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4章 長江“沙王”沈文榮(3)(2 / 3)

沈文榮非常欣喜,命令辦公室:“馬上組織一個旅遊團。”

“組織旅遊團幹什麼?”

“我們要去德國考察,而且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而是幾十個人,可能還要幾次三番地出去。不以旅遊團的名義怎麼出去?”沈文榮這麼一說,手下的人才知道原因所在。

想到一個龐大的鋼鐵廠從隔洋隔海的歐洲大陸搬到中國,想過有多少事要做?想過中間會有多少問題突然冒出來?這可不像在國內到某一個地方去參觀開會,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動身,想去多少人就能去多少人。“沙王”沈文榮這回遇上了種種困難,僅關於派專家團到德國就得分批去,還有商務談判團等等,怎麼辦?沈文榮想的招是以旅遊團名義,好處在於一次就可以多去些人,否則公務代表團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成行,而且還會碰到簽證時名額的限製。

談判是第一步,主要解決怎麼個買法。是全部買它的廠,還是買部分?一個月談判下來,沈文榮發現:買部分主體設備是那麼多錢,買整個廠也差不多那麼多錢。“這個廠我全要了!”沈文榮最後對德國人說。

日耳曼人驚愕了:“中國人,你怎麼把我們的廠搬回你的國家?”

“我有辦法。”沈文榮狡黠地朝談判對手一笑。

“三年內必須全部搬走這裏的一切,你們行嗎?”德國人不太相信中國人能做得到這樣的事。

“沒問題,我們會用更短一些時間。”沈文榮告訴德方。

3084萬歐元。合同上的金額是這個數目。

沙鋼怎麼可能做得起這樁生意嘛!合同簽訂後,國內的同行一片嘩然。這話不知怎麼傳到了德國,賣家有些緊張了,非要求沈文榮他們交銀行擔保。

結果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大章的擔保書迅速發往了德國有關方麵,上麵有這樣一句話:中國張家港“沙鋼”企業完全有這樣的付款能力。

自己國家的著名鋼鐵企業要被中國人拆掉搬走了!德國民眾和鋼廠附近的百姓戀戀不舍地來到多特蒙德鋼廠,他們像向一位英雄告別一般,成群結隊地來到廠區,撫摸著已經有些生鏽的鋼爐和設備,有人甚至抱頭痛哭……

“拜托大夥兒了,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廠子裏的所有設備拆卸完畢,否則就不能回家過年呀!”史無前例的鋼鐵巨人大拆卸、大搬運開始了。1000多人組成的中國“拆運軍團”是如何到德國的,沈文榮以“沙王”的口吻告訴我:“能想到的招全都用上了:政府公務訪問團的、專家出國考察團的、勞務團的、旅遊團的等等等等。”

“辦簽證說多難就有多難!”沙鋼辦公室的同誌用了一句“不堪回首”來形容當時他們遇到的種種困難。

“沈總要求的時間太緊了,其實我們大夥知道沈總為什麼這麼做,道理很簡單:1000多人,多在德國呆一天,我們的成本支出就是幾萬歐元。再算上這邊早一天開工、早一天出鋼材產品,那又為企業多賺多少錢嘛!”沙鋼人這麼說。

有德國人曾經斷言:按照慣例,拆除這座大型鋼廠至少需要700天工作時。沈文榮笑笑,說:“我們用100天的時間足夠了。”

德國人眨眨眼,有些傲慢地朝他搖搖頭。

沈文榮心想:你們德國隻跟蘇聯人幹過仗,你們當然不知道中國人其實比俄羅斯人厲害得多!

最後100天都不到,一座用8年建起的“鋼鐵城”被1000餘名中國農民工拆得“體無完膚”。

德國人不相信中國人是怎麼幹的,但有一點他們感到不可思議:星期天、節假日,甚至是喝啤酒的月光下,中國人都在挑燈夜戰。“中國人不講人權!”“中國人像奴隸似的進行勞役!”德國有關部門和所謂的人權組織開始出麵幹預。他們甚至在星期天和法定節假日派出飛機,在鋼廠上空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