
貼身而藏,精心嗬護,經過天長日久的盤玩佩戴,就像是蝴蝶經過蛹的掙紮,玉逐漸蛻去了粗躁的土殼,恢複了往昔的靈性、潤澤、色彩,燦爛光華綻放在掌心,那種成就感是無可取代的。
盤玉非常的講究,一旦盤法不當,一塊美玉就會毀在自己的手上,所以收藏家們盤玉時格外的小心謹慎。清代大收藏家劉大同在其著述《古玉辨》中明確提出了文盤、武盤、意盤的概念,以後的收藏家們奉為圭皋。
文盤:一件玉器將她放在一個小布袋裏麵,貼身而藏,用人體較為恒定的溫度,一年以後再在手上摩挲盤玩,直到玉器恢複到本來麵目。文盤耗時費力,往往三五年不能奏效,若是入土時間太長,盤玩時間往往十來年,甚至數十年,清代曆史上曾有父子兩代盤一塊玉器的佳話,窮其一生盤玩一塊玉器的事,史不絕載。南京博物館藏一件清代出土的玉器,被盤玩得包漿鋥亮,潤澤無比,專家們估計這一件玉器已經被盤玩了一個甲子(60年)以上。
武盤:所謂武盤,就是通過人為的力量,不斷的盤玩,以祈盡快達到玩熟的目的。這種盤法玉器商人采用較多。玉器經過一年的佩戴以後,硬度逐漸恢複,就用舊白布(切忌有顏色的布)包裹後,雇請專人日夜不斷的磨擦,玉器磨擦升溫,越擦越熱,過了一段時期,就換上新白布,仍不斷磨擦,玉器磨擦受熱的高溫可以將玉器中的灰土快速的逼出來,色沁不斷凝結,玉的顏色也越來越鮮亮,大約一年就可以恢複玉器的原狀。但武盤稍有不慎,玉器就可能毀於一旦。
意盤:是指玉器收藏家將玉器持於手上,一邊盤玩,一邊想著玉的美德,不斷的從玉的美德中吸取精華,養自身之氣質,久而久之,可以達到玉人合一的高尚境界,玉器得到了養護,盤玉人的精神也得到了升華。意盤是一種極高境界,需要麵壁的精神,與其說是人盤玉,不如說是玉盤人,人玉合一,精神通靈,曆史上極少能夠有人達到這樣的精神境界,遑論浮躁的現代人了。
意盤精神境界要求太高,武盤須請人日夜不斷的盤,成本太大,現在的玉器收藏家大多采取文盤結合武盤的方法,既貼身佩戴,又時時拿在手中盤玩。不過無論采取什麼樣的盤玉方式,新坑玉器不可立馬盤玩,須貼身藏一年後,等硬度恢複了方可。
盤玉的禁忌很多,忌跌、忌冷熱無常、忌火烤、忌酸、忌油汙、忌塵土、忌化學物質,意盤還忌貪婪、忌狡詐那些用各種化學藥劑、煙熏火烤盤玉是暴殄天物,應該受到唾棄。廣大玉器愛好者在購買時要注意識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