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該不該玩電腦遊戲(1 / 2)

某種程度上,電腦遊戲已成為信息時代的孩子成長的見證之一。然而,就在電腦遊戲被人們“恨之切”的時候,有誰真正探尋過遊戲之外的世界?孩子癡迷電腦遊戲的因素很多,關鍵是要分清原因再“對症下藥”。

孩子迷上電腦遊戲

很多來我這裏做心理谘詢的家長,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我的孩子特別熱衷於電腦遊戲,一天不玩遊戲就坐立不安,吃飯睡覺都可以不要,像丟了魂兒似的。老師也總是反應孩子上課時無精打采,眼看就要考試了,孩子的學習狀況實在令人擔憂,我們苦口婆心地和他說道理,沒用,打罵也不管用。我該怎麼教導他,才能讓他醒悟呢?”

這位家長的困惑不是個例,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或多或少遭遇過這種問題。那麼,為什麼孩子喜愛電腦遊戲?作為家長,又該怎樣幫助這樣的孩子走出遊戲影響學習的困境呢?

我認識這樣一個孩子,從上小學四年級起就開始玩電腦遊戲,經常玩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尤其是在周末,總是一玩就會玩半天,到了寒暑假,更是能一口氣玩七八個小時。

其實,這個孩子玩電腦遊戲是在家長的“慫恿”下開始的。孩子家長的考慮是,既然電腦遊戲在中小學生中如此流行了,電腦遊戲能讓孩子們那麼著迷上癮,這裏邊一定有著巨大的樂趣,而且現在的孩子們大多是獨生子女,缺少玩伴,在玩耍方麵太單調、太貧乏,如果沒有一件有趣的事讓他們去做,那麼,他們多半要在電視機前消磨時間了。隻可惜,現如今,適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電視節目實在又是少之又少,再者,電視完全是被動接受的,經常看勢必會使人的大腦變遲鈍,而遊戲卻是主動參與的,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無形中會投入自己的智力。這位家長的另一個考慮是,孩子的同齡人如果都在玩,他不玩的話,勢必會缺少一個重要的交流話題。

想必很多家長在最初麵對孩子要不要玩電腦遊戲這件事情前,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一些考慮吧。

現如今,電腦在小學生這個群體中已經相當普及,小學課堂也開設了“信息課”,孩子們已熟悉運用word、電腦繪畫等基本技能,而且有好多作業還需要借助電腦來查閱知識。很顯然,孩子的生活早已離不開電腦了。再怎麼說,電腦遊戲也就是個遊戲,並不是毒品,它和我們成人小時候玩的遊戲是一樣的,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不同之處恐怕就是這個遊戲更有趣、更有技術含量了。在我們小的時候,當一幫孩子成群結隊地玩打仗或是捉迷藏時,我們不也經常玩得忘乎所以嗎,連吃飯、睡覺都不管不顧了嗎?直到大人找來,甚至是強行拉走、挨頓揍,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再則,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都被束縛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裏,哪裏像父輩、祖輩那代人,身邊有那麼多的小夥伴,這種情況下,他們隻能在電腦上和虛擬對象玩耍。既然是遊戲,他們也同樣會常常玩得無拘無束,忘記了時間,總覺得沒玩夠,這兩種情況是沒什麼區別的。

此外,由於電腦遊戲的特殊性,有些時候,還需要集體的配合、協同作戰,遵守共同的道德原則,當孩子經過艱苦而激烈的“戰鬥”,收獲勝利的果實時,自然會興奮不已。可以說,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才會找到那個自由、有目標、可以自我調控、自主發展的自己。難怪孩子會這麼喜歡電腦遊戲,而這也不正是我們的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嗎?

這麼看來,電腦遊戲,作為社會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麵,孩子也不例外。無論家長喜歡不喜歡,他們最終都是要玩的。但是另一方麵,電腦遊戲也是一把雙刃劍,它給孩子們的生活帶來快樂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弊病,反倒使整件事情變糟糕了。俗話說,“真是萬事開頭難”。我剛才講到的那位孩子,在開始玩遊戲後,也像別的孩子一樣非常癡迷。課外書幾乎沒時間讀了,到了練琴的時間也不想下機,硬拖著;吃飯點了,等大人吃完了,飯都涼了,他還不過來。看到孩子的這些表現,家長也著實沒少著急,說過幾次發現沒用就隻好換了一種態度。後來,這位家長也曾坦然地告訴我:“我當時心裏能不著急嗎,但是越這樣我越不能拉下臉來教訓孩子,我覺得我應該和孩子站在一邊,絕不站到他的對立麵。”

那麼,這位家長又是怎樣做的呢?用愉快的口氣問孩子一些關於遊戲的事,和孩子一起分享遊戲中的快樂;帶著足夠的耐心,讓孩子自己應該安排好時間,讓孩子自己在各種各樣的時間分配中,體會各種各樣的感覺。漸漸地,這個孩子基本上能像以前一樣安排好學習功課、玩遊戲以及培養興趣愛好的時間了。而且令家長驚喜的是,孩子為了保證遊戲時間,反倒更注意做事效率了。有了這些可喜的變化,更堅定了孩子家長的這樣一個信念:幹涉孩子玩遊戲隻會激化他玩遊戲的無度,而引導孩子自己學會控製才是家長最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