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用玩笑的方式提出建議,別人容易聽進去(1 / 1)

在生活中,如果把一些讓人不高興或忌諱的事情直接說出來,對方會很難接受。而如果采用開玩笑的方式委婉含蓄地講出來,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般來說,有了好的建議應當從正麵講出來,可是那些固執己見的人通常是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正麵勸導的。如果直接去和他爭辯,不但會弄得雙方臉紅脖子粗,不歡而散,而且無法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

這種時候,如果采用玩笑的方式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把要表達的想法蘊藏其中,往往會在笑聲中被對方接受,從而得到想要的效果。

春秋時期的晏子,就是一位提建議的高手。他每次提出的建議都能得到國君的采納。其中的訣竅就是他提建議的方式。

比如,齊景公在位時,刑律繁多而嚴苛,許多人遭到被砍腳的處罰。

麵對這項苛政,晏子想進諫,可是又擔心和國君起正麵衝突,收到相反的效果。

有一次,機會來了。齊景公問晏子說:“您住在市集附近,知道什麼東西貴,什麼東西便宜嗎?”

晏子說:“當然知道。假腳貴而鞋子便宜。”

“為什麼?”齊景公大惑不解地問。

晏子長籲一口氣,淒楚地說:“隻是因為現在,由於犯了大小不等的錯而被斷腳的人比比皆是,鞋子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派不上用場了,不如假腳來得實用,所以鞋子就沒人買了,而假腳卻不夠賣!”

“哦……”齊景公半天說不出話來,臉上露出悔愧的神色,自言自語地說:“我太殘忍了,對老百姓太狠心了。”第二天,他就向全國發出了減輕刑罰的命令。

聰明的人會在適當的時候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晏子就是利用玩笑的方式點醒了齊景公,既達到了勸諫的目的,又不失幽默。而如果他直接向齊景公建議減刑,可能達不到目的,還會引起齊景公的不悅,到頭來事與願違,還將累及自身。

相傳,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稅收很重,全國上下怨聲載道,可是都不敢直言。當時,都城金陵連續幾年大旱,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度日艱難。有一次,南唐皇帝李煜視察國情時,見到國都久旱無雨,便問道:“為什麼外地都下了雨,而偏偏京城不下呢?”這時群臣裏走出一個人,叫申潮高,彎身施禮後答道:“雨不敢下到京城裏來,因為它也怕被征稅。”李煜聽後沉思半晌,明白稅收得太重了。不久之後,許多苛捐雜稅便被取消了。

在生活中,人們常說這樣一句話:“有事請直說吧!”可是不見得所有的“直說”都能夠被接受,有時候直說是要分場合和時間的。

有一位老人向所居住的小區管理員反映,說樓上的小夥子活潑好動,就連晚上也不閑著,他在樓下睡不好覺,如果直接去找小夥子吧,又怕他不高興。

為此,小區管理員就在一次和小夥子閑聊時講了一個笑話:有一個老頭總失眠,每天晚上都很難入睡,而樓上住了一個經常上晚班的小夥子。小夥子每天下班回家,雙腳一甩,鞋子“噔噔”兩下,重重地落在地板上,每次都把很不容易入睡的老頭驚醒。老頭提了意見,當晚小夥子下班回來,習慣性地甩出了一隻鞋。剛甩出第一隻鞋後,他突然想起了樓下老頭的話,於是便脫下了第二隻鞋,輕輕地放在地板上。第二天一早,老頭埋怨小夥子道:“你一次將兩隻鞋甩下,我還能重新入睡;你留下一隻沒甩,害得我等你甩第二隻鞋等了一晚上啊!”

管理員的笑話才說完,小夥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管理員采用這種方式巧妙地暗示小夥子,取得的效果遠比他把小夥子叫到身邊直接告訴他“晚上回來的時候動作輕一點兒,不要打擾到別人休息”要好得多。

總之,在生活中,麵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需要采取不同的說話方式。有時候,直來直去的話很難讓人接受,尤其是說一些不高興或是別人忌諱的事。如果你能換一個角度,用玩笑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把建議提出來,聽者就會很受用。這樣,你的觀點就很容易被接受,從而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