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後,或吃飯,或喝茶,又小聚過幾次,談天說地間增進了了解,也感覺到她對文學、對小說的那份執著,以及對生命、對人生的由衷摯愛。
記不起是哪次相聚,說起來她“汪洋”的名字。我覺得既不像一個女生的名字,重複率又太高,至少可以再起個更有個性化的筆名。她也覺得現在這個名字雖然給她帶來一定的困擾,但又顯得比較大氣,實在不知改了好還是不改好。後來好像我們有了一個共識,那就是用諧音字的方式改換“洋”字。為此,我還好好査閱了一番字典,提供了一些可供參酌的用字。也許她尚在猶豫中,也許她依然不滿意,此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一次在工體北門的一個咖啡店喝茶,她說她買的商品房就在附近不遠,但她寫東西時,還是喜歡到這個街邊的咖啡店來,身處車水馬龍的環境,看著熙熙攘攘的人流,覺得自已就在生活之中,心裏格外踏實。說起她幾年間,從貴州到北京、又從北京到美國的遷徙,她流露出無奈又隨緣的神情,隻有說起小說、文學,她才表現出一種堅定的自信,說自已雖然生活漂浮不定,但有一個東西卻一直牢牢地拴著她,那就是寫作,這不但已成為她的生活中心,而且越來越成為一種生命的依托。聽著她的話語,看著她的神情,我在心裏有些小小的感動,一邊說著對一個寫作者而言沒有白費的生活之類的感言,一邊在心裏暗暗祝福她一切順心遂願。
活躍於當下的小說作者,有各種各樣的情形。有專業的,有簽約的,有依托某單位的,有背靠某公司的,不一而足。比較起來,我更敬重和看好這種熱愛生活又摯愛文學的非專業型的作者和作家,他們生活上比較穩定,又全身心地投入文學,寫作上不會急功近利,屬於真正的有感而發。這種來自生活實際的呻吟或歌吟,切近著生活的脈動與文學的本義。在這其中,就有旅美女作家汪洋,她值得人們關注,也可寄予厚望。
(白燁:著名文學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