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勤奮的人才配得上有美好的人生(1 / 1)

人生苦短,百年彈指間,日子匆忙而無從挽留。假如生活再給你來一次意外的安全事故或者病魔纏身,脆弱的生命對你而言,也不過一顆劃過天空的流星,總會留給自己終身難忘的深深缺憾。人生既然如此短暫,生命既然這般脆弱,那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讓人生煥發萬丈光彩、讓生命與歲月並駕齊驅而展示個人的自身價值呢?用視野穿透曆史的荏苒時光,讓心靈觸摸前人走過的斑駁足跡,我們不難發現一條通向光明的大道,那就是在有生之年不懈勤奮,終生求索。如此,就算它不能讓你成為出類拔萃之人,也足以使你擺脫生活落伍的危險。

勤奮對人益處多多。勤奮可以讓人成功並體現自我價值,古今中外的曆史名人如林肯、羅丹、卓別林、居裏夫人、馬克·吐溫、巴爾紮克、毛澤東、袁隆平等等,都是通過個人的不斷發奮努力而功成名就,並對人類曆史的發展進步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勤奮可以驅逐寂寞和無聊時光,使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而有意義。人們一旦專注於自己認為有創造價值以及符合個人情趣的行為過程中,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那些毫無意義的日常瑣事,他們會因為找到人生的正確坐標而任勞任怨,也會為那些經過日積月累不斷取得的可嘉成績而沾沾自喜。正如托爾斯泰所說:“人類為求取幸福,所不可避免的條件是勤奮”。勤奮還可以延年益壽,科學家的研究證實那些取得較高成就的人,諸如國家領導人等等,壽命相對較長,比普通人平均多活了四年。這說明勤奮除了是一個人取得成功與創造快樂的重要途徑之外,還是人們獲得長壽的金鑰匙。

勤奮需要講究方法。茫茫人間終日操勞者不乏其人,但是成大事者愜意者卻寥寥無幾,何以出現這種付出與收獲差距千裏甚至截然相反的結果呢?當我們放眼社會各個階層,當我們熟視許多人的百態生活時,就會洞察到不少人在拚搏中沒有掌握好勤奮的訣竅,故而出現了不同的人生景況。要勤奮就得學會將力氣用在刀刃上,讓自己的努力發揮最大的效益,以較小的投入換取更多的產出,那種動手不動腦的驢子推磨方式注定隻是碌碌無為的命運;要勤奮就得及時把握好寶貴時光,因為青春易逝歲月無情,沒有強烈的時間觀念沒有較好的駕馭光陰的能力,一旦錯過了年輕力壯的年華和施展手腳的種種機遇,就會使所有的彌補變得無濟於事,讓一切的哀歎自憐變成多餘的徒勞,其印證的恐怕正是嶽飛“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至真名言;要勤奮就須懂得苦中作樂從工作中尋找生活的真諦,因為我們支付給時光的不是騙子的空頭支票,更不是空想家停留在嘴巴上的豪言壯語,而是長期而執著的艱辛曆程,是歲月、激情和心血交融雜合的升華,是生活理想付諸社會實踐的明智選擇和理性作為。所以在生活的平台上躊躇和慨歎的時候,應該把勞動當成自己的天職,正視各種不可避免的艱難險阻,從奮起中汲取快樂的無窮甘汁。

勤奮要端正好心態。努力學習也罷,勤奮工作也罷,我們都得謹防鑽進低級情趣的牛角尖,都得杜絕範進中舉的悲劇在自己的生活中重演,都得審視一下自己在平日處世的過錯和疏失。命運永遠是個多麵體:有喜有悲,有得有失,有勞而無獲,有坐享其成等。我們不能將眼光定格在某個單一的不能經受時間考驗的目標上,也不能將人生的最大喜樂或悲傷遊移在成敗之間,而是要在勤奮中實現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中拾取心理的平衡,在心理的平衡中感受生活的多彩。在勞碌間依舊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這恐怕就是勤奮的深奧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