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從小喜歡爬山,我們也經常會帶他徒步遠行,或是玩一些較量意誌的遊戲。不知不覺中,豆豆的韌勁、不服輸、吃苦頭的勁兒越來越足了。還記得豆豆上小學二年級時,豆豆爸帶他去動物園玩,在即將離開、走向大門口時,豆豆爸突然發現在他們正前方有一座山,麵對動物園主道路的一麵,被人修了棧道,一級級台階直通向山頂,他問豆豆要不要上去看看,豆豆抬頭看了看山頂,堅定地說:“上!”於是,豆豆爸響應兒子的決定,朝棧道走去。
突然走著走著,豆豆衝爸爸喊:“爸爸,我們走另一條路好不好?”
“另一條路?哪裏有啊?”豆豆爸爸疑惑地問。
“那!”豆豆爸順著兒子手指的方向一看,在距離棧道不遠的地方,有一條上山的羊腸小道。其實,說是小道,幾乎是沒有成形的路麵,隻是被少數的人踩踏後,露著的黃土形成的一條小路。
豆豆爸想了想,從安全上考慮,這樣的路不是不能走,隻是豆豆還小,不知道他能行嗎。“還是走棧道吧,這路不好走。”豆豆爸最終還是勸兒子放棄這個冒險的念頭。
“走棧道有什麼意思啊?走別人走過的路沒勁,不好走才有意思呢!”豆豆挺有理由的。豆豆爸想了想,同意了兒子的提議。
就這樣,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跋涉,這對父子終於和那些通過棧道爬上山頂的遊客一起站在山頂。盡管這對父子身上粘了不少土,也累得出了汗,但是當豆豆爸看看兒子臉上沒有表現出絲毫的疼痛表情,站在山頂上反倒洋溢著一臉勝利的微笑時,備感欣慰和自豪。
雖說時隔多年,但是每每想起這件事,豆豆當初那股“走另一條路”的不畏艱險的意誌,還是讓我們相信自己這麼多年的堅持和鼓勵是值得肯定的。的確,在安全得以保證的情況下,“走另一條路”的孩子會欣賞到不一樣的風景,從而讓他們的視野變得更開闊。更重要的是,通過艱辛的付出,孩子也會變得更堅強、更自信,而這又是大人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其四,玩出創造力。有很多遊戲,是需要一定技能、技巧和豐富想象力才能得以完成的。換句話說,如果家長能夠抓住這一玩耍的機會,不僅能鍛煉孩子知識技能和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激發孩子無限的創造力和創新力。豆豆愛好做手工遊戲,在他小的時候,就喜歡拿個小剪刀在彩色紙上天馬行空地剪呀剪地。
對於豆豆的這一興趣愛好,我們當然是肯定和支持了,不僅鍛煉了他的動手能力,而且在製作的過程中,豆豆還會時不時地冒出新奇想法和個性創意,使得手裏的小手工獨具魅力。事實上,豆豆的好多小手工在小夥伴中還特別深受歡迎。很多看了愛不釋手的孩子,紛紛拜豆豆為師或是幹脆向豆豆索要呢。
在豆豆的諸多手工作品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架紙飛機:雙翼伸展,機頭高昂,看上去很神氣。不過這還不算什麼,飛機身後背著的一個“降落傘”才是點睛之筆呢,這一創造性設計讓整架飛機看上去是那麼的與眾不同。
當豆豆舉起飛機使勁地朝著上空一擲的那一瞬間,隻見飛機在空中劃了一個弧線,身上的“降落傘”也隨著“刷”地一下就打開了,於是,飛機緩緩降落,平穩地落在前方地麵上。其實,在豆豆的生活中,這樣的“玩”還遠不止這些。這種“玩”不僅僅是一種創造、一種智慧之舉,它有著比在課堂上背定理、記公式更重要的意義。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堅信這一點:對於念小學的孩子而言,他的自理能力、自立意識、心理素質、創造能力無不是在玩中培育出來的,所以,作為家長,學會放手讓孩子去玩,這樣他們才能逐漸在玩中越玩越智慧、越玩越自信、越玩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