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生活方式(1 / 2)

���Ƭ一個孩子要想學有所成,一個重要法寶就是讓閱讀成為習慣。小學是快速增長知識的階段,從小培養孩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將使其受益終生。

我是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的

不久前,我認識的一位朋友經常跟我說起她兒子不喜歡任何閱讀,連故事書都不讀,似乎對讀字有一種恐懼感,作文自然也是寫得很差,她這個當媽的為此很發愁。從我培養豆豆的閱讀能力來看,我覺得培養孩子對讀書的興趣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得到的,一個好家長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信心。總結小學階段我引導豆豆讀書的體會,我想可以從這幾個方麵入手:

第一,感受閱讀樂趣。孩子之所以喜歡玩遊戲,是因為遊戲能讓他們感受到快樂,那麼要想讓孩子喜歡閱讀,也要讓他們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豆豆從小學一年級起,我就給他訂閱了《語文報》。二年級下學期結束時,《語文報》組織了一個“讀報知識問答”活動。豆豆看到這個問答試卷,主動提出要參加,我當然是極力支持。記得這個“讀報知識問答”活動中,最後一個題目是,“你對《語文報》有什麼建議和意見?”豆豆想了想,對我說、“我覺得《語文報》低幼版的文章內容大多加了拚音,而題目沒有加拚音,我想建議報社把題目也加上拚音。”我想了想,確實是這麼回事,點了點頭。可是,我剛肯定完,豆豆就發愣了:“媽媽,我給報社提意見,他們會不會不高興啊?”哦,原來豆豆是擔心這個啊。我說:“不會的,你就寫吧。”於是,豆豆很認真地提了自己的“建議”。一個月後,家裏收到一個寫著收件人是豆豆的包裹,外麵赫然寫著“《語文報》”三個大字,豆豆驚喜地打開這個包裹,原來是一個獲獎證書,裏麵還有一個精美的文具盒,這是活動組辦方送給豆豆的獎品。豆豆開心地跳了起來,我張開雙臂把他擁入懷裏,激動地說:“兒子,你真棒!”

有了這次經曆,豆豆越發喜歡讀《語文報》了,不僅會認真地讀完每期的每篇文章,還參加了不少讀報知識大賽。更值得欣慰的是,豆豆讀報的積極性更高了,當然這種積極性也同時體現在讀書方麵。其實,閱讀是個並不難進入的過程,重要的是讓孩子無所顧忌地拿起一本書,開始讀了。

第二,營造讀書氛圍。凡讀書就要身處一個良好的氛圍,這樣才會有讀書的欲望。對於孩子而言,良好的閱讀氛圍更能保證他們心情愉悅、注意力集中。

我所說的“氛圍”包括兩方麵:其一,家裏首先要有讀書需要的安靜環境,我見過不少這樣的家長,他們口口聲聲地要求孩子好好讀書、多讀好書,可是這些父母一回到家就無所顧忌地把電視打開,根本不管不顧孩子讀書的感受。相反,如果父母本身都有閱讀習慣,言傳身教,自然能給孩子良好的影響。我和我愛人都有讀書的習慣,每天都有在一起看書、一起討論讀書內容的時間,潛移默化中,孩子的心也會很容易地隨我們沉浸於書海中。要知道,孩子的可塑性是極強的,極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想讓孩子愛讀書,家長自己首先要愛讀書。還有,當豆豆在認真看書的時候,我們從不去打攪他,更不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對孩子提出種種要求。我們知道這個時候孩子正沉浸在享受閱讀的樂趣中,家長該做的就是分享這種樂趣,而不是破壞孩子的心境。

其二,家裏要有書可讀,也就是說“硬件條件”要足夠強。豆豆剛上小學二年級時,看到我讀小說,一本接著一本,都是很厚很厚的,又那麼多字,還沒插圖,他本能地覺得長篇小說實在是難讀,也沒意思,隻是給大人讀的,而他在這之前讀的書大多是以圖為主的兒童讀物。我理解了他的為難,就沒再說什麼,考慮到豆豆的識字量及閱讀水平已具備了再上一個台階的可能,而家裏的書架上又確實沒有太適合他的書,於是,我就買了本《魯賓遜漂流記》。我沒對豆豆說這是為了他買的,像平時拿回任何一本給我自己看的書一樣,幹完活我就自己去讀了。那本書確實很有懸念,比較好看,每天讀完我都會順口讚歎一句,然後有意無意地給豆豆講一些情節,講到引人入勝時,我就假裝說:“我剛讀到這裏,後麵還不知道呢,等讀完了再講給你吧。”沒想到,在我的引誘下,搔得豆豆心癢癢的,看著他著急的樣子,我就順水推舟地說,“要不你自己去看吧,媽媽還有好多事情要做,沒時間一下子看那麼多。”豆豆聽了,當即顧慮自己能不能讀得懂,但是在我的鼓勵下,他終究沒能抵擋住文字的誘惑,說讀就讀了起來。事實上,這本書讓豆豆越讀越有興趣,沒費多大功夫,他就讀完了,而且我發現豆豆對自己的閱讀能力也是越來越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