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四季人體的能量轉化的了解,我們認識了一套最完整的陰陽變化。任何事物都能分出陰陽但其都不是一個完整的陰陽關係。比如我們把開水瓶的外殼比作陽,那麼裏麵的膽就是陰,殼在外膽在內,殼堅固膽易碎。他們雖然也具備陰陽的特性,但它們之間沒有互動,這種都是對陰陽的引申概念。再比如我們用一堆柴來生火,那麼柴就是陰火是陽,柴是物質基礎給火提供能量的來源,但柴不能把火在拉回來,它們之間的關係也不完整。
4、陰陽中的啟示
萬事萬物無不由陰陽組成,事物隻有陰陽和諧才會呈現出積極健康的狀態。所有扭曲不合理的現象都是陰陽不協調所造成。陰陽之中蘊含著無窮無盡的智慧,需要我們去感知去發現。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總有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其實這也不就跟一年中季節變化規律一樣嗎,孩子的一些行為有時候需要我們鼓勵,但是有時候做的太過頭啊就需要家長的提醒教育,這才是一個和諧的陰陽關係。我們身體的腎髒屬於陰,腎髒是後天之本,它是物質能量的提供者,但它在人體五髒位置中處於最底層,負責排汙納垢的工作。陽永遠高高在上,陰永遠仰望著陽,陽動陰隨,陰總是顯得那麼卑微,做最卑劣的事情,但從來無怨無悔的跟隨者陽,它不僅為陽的運動奉獻自己的能量,當陽冒進過頭時候,還用自己的方式把陽拉回來,不讓陽氣消散的太多。這種關係難道不是最和諧的夫妻之道嗎?我們總喜歡好的害怕經曆苦難折磨。但我們可曾想過每次磨難的來臨不都是我們陽氣過亢所導致的,苦難折磨是陰的結果,這個過程它並不是傷害你,是把陽氣拉回來,是告訴你要懂得收斂。學會做人處事之道。
我們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道,大到王道、君道、臣道、師道、小到民道、處事之道、夫妻之道、教育之道。說到底無不是陰陽之道。都是從陰陽的關係中感悟而來。大道至簡,說到底就是一個陰陽的關係,但它卻蘊含著無窮無盡智慧,需要我們慢慢去感悟去發掘!
3、五行
何為五行,其實五行學說是對陰陽理論的進一步的引申。陰陽概念太過抽象,看不見摸不著,五行學說是把抽象的陰陽概念進一步形象化具體化,變成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事物。
我們在前一節討論陰陽時,提到過四象的概念。四象者,少陽曰木、老陽曰火、少陰曰金、老陰曰水也。在配以中央之土,故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為何要把四象跟五行聯係到一塊呢,它們之間有什麼共通性呢?我們如果把一年看成一個太極,春天陽氣出冒,為少陽之氣,樹木開始生長,故將少陽之氣以木配之,夏天天氣炎熱,為老陽之氣。老陽之氣亢熱之性與火想通,故將老陽之氣以火配之。秋天天氣慢慢轉涼,萬物變得蕭條,這種肅殺之氣與金相通,金有砍伐之義,故將少陰之氣以金配之。冬天天氣嚴寒,萬物開始閉藏,老陰這種向下閉藏之性與水想通,水有潤下之性,故將老陰之氣以水配之,在加以中央大地之土。故而成五行也。這是拿一年四季而言,萬事萬物無不在五行之中,五行並不是單一的概念,而是一類物質的總稱。春天萬物生長,故凡是具有伸張、揮發特性的事物都定義為木,夏天天氣炎熱,故凡具有燥熱、炎上特性的事物定義為火,秋天萬物蕭條,故凡具有砍伐、肅殺特性的事物定義為金。冬天萬物閉藏,故將凡是具有潤下收藏之性的事物定義水。土居中央,涵養萬物,萬物都借土以生長,故凡是具有承載厚重事物定義為土。
通過上麵的解釋,我們知道陰陽五行本就是一個體係,為了更好的解釋萬事萬物才產生了五行學說。古人把金、木、水、火、土五種自然特質作為萬物的本源,把具有相同相似性質的事物納入到同一五行之中,(比如具有收縮、肅殺一類的事物都屬於金,刀子、斧頭、暴力、壓迫都是屬於金的範疇)內容涉及數理化、天地、音律、醫學、曆法、度量等各個體係之中。我們熟悉的有五方,東、南、西、北、中,五色,青、黃、白、赤、黑,五髒,心、肝、脾、肺、腎,五德,仁、義、禮、智、信等等。古人認為萬事萬物無不出乎於五,出五則變。想要更全麵的理解五行學說,上麵說的還很簡單,下麵我們從幾個方麵來論述下五行體係。
1、五行的特性
五行之間並不是單一的個體,它們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克的關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這種相生的關係如果從單一的要素來理解很容易。鑽木取火,木生火也,事物燃燒後都會變成一堆虛土,火生土也,自然界的一些礦產都是從土裏開掘的,就是土生金,金器在高溫下會變成液態,金生水也,樹木的成長都需要水來滋潤,水生木也。它們之間不僅有相生得關係還存在製克的關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理解起來很簡單,就不做解釋啊,正因為五行彼此循環相生、相克,才形成一套穩定和諧的事物關係。不會獨大也不會過於弱小,這種才是一種良性的循環,如果某一五行過於強大,這種關係就會被打破,比如,如果某個係統中,五行木過於旺盛,會有什麼結果呢,原本金是克木得,但由於木太旺反而傷了金,這怎麼理解呢?有顆千年的老樹又高又粗,你拿一個小斧頭去砍,不僅不能砍樹,還會把斧頭給砍壞。木旺金反傷也是這樣的道理,木旺不僅傷了金,還會把減少的水的力量,因為水的力量都去生木了,因為傷了金,金也生不了水了,木本是生火的,木多火塞,火也生不了。以此類推,其他五行過旺也會有相應的結果,其實這也跟陰陽關係一樣,隻有存在一個平衡的局勢,才會是一個和諧的係統。聯係到我們生活當中,人跟自然,國家與國家,人與人之間道理不也是相通的嗎?在一個係統中某個個體無論過旺還是過衰,整個係統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出現混亂的局麵。
2。五行學說與中醫學
早在2000多年前,古代醫學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將陰陽五行學說廣泛的應用於醫學領域,用於解釋人類的起源生理現象你病理變化,指導臨床的診斷和防範。成為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醫理論體係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極為深刻的影響。下麵我們從中醫的精氣神學說和體質學說來認識一下中醫中的陰陽五行理論。
精氣神學說
如果從陰陽角度來理解精氣神學說很簡單,就是一種陰陽之間的能量轉化過程,精屬於陰,是物質基礎,神為陽是外在表現,人體的精氣神之間的能量轉化則是通過五髒之間的配合來實現的。到底何為神呢,如果從一個人來說就是他的外在表現給人的感覺,我們常說某個人沒有精神,無精打采的。說的通俗點一個沒精神不就是能量不足嗎。那又為什麼有的人精神好有的人沒精神呢,事物的能量不會憑空產生,肯定有它的物質基礎,給它提供能量的來源。人的能量來源除了先天父母所帶還有後天食物的供給。人體把食物轉化為人體所需的能量的過程是通過人體五髒係統協調工作來實現的。所以神就是人體日常活動的外在表現,精是提供能量的物質基礎,氣我們可以理解為把精轉化為神的一個過程。我們常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是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對神的觀察來了解五髒精氣的旺衰,中醫的四季養生不就讓人們根據一年的四時之氣來調養我們的五髒嗎?五髒精旺則神足,五髒之精氣都彙於眼,所以麵相學上才有色昏昏一時,眼昏昏一世的說法。
現在我們知道人體能量轉化是通過五髒係統來實現的,所以我們得簡單了解一下五髒係統。我們前麵已經說過五髒也是從五行中發展而來,五行理論是五髒學說的理論基礎。說到底五髒係統就是一個完整的五行係統,它們也存在生克的關係。五髒者心肝脾肺腎也,心五行屬火,肝五行屬木,脾五行屬土,肺五行屬金。五髒在人體中各有分工,心跟肝負責人體血液運行,脾胃負責食物的消化與運輸,是人體能量的來源,為後天之本。肺總攝一身之氣,助心行血,通調水道。腎髒是人體能量的儲存中心,精氣所藏之地。心肝屬於木火為少陽、老陽之氣,主一身氣血運行,給人體白天活動提供能量。肺腎五行屬金水,為少陰、老陰之氣,為人體活動儲存能量。其實人體五髒係統跟一年四時的變化是相同道理,都離不開陰陽五行。中醫在臨床診斷時,病人肝髒不好,不是直接治肝而是去補腎,為何,水生木也。一個優秀的中醫醫生,必定對陰陽五行知識有深刻的認識。
中醫體質性格學說
在中醫學的觀點裏,天地陰陽之氣通過四時的變化而孕育萬物,在天為象在地成形,天在上,地在下,人是萬物之靈,居於天地之間,陰陽四象正是由於加入了人的要素才演變成了八卦。這樣才有了天地人三才的觀點。人是天地的產物,如果天地是個大係統,人是這個係統的縮小版,人身上包含所有天地陰陽五行的要素,這點我們在前麵講古人天人合一思想中已經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