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男人不是好東西(2 / 3)

往往隻有在會談結束、求助者離開之後,心理谘詢師才能將這些信息記錄下來以免遺忘。而在下一次谘詢之前,要再度熟悉這些記錄,在正式會談時通常是不能現場翻閱的,而是在腦海中呈現與使用。

更需要注意的是,心理谘詢師在這個過程中還不能走神,要時刻保持著對會談內容以及求助者反應的關注,腦海中的資料不斷整理形成與反饋使用,是與會談同時進行的。丁齊雖然還很年輕,但在這一方麵,已堪稱一位“心冊術”大師。

谘詢室中溫度和光線都非常舒適,但並沒有任何多餘的、可能會引起注意分散以及求助者不安的陳設。一長一短兩張沙發和一個茶幾,茶幾上並沒有本和筆,隻有兩個紙杯。

筆在特殊的場合也可能成為一種傷害性的凶器,能不出現就最好不要出現,就算出現也不能放在求助者伸手能拿到的地方。心理谘詢室的門很隔音,卻不能鎖死,這一切都是為了防範某些意外情況,也是心理谘詢師的自我保護。

通過簡單觀察和詢問就能發現精神異常的病患,通常都會被送到精神科診治,理論上不是心理谘詢師的服務對象,但也要以防萬一。至少來到這裏的大部分求助者,很多都是有心理或情緒問題的。

在丁齊整理“心冊”的同時,劉國男則答道:“我本來不認為我有問題或者是我的問題,但是和丁醫生談了兩次,我也感覺有些問題需要解決,我確實有煩惱……丁醫生,周圍很多人認為我有病,你是不是也這麼看?”

丁齊語氣鄭重地答道:“這個問題,你在第一次見麵時就已經問過了。我當時就告訴你,你沒有病,至少從醫學角度,你沒有神經症或精神病性症狀。你是個正常人,但正常人也會有心理問題,有時會處於心理不健康的狀態,這會影響到人的生活。”

劉國男滿意地點了點頭:“嗯,丁醫生很專業,也很能堅持自己的觀點,你上次就是這麼和我分析的……既然這樣,怎麼才能讓我媽不再煩我呢?”

丁齊:“我們現在要解決的不是你母親的問題,而是你的問題。現在看來,你內心中的困擾主要有兩方麵,一是母親的嘮叨和猜疑讓你不勝其煩,她堅持你是有什麼問題才不願談對象的。第二是你自己的觀點,堅持認為男人都不是好東西。而通過我的觀察,你的隱含義就是和男人交往會對自己造成傷害,是這樣嗎?”

說話時,丁齊又不禁想起了劉國男的母親。他當初可是費了好大的勁,才讓那位阿姨明白,心理谘詢中心不是社區婚介所一類的機構。

劉國男答道:“讓你這麼一總結,好像真是這麼一回事。但是第二個是我自己的問題,跟別人沒什麼關係!”

丁齊:“對於第一個問題,心理谘詢的目標就是幫助你去調整認知和行為,從而適應和調整您和母親之間的相處方式,使觀念衝突不再造成困擾,所以在這裏,仍然是你的問題。……對於第二個問題嘛,既然男人都不是好東西,你是怎麼看待你父親的,他也不是個好東西嗎?”

說出後麵這番話的時候,丁齊盡量將語氣放得輕柔,觀察著劉國男的反應。而劉國男的反應很快,隨即就答道:“我父親很好,是個好人。”

丁齊:“但這與你堅持的觀念不符呀,他也是男人,而你說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劉國男:“我沒有把他當男人看,父親就是父親,不可能成為我的男人,在我的觀念裏,所謂男人應該是……”說到這裏突然頓住了。

丁齊感覺自己快要抓到問題的關鍵了,立刻反饋道:“我試著幫你總結一下,在你的觀念中,僅僅具有性別意義的男人不是男人,有潛在可能和你發生兩性情感關係的才是男人?所以你說男人都不是好東西,其實是指這種男人?”

劉國男點頭道:“是的呀,不可能和我有那種關係的人,我管他是好是壞、是男是女。”

丁齊又一次強調道:“你說的這種關係,就是指兩性情感關係。主要有兩種,對你感興趣的男人或者說你可能會感興趣的男人,他們都不是好東西!至於別的人盡管性別也是男的,但不在你的評價範圍之內,是這樣的嗎?”

劉國男若有所思道:“好像是這樣的,但男人既然都不是好東西,我又怎麼會對他們感興趣呢?”心理谘詢的過程往往就是這樣反複,很多事情在平常人聽來可能會感覺很“傻”,但有心理問題的人卻不這樣認為,他們會覺得這很嚴肅、很重要。

丁齊終於笑了:“所謂感興趣,未必就是喜歡或者不喜歡,而是一種情感投入。你會關注他們,自覺或不自覺的,投入一種強烈的情感。比如你堅持認為某種男人都不是好東西,這就是你內心中的關注與投入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