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太 極 陰 陽 五 行 學 說(1 / 3)

陰陽五行是人類最早的哲學觀,是中國文化的總源頭。陰陽五行學說最早是遠古先民對氣候、時節、星象等自然現象總結而出的。後被廣泛應用於醫學、天文、氣象等領域。在其發展過程中跟道學儒學相融為一體。後被應用到軍事、政治、哲學、修身等各個方麵。

1、太極

到底什麼是太極呢?我們生活中很少接觸這個詞,唯一的印象可能隻有太極拳了,其他的好像說不出來。在道學的理論中太極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狀態,通俗來講就是事物最開始的狀態。

這樣講我們可能很難理解。這裏必須得要提到一個觀念就是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人認為人稟天地陰陽之氣而生,人跟自然宇宙本是和諧統一。如果宇宙是個大天地,人就是一個是個小天地。這一理論也是中醫學的理論基礎。《黃帝內經》就有這樣的論述:“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雙目、地有九洲,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地有四季,人有四肢。。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天地如果是個大係統的話,那人就是小係統。這個小係統包含了大係統中的所有要素。古人認為“天人感應”,“天人合一”,從天象的變化可以推知人類將要發生的事情。人順天而行,“天”就現吉象,人間必會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若是逆天而為、幹了壞事,“天”就降凶兆,人間就會幹旱少雨、洪澇災害、兵變民亂等。所以古代君王很重視對天象的觀測,還專門設立這樣觀察天象的機構。老子在《道德經》也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天道即人道,人隻有遵循天地之道才能平安幸福。這種們如果想研究一棵樹的組織結構不需要把樹砍了,隻需要拿一片樹葉回去化驗。因為樹葉中包含樹的所有組織信息。在比如,我們通過一根毛發就可以提出一個人的DNA。不必非要把人弄過來。如果把天地比作皮,人比作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樣講大家可能更能理解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我們在理解太極這個詞時,從宇宙這個大範圍很難把握,但從人這個小係統就很容易理解,在生物學上,人的形成開始隻是個受精卵,一個細胞而已。細胞不斷裂變從一到二在到千千萬萬的細胞才成了人。

如圖一所示,我們可以把太極理解成第一個細胞,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從無到有的,太極就是一切事物最原始的狀態,是一切事物根源所在。我們在物理學中知道能量是守恒的,能量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太極就是那個能量源,太極(無)中蘊含了巨大的能量。從無到有的過程是能量不斷消耗的過程。物壯必衰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老子的思想就是主張守住太極得狀態,回歸事物最原始的時候。其實西方一些物理學家早就提出了宇宙是由於一次大爆炸產生的。爆炸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裂變的過程,宇宙大爆炸形成各大星係星球,各大星係還在不斷的裂變,宇宙還在不斷的向外擴張。我們可以把宇宙爆炸前看成太極。太極中蘊藏無窮的能量,每一次的裂變都一次能量的消耗。依據這個理論宇宙總有一天會走向滅亡。

2、陰陽

陰陽一詞由來已久,是中國最早哲學辯證思想。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任何事物都離不開陰陽。老子直接說:”一陰一陽為之道”道本就是陰陽。《黃帝內經》中則有這有論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陰陽的概念最早來源於上古祖先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古人從每天太陽的升落、晝夜的交替、一年四季的變化認識到天地陰陽的更迭。拿一年四季來說,春天陽氣慢慢從地表升起萬物開始複蘇,到了夏天由於陽氣不斷增加,天地變得炎熱起來萬物變得秀麗。到了夏至那一天陽極生陰,陰氣慢慢升起,陽氣慢慢收縮,所以秋天萬物成熟。到了冬天陽氣完全閉藏於地表,陰氣彌漫整個大地,天氣變得嚴寒,萬物開始收藏。也正是一年四季陰陽之氣的變化才造就了萬物。這時候人們對陰陽的認識還處於萌芽時期,陰陽理論僅僅是用來解釋一些自然規律。後來經過不斷的演變跟發展,陰陽理論變得更加係統完善。這時候的古人認為:“陰陽不僅是一些自然變化,萬物陰陽。”一切事物無不是由陰陽所組成的。後來陰陽學說又跟道家儒家等學派相融合,被中國古代的統治階級應用於軍事、政治、哲學、曆史及文化等領域,它所確立的哲學觀、曆史觀、天道觀一直被後世所尊奉、傳承和發揚。

《周易》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太極在上麵一節我們已經說過啊,那兩儀是什麼呢,兩儀其實就是陰陽。一個細胞裂變一分為二就是太極生兩儀的過程。分成的兩個細胞,一個細胞為陽一個細胞為陰。四象則是二分為四的過程。四象的過程說明陰陽還可以分離。陽還可以分成陰陽,陰也可以分成陰陽。這樣說可能把大家搞糊塗啊。我們拿一天的溫度變化來理解一下。我們如果把一天當做一個太極的話,白天就是陽,晚上就是陰,因為白天溫度比晚上高。但白天還可以分出陰陽,相比中午的炎熱早上氣溫還是低些。所以我們可以把早上看成陽中之陰,中午看成陽中之陽。以此類推。晚上的陰也可以在分,上半夜可以看成陰中之陽,下半夜看成陰中之陰。古人把陽中之陰定為少陽、陽中之陽定義為老陽,陰中之陽定義為少陰,陰中之陰定義為老陰。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就是四象。如果把一年看成一個太極的話。那春天就是少陽,夏天就是老陽,秋天就是少陰,冬天就是老陰。

通過上麵的一些例子我們了解到其實古人所謂的陰陽不過

是我們物理學中一種能量釋放跟轉化而已。但單從能量角度考慮陰陽理論還不夠全麵。先賢們對這一能量轉換的自然現象進一步引申。認為世界萬物都包含了陰陽。陰陽之間對立而又統一。古人認為:”一切主動、主上、主外、主剛健,其性向上的東西都屬於陽的範疇,主靜、主下、主內、主柔弱、其性向下的東西都屬於陰的範疇。舉個例子吧。我們夏天吹空調開冷氣的時候,不管風口是朝上還是朝下,房子都會迅速涼起來。但是冬天開暖氣的時候,風口朝下比朝上要暖的更快。冷氣永遠都是往下走,暖氣永遠都是往上流,這是他們陰陽特性所決定的。下麵我們從幾個方麵來理解一下陰陽的概念。

1、陰陽是對立的

陰陽是一組對立的概念,一件事是陽那它相反的方麵就是陰了。頭是陽腳就是陰因為頭上腳下,右手是陽那左手是陰,以為右手比左手有力,男人是陽女人就是陰,熱是陽寒就是陰。所以陰陽是組對立的概念。但這種對立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因為世界上不存在純陰純陽的事物,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男人為陽女人為陰。但男人也有俠骨柔情的一麵,女人也有剛毅不屈的一麵。右手為陽左手為陰,但手掌為陽手背為陰,陰陽中還有陰陽。所以說陰陽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2、陰陽和諧統一

雖然陰陽是對立而言的,但它們又是統一的整體,物理學上我們知道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陰陽之間是相互吸引的,所以男人喜歡女人,很少有男人喜歡男人的女人喜歡女人的。世界隻有男人不行,隻有女人也不行,兩者隻有相互結合才能孕育下一代。太陽為陽地球為陰,地球之所以能圍繞太陽循轉,是因為地心引力的存在。要不然就火星撞地球了。我們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也是這樣。春夏陽氣上升氣候變暖,但如果沒有秋冬陰氣把陽氣拉回來,那地球的熱量造就消失殆盡啊。所以說陰陽之氣本就是一個有機得整體,正是因為陰陽的協調,萬事萬物才能和諧的存在。如果陰陽之間不協調就會出現許多亂象,我常說一個成功男人背後總有個優秀的女人。如果女人不給力男人就算在牛逼也不行,天天老搞得後院失火家宅不寧,男人哪能把精力放在事業上呢,現在社會何嚐不是陰陽失調呢,陽氣亢進,****失守。男人喜歡男人、女人喜歡女人,生出個娃娃不男不女。人類對自然資源不斷利用致使氣候變暖自然災害頻發。有時候我們真的需要好好反省。

3、完整的陰陽關係

天地萬物雖然都具備陰陽的要素,但其陰陽關係並不完整,下麵我們通過天地、人來解釋一個最完整的陰陽關係。前麵我們在說太極的概念的時候說到過宇宙大爆炸。宇宙在爆炸之前是個巨大的能量源,經過爆炸形成各大星係星球。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各大星係星球的總能量和應該等於爆炸前宇宙的總能量。在太陽係中的地球是宇宙能量爆炸後的一個分支。依據這個理論,地球的能量也應該是恒定的。每年的春天夏天是地球釋放能量的一個過程,到了秋冬的時候陰氣又把釋放陽氣拉回來。正是有這樣的規律,地球的能量才能保持一個相對守恒的狀態,不至於地球能量有太大的流失。如果從能量的角度理解陰陽的話。我們可以把陰比作物質基礎。陽是物質釋放能量的過程。陰不止是為陽提供能量的來源。當陽釋放能量到一定程度時候,它還會以自己的方式把陽拉回來,維持一個能量守恒的狀態。如果用這個說法來解釋全球氣候變暖就很容易,我們可以把地球上所有自然資源當成陰,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利用就是一個物質釋放能量的過程也就是陽。當是由於人類過度的利用資源。導致陰的力量不足,陰現在沒有足夠的力量把陽拉回來。陽氣亢進,****流失氣候才會變暖。這也我們前麵提到的陰陽失調的現象。如果從人體來解釋陰陽的話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每天攝入食物,通過脾胃的消化運輸。把食物轉化成人體所需要的能量。轉化成的能量一部分通過血脈運輸到全身上下,以供人體的日常的能量消耗。多餘的則流入腎髒,把能量蘊藏起來。腎髒就相當於我們身體物質的儲藏室。當人體能量不足的時候就會把他儲藏的物質轉化成能量。白天是人類活動消耗能量的時候,到了晚上,身體隨著天時的變化。陽氣慢慢收縮,又重新儲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