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扶臣與政和長公主的見麵雖不愉快,但他還是連夜將魏國提出的割讓景光六百裏地作為魏國出兵的交換條件傳回了燕京。
三日之間,每日都有福元關的消息送入卞陵驛館中,無論是什麼時辰,蘇扶臣都會第一時間查看,而最後一次前線的戰報和蘇澈的書信幾乎同時送達。
彼時正是蘇扶臣與政和長公主約定的最後期限,他正要喝藥,一聽說燕京和福元關都有消息傳來,他急得一時失手,將侍從遞來的藥碗直接拂落去地上,向送信的侍衛伸出手道:“給孤看看。”
待侍衛地上一份燕京書信和裝有前線戰報的飛鴿傳書筒,蘇扶臣果斷拆了後者,神色頓時更為沉重。
他再打開蘇澈送來的書信,內容果真與他猜想的一樣,蘇澈極不滿政和長公主趁虛而入的行徑,要求蘇扶臣立即回蜀國。
左右手各是一份關乎蜀國未來的重要信件,蘇扶臣卻忽然沒了當晚拒絕政和長公主時的底氣……
福元關戰事激烈,蜀軍死守之下雖雖然還能堅持,但損失慘重,秦然在一次陳\/軍的進攻中身中數支火箭,當場身亡。
回想起自己最後在福元關和秦然相處的時間,想起昔日在燕京也曾受過他的指點,蘇扶臣又一次感受到戰爭帶來的重大打擊。
他不敢想象,如果這一次蜀國失去了福元關,後麵的仗要怎麼打?蜀軍的士氣還能不能振作?
各種思緒開始激烈地在蘇扶臣腦海中衝撞,全都試圖占據他如今意識的最高點。
而在半個時辰後,蘇扶臣終於離開驛館前去拜見政和長公主,像那晚一樣,沒有帶任何隨從,也沒有帶蘇扶車的那一份書信。
蜀、魏兩國商定結盟時,應歸顏正帶領陳\/軍持續對福元關發動攻勢。
有時,應歸顏真的不得不感歎葉長煜那樣一個“瘋子”做事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他居然為了尋找突破口,讓人深入兩軍之間的一處斷崖,並且尋找到一條蜿蜒曲折卻盤桓這山勢上升的山道,而那條山道上的確有幾處可以用來作為遠距離進攻的據點。
陳\/軍在當初覆滅梁國後,起初隻是大規模收編梁軍,擴充陳國\/軍事戰力。但在葉玄冥登基後,不少原先的梁國\/軍人遭到各種原因的誅殺和放逐,原先梁軍中的精銳武器也被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和改造,這使得過去隻精於騎兵和步兵的陳\/軍,在遠程攻擊、軍備武器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葉齡安繼位後,完全承襲了葉玄冥的軍事戰略思路,一方麵空充軍隊規模,另一方麵根據不同的作戰需要訓練不同兵種,配合改良或研製的新武器,讓陳\/軍的戰備力量更上一層樓。
正是因為有了兩代君王的堅持,並且在長期和蜀國、魏國的各種摩擦中展露了實力,陳\/軍在外的威名如日中天,也給了葉玄冥敢於同時向蜀國和魏國發難的底氣。
這次用來火攻的武器便是經過改良的遠程弓弩,小巧便於攜帶,但射程比一般箭弩要遠上至少五倍,同配的飛箭上還有少量火藥,隻要射擊的數量足夠,摧毀敵方的防線並不是難事。
原本這樣一支遠程射擊的編隊要攻破一座城並非十分困難,隻是福元關地勢相對較高,自下而上對陳\/軍不利,蜀軍又精於防守,陳\/軍這才必須另尋辦法,還真讓葉長煜從斷崖處找到了這條鮮為人知的路。
然而斷崖畢竟落差大,又沒有其他地方可以下去,葉長煜起先隻讓死士秘密下去查看,確定了可行後,他再告訴應歸顏和劉禮。
當初應歸顏知道葉長煜要走這條險道時懷疑他瘋了,且不說山崖下麵環境如何,這樣筆直的高度還沒有可以用來攀爬借力的東西,單純依靠人造梯繩下降到崖底,隻要中間出現一絲差池,那就是萬劫不複。
可眼看剩下的時間越來越少,劉禮也認為可以一試,於是他們暗中調派人手,搭建下崖的繩梯,運送進攻所需的裝備下去。
為了防止被蜀軍發現,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暗中進行,前後準備了將近十天,應歸顏因為不熟悉這種進攻方式,沒有深入崖底,按照計劃留守陳\/軍大營,並且策應火攻部隊,從正麵擾亂蜀軍注意。
原本一切計劃還算順利,留守的陳\/軍表現正常,加上斷崖的位置還算隱秘,負責火攻的部隊很快就安排好,待時機一到就發動進攻。
蜀軍頑強抵抗,陳\/軍雖然沒能攻入關內,但比起之前隻能在關外束手無策來說,已有了明顯成效。
葉長煜對現在的結果頗為滿意,眼看著蜀軍的力量一天天在被消耗,雙方各有損傷之下,蜀軍的幾員大將傷勢更為嚴重,軍心早已不穩,隻要再堅持下去,攻破福元關便指日可待。
這日戰火暫熄時,有前方探子從來情報,說是淮王蘇澈即將抵達福元關,而前往魏國的蘇扶臣也已經返回蜀國。
蘇扶臣出使魏國求援之事,應歸顏早就收到了消息,但如今他回了蜀國,就證明這次出使有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