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王動沒到處跑,者米蘭已經回了蘇門達臘,而其他幾房夫人這會都跟在王動邊上,一家人在一起,王動總算是有了親近自己孩子的機會,他這時才感歎,為什麼那些巨富的孩子們缺少親情,真的是因為事務太多,而沒辦法給太多的時間給孩子們。現在可好了,他終於有時間去讓兒子女兒到麵前來背背唐詩,九九表,珠算口訣。
六月,就在王動被永樂召見,入宮裏黃門已經在王動塞了銀子之後告訴他,同時召見的還有禮部,鴻臚寺的官員,以及內府的幾位太監,一看就知是與外事有關。
“宗喀巴大師逝歸天了。”這消息是候顯說的。候顯一直是主理著西藩的事務,黃儼、海壽多次出使朝鮮,鄭和、王景弘是下西洋,西域是李達。
“王大人,此次侯大人出使西藩,理藩院也要有官員隨行,此事要好生安排一下。”
“這西天佛子大國師賓天,侯大人親臨已是朝廷恩寵,格魯一派在西藩隱隱做大而忘了根本,全然不恤朝庭的恩賞,昔日兩次召大國師入京而不應,此時除了示恩之外,也應示威。”王動這話讓侯顯有點不高興,但從朝庭的角度來說,王動的考慮無疑是正確的。
“臣以為王大人言之有理。”附合王動的居然是黃儼。
藏傳佛教派別林立,可自從上次宗咯巴大師派了弟子到了京師,永樂封大師為西天佛子大國師之後。黃教格魯派氣勢更盛,目前已經成了西藩第一大教派。
“不知王大人有何良策?”侯顯問道。
“國師西駕,據教義當有轉世靈童之說,朝庭應下旨冊封。”
“噢?”永樂聽了王動的建議也是一愣。
“皇上,若繼位之後,得國師之稱為傳承,在定名之時,朝庭冊封,則是正名。”禮部尚書果然業務精的很,一下子就看出了根本的區別。
“諸位大人以為如何?”永樂問道。
“茲事體大,臣以為王大人言之理,可試行,但需斟酌。”鄭和發話。
王動一幹人退了之後,解縉等大學士又被召來問計,最後永樂決定采用王動的建議。下旨九月侯顯使西藩,行文通告,國師之轉世靈童需朝庭認可,否則不可繼國師之號。這一詔書發出之後,在西藩引起了不小的波瀾。可以肯定的是,朝庭對宗教不再是簡單的借力,而是慢慢控製了。
六月一過,朝庭各部開始往北京遷了,遷都的召書還沒有下,但永樂已經加強了行在的六部建設,大量的官員被派往行在,而且明令讓攜家眷同往。皇上本人又開始了北巡,先一步去了北京,留下太子在南京處理事務。
東宮太子已經得了暗示,要在十二月之前,先行搬去北京,隻不過現在他本人還不能動,不過詹事府的那些官員就不同了,很多人已經被太子賜了府宅,開始往北京遷。
該做的事要做,可遷都的事也在進行著。理藩院成立之時,王動就已經讓人在北京城裏圈了地,衙門設在哪不是他能說了算了,但動點私心為院裏的官吏們多搞點地,修點宿舍之類的,卻是福利。在機關工作過的王動,知道重要性。當領導就是用人和關心人,這些事方麵可不能落後。與其他衙門的安家銀子不同,理藩院可是紮紮實實的修了不少院子,分發給院裏的官吏,設定了租金,隻要是在理藩院當差做事,沒錢買宅子的,都可以租住。
“不是命官朝庭都有宅弟賜下來的嗎?”湘兒問王動。
“哪有自家的房子住的舒心,二哥已經說房子收拾好了,大的很。”王動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