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第二帝國 南洋風煙(3 / 3)

王動一到占城,占城國王,實為監國王爺的摩訶賁該馬上就纏了上來。

“要致富,先修路,王爺,占城那麼多寶貝,隻有把路修好了,才能拉出來賣錢。有了錢,就能跟大明朝買器械,買兵器。”王動說的句句是實。

“修路還需要天朝的水泥,那水泥天朝都不夠用,哪有多餘賣到占城。”

“嗬嗬,龍城也有產出,王爺可以去龍城問問。”

“龍城的軍械這些年越做越好,聽說真臘暹羅用的都是龍城出的軍械。不知靜之能不能從中牽線一二。”

“王爺吩咐,那還不是一句話。”

鄭和的船隊在占城國停留了五天,主要目的並不是等王動或是補充給養,而是在等蘇祿國的使臣。副使太監楊剛去了蘇祿國,不出意外的話,會從那裏帶回至少三個國家多達五百人的番使隊伍。

讓鄭和大人意外的是,這回來的人還真不少,所說有十二個國家的使臣。鄭和與王動說的話,馬上就靈驗了。這些所謂的番國使臣一見到鄭和,馬上過來抱腿,要天國上差主持公道。

來自多拉克島的唐人軍隊北征,已經控製了蘇祿海。

“靜之,這多拉克島在哪?”鄭和一點都不清楚。

“爪哇國以東,澳洲島以北,蘇祿海以南。”說實話,多拉克島太小了,沒法在地圖上好好標識,真要標的話,與蘇祿一對比,那真的是差的遠了。

“那島上的唐人?”鄭和還真的不清楚多拉克島上的唐人是怎麼回事。他隻知道龍城的唐人現在南洋很霸道,怎麼又出了一個多拉克島。

“舊港施家過去了部份,大明朝是傳子不傳女,西洋諸國是傳女不傳子。施家的兒郎隻能自己去闖一番天下。”王動回他,“前些年爪哇國內亂,也給多拉克島增添了不少兵力。當初的爪哇國內亂,東部幾個島上的部落離了出去。正好施大郎到了多拉克島,於是就聚起了些人。”

“倒是個人物。”鄭和這才想起了施家的嫡子,的確有這麼回事,這位嫡子曾經還要求過鄭和主持公道,想要趁著鄭和在舊港的時候把他的儲位給定下來。

隻不過那時鄭和忙著在舊港和爪哇推廣伊斯蘭教,也不想過多幹涉舊港和爪哇的內政。因為不隻是舊港、爪哇同樣也存在這個問題。據鄭和所知爪哇內亂也就是因為這個儲位的問題而引起的。

“蘇祿海一帶當初隻有三國,龍城為開發澳洲曾去過船隊,那回可是碰到不少食人的生番。怎麼唐人一到多拉克島,那裏就突然冒出這麼多國家來了。”王動說道。

“等回京師再論。”鄭和聽這話便知道王動可能早就清楚南洋的形勢了。

王動是知道,不過沒想到這麼快。原來他是想等渤泥國這邊局勢穩定下來之後,通過渤泥國做跳板打到蘇祿國去。別的王動不大清楚,菲律賓可是一個礦產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而現在還處在花散的聯盟時期。三個大國實際真正控製的也就幾個島,那些島上也是森林密布,有的也隻是小村莊,要去征服倒是不難。

他在龍城在渤泥國的時候都沒有聽到軍報呀,吳朝幹這會已經回了龍城了呀。那誰在攻打蘇祿海邊上的那些島嶼。

誰在打,伊裏安島上的那些土著人在打,誰是頭,去那不久的王厲是頭。

龍城北擴的戰略剛提的時候,王厲就調到了多拉克島。王厲一到多拉克島,施大郎就開始急於表現自己了。他指揮不動龍城派駐在那裏的軍隊沒關係。這幾年他在多拉克島已經與伊利安島上的諸部落關係處的極好。

多拉克島上的唐人不會對伊利安島有什麼非分的要求,那已經是他們的產品市場,勞動力和資源供應地了。可他們還需要更多的市場和供應商,於是伊裏安島的人擔負起了中間人這個光榮的任務。

而在這過程中,唐人扮演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伊裏安島上的土人們沒有大的船,沒有好的兵器。多拉克島的船幫著他們運兵,提供武器給他們。由原來更落後的伊裏安島向發達的蘇祿島的一場野蠻侵略就這樣開始了。

在蘇祿海周邊人眼裏,隻看到唐人的大船,於是,他們個個都是一口咬定,是多拉克島上的唐人改動了侵略戰爭。

王動得了這個消息之後,馬上派人去查,等他到了長樂的時候,消息才遞回來。

講給鄭和聽的時候,當然是另一種角度。這事與唐人沒有關係,土人打土人,而且目前打的和被打的都與大明朝沒有外交關係。唐人隻是租船和去收購奴隸的,去的都是些商人。

鄭和才不管他們是誰打誰,先帶回京師再說,到了京師就不是鄭和的事了。到時由禮部和皇上去作主,鄭和到時隻要傳個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