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第二帝國 龍城北擴(2 / 3)

西洋諸國以舊港、龍城和蘇門達臘為首的聯盟,現在又出人意料的加進去了渤泥國,這四國已經構成了西洋聯盟的核心國家,在這個核心之外的還有諸多小國。這個聯盟的主要對手,就是暹羅和爪哇。雖然明的大家都不挑破,但爪哇和暹羅都緊張的很。

暹羅和真臘多年的戰爭耗去了兩國的實力,爪哇的內亂之後馬上麵臨著東部島嶼的獨立問題。而龍城的中立,明顯是助長了這些島嶼部落的獨立氣焰。

王動這次的歸來,真好是西洋格局要大變的時候。與往常不同的是,這次強大的明帝國的力量就在眼前,鄭和此時就在西洋。

大明朝的皇帝離的很遠,但鄭和就在眼前,大明朝會不會插手到西洋的事務裏,王動心裏沒有底,王動沒有底,那更多的人也沒有底。

侯顯被派著從陸路上往榜葛拉去,但同去的隻有儀衛、詔書和禮物,並沒有大軍。當年鄭和在滿剌加的時候,也碰到過暹羅入侵真臘,那會鄭和隻是發表的書麵的指責,若說有實質性的動作,那就是賣了些武器給真臘和西洋諸國聯軍。

鄭和的這一舉動,得到了永樂的表揚。永樂要的是身份和麵子,他也不希望真正卷入到地區衝突當中。

暹羅國王和被他認為兄長的清邁王並不清楚柔佛國的軍隊有多少在彭亨的邊境,也不清楚這些軍隊的實力如何,在暹羅人眼中,馬來半島上的這幾個國家的人都差不多,都是非我族類。暹羅與真臘的戰爭已經打了七八年了,暹羅國王也是近不得已才讓清邁王南下的,他有一種極為矛盾的性理。既不希望西線出事,又想著西線出點事。

西線出事了,那麼暹羅要負擔著清邁王軍隊的費用,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可要是真的西邊的找起來了,能消耗一下清邁王的實力也是好事。他也知道,清邁王私底下從龍城買了一少武器,他可不想清邁王有一天會就那些武器來和他打內戰。清邁王怎麼說祖上都是從大明朝那些跑過來的,天知道會不會與龍城的唐人有什麼關聯。

國防部的最高長官現是劉鷹,不過劉鷹隻是最高長官,底下還有參謀本部,參謀本部那些人這些年一直忙著調兵去探險和平蠻,探險不用多說,而平蠻主要是對付根本不是對手的非洲黑人和澳洲紅毛人。他們一直想著能發動點什麼實質性的戰爭,比如策劃一下並吞丁加奴、彭亨,或是南下,打擊一下爪哇國。這些早早都有預案了,隻不過,王動一直都不同意。

這次王動的歸來,劉鷹手下的那些將軍們心思又活了,他們再一次把並吞丁加奴和彭亨的方案給提了出來。在龍城的國防委員會議中,龍城的擴張提到了桌麵上。

“劉帥,丁加奴和彭亨已經禁止其國民往龍城流動,丁加奴國海域也不準許龍城的漁船前去捕魚,彭亨國內已經開始準備提高錫礦的價格,該國的錫礦有八成是賣給龍城的。此次增兵暹羅邊境,滿剌加、丁加奴和彭亨要求柔佛出兵,但卻拒絕了龍城派兵的要求。自前年起,三國就中止了與龍城的軍事交流,原先建在三國的軍事基地,也都被他們收會。雖說付了筆錢,但被他們算計了這是一點沒錯。”鄭政在作發言。

“靜之,其實滿剌加也開始收回龍城負責開采的錫礦,他們做的更聰明,搬出了鄭大人。”劉鷹補充了一下。

“柔佛的模式可不可行?”王動問。

“柔佛原來的蘇丹現在還是蘇丹,他是名義上柔佛的王,他們從柔佛的官府裏有固定的開支,外交和軍事方麵,他也有個蘿卜印。平時大事也都是他去裝門麵。當地居民會在稅收方麵有一定的優惠,但也有種種考核的要求。”

“嗬嗬,大人已經夠仁義了,要是放在澳州和蘇門達臘島,這些地方隻接打下來就行,隻會有更高的稅率。”吳朝幹如是說。

“話也不能這麼說,我是不想有什麼戰爭。打仗費錢,這裏林子這麼密,真要是讓對頭躲到林子裏去打遊擊,那可是件麻煩的事。”

“大人,其實隻要去古裏圈多點地,當地人自然歸順。”巴布欣很了解印度半島的情況,“到時都不用戰爭。”

“最底層的人好辦,真正的軍隊在貴族手上,那些人言利。”巴拉夫說道。

“這樣吧,先談,談不攏就打吧,打下來後,在貴族的領地裏公私合營。”王動想到了當初共產黨進行資本主義改造的手段,“希望他們能好好的合作,不要有太多的殺戮。具體怎麼打,我就不過問了。鄭政你負責一下,到時吳將軍和呂將軍配合一下。”

王動離了龍城便去了蘇門達剌國,他是那裏的國王,這些年蘇門達剌國裏唐人數量猛增加,巴耶利馬這個老臣子可是動透了腦筋,現在處理的還不錯。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三教並傳,因為古裏過來的勞工很多,又引入了印度教。而且在王動的堅持下,這四種廟都建在一起,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也混居。民族融合,信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