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是一種很有說服力的語言,越是明確的數字資料,越能令人信服,在與他人交流時,若能巧妙地運用數據,則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和別人進行溝通時,要想說服對方,如果能巧妙地運用數據,那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數字是最簡單明了的,它能給人一種真實、具體的感覺,讓對方在腦海中產生清晰的圖像,尤其是在使用對比性數字時,其效果要比單純地羅列數字更加明顯。
1922年,來自紐約的一位名叫貝拉·伯朱格的女國會議員進行了一次演講,她呼籲在政治生活中給女性以平等的地位。
她說:“幾個星期之前,我在國會聆聽總統對全國發表講話。當時總統說這裏雲集了美國政府的全體成員和內閣成員。我環顧四周,在我周圍落座的七百多名政府要員中,隻有12人是女性,在435名眾議員中隻有11人是女性,內閣人員中沒有女性,最高法院中也沒有女性。”
她列舉的這些對比性鮮明的數據,充分說明了她的觀點,很好地揭示了美國政治生活中男女的不平等地位。在如此確鑿的數字麵前,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認,在這個國家的政治生活中確實存在著嚴重的性別歧視問題。
這就是數字的力量。它意味著鐵一般的事實,比任何苦口婆心的勸說都更具說服力。
下麵是兩個重點高中的招生簡章,看看哪個更具有說服力?
第一個學校:本校是省立重點中學,師資力量雄厚,校風嚴謹、務實,校園環境幽雅,是你理想的選擇。今年計劃招生600人,要求……
第二個學校:今年本校高中畢業班考上重點大學的有418人(其中升入清華大學49人、北京大學85人),考上專科學校的有336人,升學率達到93%……本校師資力量雄厚,資深教師286人,其中155人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稱號;本校擁有全國最先進的教學實驗室和多媒體教學設備……進入本校就等於一隻腳邁進了清華、北大。你做好準備了嗎?
看完上麵兩個招生簡單,相信大家都會認為第二個學校更具有說服力。當我們看到第一個簡章時,並不會注意“重點”“務實”之類的詞語,或許隻會簡單地瀏覽一下具體要求。從介紹的情況看,無法激起我們想要進入該校的強烈意願。而第二個簡章呢,我們一看到,就會想象到自己也許3年後也能成為考入清華大學49人中的一員,就算不那麼順利的話,至少也會成為考入北京大學85人中的一員吧。所以,很明顯,應用具體數字的第二個招生簡章更具有說服力。這就是數字的說服力量。
總之,數字也是一種有說服力的語言。越是明確的數字資料,越能令人信服,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因此,當你想要說服別人時,在適當的情況下,不妨也采用這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