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適可而止
下屬犯了錯誤,領導在批評、處罰時要講究方法,適可而止。領導者若是斤斤計較、不依不饒,隻圖自己嘴上痛快,完全不顧下屬的人格和尊嚴,就很容易引起公憤。領導者即使很有理,也要注意適可而止。
總之,得理不饒人往往會給人一種缺乏度量、不講道理的壞印象,情節嚴重的人還有可能引發公憤,最後淪為交際中的“孤家寡人”。而得理饒人不僅能體現出一種寬容的美德,更能體現出豁達的心胸和良好的涵養。因此,領導者在與下屬交往時,要學會寬容和理解,把握好尺度,以優雅的交際風度跟下屬和諧相處,獲得好人緣。
說理要講“情”
一般而言,人的思維行動都是由意識控製的,即使他人和外界如何地建議或強迫,也不見得能使其改變。除非能真正觸及他的心靈,使其認識到應該怎麼做。所以,與人說理,必須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上下工夫。
領導在對下屬進行說服教育之前,先不要急於說理,要先極力表現真誠的心意,這樣可創造出融洽的說服教育氣氛,增強下屬對領導的信賴感。要先從下屬們的需求入手,從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入手,主動聯“情”。讓他們保持舒暢的心情,交談也盡量親切一些,這樣領導所講的道理,他們就聽得進去,也更願意去接受。
1933年秋,吉鴻昌領導的抗日聯軍遇到了嚴峻的考驗。國民黨當局采用卑劣的手段與日偽軍相勾結,企圖聚殲抗日聯軍,以解心頭之患。
在這個危急關頭,吉鴻昌的有些部下思想開始動搖了,吉鴻昌將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裏。
一天,平日裏不善作畫的吉鴻昌突然揮筆畫了一幅寒鬆水墨畫。畫技雖不算高超,但氣勢磅礴、雪團如動、鬆枝欲生。他將這幅畫掛在指揮部的牆上,環視手下的各個軍官,突然發問:“你們知不知道冬天的察北會是什麼樣的景象?”
一位軍官脫口而出:“那還用問,冰天雪地,滿目荒涼。”
“嗯,對,也不對,”吉鴻昌思索了一會兒,又接著說,“兄弟們要能在察北住上一個冬天就好了,可以實地看一看這裏的寒鬆雪景。”吉鴻昌將目光移向了窗外。
“深秋霜降時節,大風雪一來,百木凋零,寒鴨絕蹤,唯能站得住的就是那些青鬆翠柏。它們喜歡白雪洗麵,春風梳頭。”
說到這兒,吉鴻昌意味深長地看了看大家,接著說道:“它們誰也不會因為別的樹木凋落了,而向它們看齊,也不怕暫時的孤獨,因為它們堅信明年的春天還要來到的,抗過這嚴寒的冬天就是勝利!”
說到這裏,吉鴻昌更加激昂:“我吉鴻昌不打算跟凋落的百木看齊,而要拜鬆柏為師。誰要走,我會挽留,留不住,請自便!”
幾位軍官聽到這裏,都禁不住打斷了吉鴻昌的話頭,齊聲說:“總指揮,您別說了,我們死也要跟著您!”
吉鴻昌露出欣慰的笑容,他點點頭又說:“我們一定要打下去,不僅在察北打下去,隻要有吃的,我們在任何地方都要奮鬥下去。大家不要感到孤單,因為廣大的民眾是我們強大的後盾,要相信民眾的力量。”一席話,讓大家豁然開朗。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的心情是最容易受他人感染的。每個人都有使命感、責任感。隻要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可見,在與下屬的溝通過程中,領導以情動人,往往能在催人淚下的同時,不露痕跡地對下屬施加思想影響,使他們不知不覺地接受自己的建議,這就是情感的力量。
有一個公司的老總,曾經成功地留下了一位本已打算離職的技術骨幹。當老總知道那位骨幹要走的時候,就親自找到他並約他下班後一起吃飯。飯桌上,他們先是談心,老總問他這幾年的工作感受,有什麼困難等,然後問他為什麼想走。這個骨幹說自己在這裏幹了這麼多年了,薪水也不高,有個外企挖他,他也想讓老婆孩子過得好些。
這位老總聽後,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講了很多,例如公司在發展階段,有很多困難等,還說可能待遇方麵無法與外企競爭,但公司的確需要像他這樣的人才支撐,如果這個公司沒有了他們這些人才,可能就有更多的人要下崗、失業。但是這名骨幹好像去意已定。於是,老總又說:“如果你真的要走,那我們也尊重你的選擇。不過目前你的職位短期內無法有人替代,所以希望你能再繼續工作三個月,把工作認真地交接一下,培養出一個能夠接任你的人,這樣也算是對公司有點補償。另外,如果將來在外麵工作得不痛快,還想回來,我們的大門隨時向你敞開。”那位骨幹當時非常感動,於是決定先留下來。到了最後,這位骨幹還是沒有離開,並升任了副總,在公司裏獨當一麵。
可見,在與下屬溝通時,領導如果能夠情真意切、入情入理地誘導對方,就很容易使對方信服自己所說的話。
亞裏士多德就曾說過:“說服是通過使聽眾動感情而產生效果的,因為我們是在痛苦和歡迎,愛和恨的波動中做出不同的決定的。”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處於愧疚、自責、害怕、焦慮等情緒中時,較易接受勸說信息。因此,領導在與下屬說理時,要做足“情”的文章,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上下級關係。
第32計和衷共濟,培養下屬的團隊精神
各取所長,打造頂級團隊
秦朝之後,楚漢相爭。初期,劉邦與項羽相比,無論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完全處於劣勢。各路義軍進攻秦的時候,曾共同約定,誰先進入秦都鹹陽誰就為王。結果劉邦首先進入鹹陽後,懾於項羽的威勢,不但不敢擅自稱王,而且不得不封存庫銀,靜候項羽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