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洋嫁》誕生(3 / 3)

最後,是寫作速度。從前的寫作,我最驕傲的是自己的速度足夠快。寫作《在疼痛中奔跑》時,完全是一瀉千裏的姿態,平均每天要寫到八千字,有時任性起來可以寫到一萬多字,狀態最不佳時也要寫六七千字,完全是一個效率極高的勞模。後果是,我的頸椎受到嚴重損傷,稍坐久一些便會酸痛難忍。然而,我終於發現過於流暢和光滑,對於作家而言,不是好的文字。不假思索寫出的一大堆看似工整的語句,很有可能是一堆華麗而空洞的廢話。我的痛苦不是凝滯,而在於過於蓬勃。所以,寫作《洋嫁》時,我盡量地克製自己意欲一瀉千裏的衝動,不斷地告誡自已:慢一些,再慢一些,盡量想清楚,再謹慎下筆。當然,再慢,也是快的。寫作《洋嫁》,基本每天是四千字左右,便堅決停筆。這對於我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速度。

一天的閉門寫作下來,自然地,會需要一些運動。於是,每天晚飯後,我會到隔壁的小區去散步,那裏樹木繁盛,夏天溫度都比外麵低兩度。我混跡在一幫老頭老太太之間,繞著小區的小徑快步奔走或悠然踱步,也很像是一個清心寡欲的老人家。

於是,我的生活自然地被寫作調節得非常規律,由於起床早了,晚上到了十一二點,無需安眠藥相助,自然有了困意,失眼之苦竟一舉消失。一天的寫作之後,喝點稀飯,便去小區散步……周而複始,延續半年。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證每天早上坐在電腦前都能保持最佳狀態,自然地不敢糟蹋身體。不敢喝酒,不敢狂歡,不敢生病,的的確確是清心寡欲又健康有序的生活。

有時候,走在小區的林蔭道上,我驚異又無奈地發現,不管自己喜歡還是不喜歡,承認還是不承認,自已現在的狀態,不折不扣,確實“很像是個作家”了。

這是六年以來,第一次寫美國的文字。這也是六年以來,第一次寫純文學作品。“瓶頸”突破,神清氣明。我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文字正在漸漸接近著自己內心裏那個更高的標準,有一段時間,確確實實,像是寫醉了,走在小區裏,都覺得深一腳淺一腳的,想起某些段落和篇章,嘴角無端地現出笑意。

曆時八個月,完成了整個初稿的創作。必須感謝這八個月的完整,平靜,清涼有序。除了期間被同學拉去新疆玩兒了四五天,基本上,沒有一天離開過寫作。在個月的時間裏,全心全意幹一件事。不要以為這很容易。過後我才知道,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現實俗世,人人像急紅了眼的兔子,機警地四下尋摸著如何找錢……這樣做有多麼地奢侈。我甚至懷疑,在今後的歲月中,是否還能有這樣的奢侈——八個月的時間裏,心無旁騖,全神專注於一件事。必須說明,這件事,不是一件掙錢的事。

事實上,象牙塔的生涯在2011年的9月便宣告結束了。我說過,前麵的八個月完成了初稿。9月,我開始著手進行修改,就在這個時候,生活陡然出現裂變,我被從象牙塔裏活生生地拽出,不得已再次投人生活的滾滾洪流,曆經另一番的沉浮掙紮,《洋嫁》的修改直到出版後仍未能實現,可以說,《洋嫁》到現在為止,依然隻完成了初稿,依然隻是一個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