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治療原則及處理要點休克處理:合並腹腔髒器損傷:診斷明確應立即準備手術,留置導尿管、造瘺,或以製腸線全層縫合膀胱裂口行修補術,貫通傷一般膀胱均有兩處裂口,應予探明。嚴重的骨盆骨折清除血塊、骨片或異物。出血產重,應考慮行髂內動脈結紮。開放性膀胱直腸貫通傷,應暫時行結腸造口和膀胱造瘺術。
術後處理:繼續抗感染及其全身治療,必要時每日衝洗膀胱,保持尿管通暢;術後7~10天拔除導尿管。
非手術治療:腹膜外膀胱破裂,病情較輕者僅放留置導尿管10天後行膀胱造影,若無造影劑外溢。
(二)嚴重尿道損傷男性尿道分前後尿道。後尿每位於盆腔以內,前尿道在盆腔以外。後尿道的特點:①膜部尿道穿過三角韌帯是比較固定的,膀胱在盆腔內有一定活動範圍,當人體突然向前運動膜部隨人體運動而停止;但膀胱可繼續向前擺動,易造成交界處尿道拉斷;稱為慣性撕裂作。②骨盆骨折錯位及三角韌帶損傷尿道膜部、或骨折可係將尿道刺破③膜部尿道完全斷裂,後尿道損傷引起尿血外滲,由於三角韌帶的限製使滲出液蔓延盆腔以內;可見下腹部降起及皮膚青紫。前尿道特點:①人體直立時尿道球部橫行於會陰,如猛力騎跨傷易引起前尿道損傷。②損傷後血尿滲出可沿氏筋膜蔓延向會陰、陰囊、下腹及大腿時側;爾後形成瘢痕影響治療效果。後尿道損傷
診斷依據:①有骨盆損傷及尿道損傷史;②有尿意不能排尿,甚至發生尿瀦留;③全身並發休克,亦可合並嚴重骨折或內髒損傷。多由大量內出血引起;④局部見下股有否脹滿,皮膚青紫。直腸指檢,前列腺有否移位浮動感,可否觸及骨折斷端,可有壓痛,指套有否血染或有無血性尿液自肛門溢出。前尿道損傷者直腸指檢正常;⑤導尿檢齊;⑥骨盆區X線拍片,觀察骨折情況;X線造影宜用泛影.他胺忌用碘化鈉。造影可顯示損傷部位及程度;⑦試屮軟管V尿,多數不能插入;若導管進入膀胱間隙,注水試驗稍有:抵抗,但不能抽出。
治療原則:
①全身治療:防止或治療休克。
②急;性尿補智的處理:可行恥骨上膀胱穿刺,造口或切開膀胱引流。若輕度挫傷,能行排尿,一般預防感染,必要吋臥床休息一周。若尿道部分裂傷,能插入尿管可留置7~10天;或尿流改道二周後即恢複排尿,亦可拔除恥骨上造瘺。並要求定期擴張。若尿道完全斷裂可采用會師手術。這—方法雖較簡單,對攏不夠理想,遠期效果不甚滿意,近來有人主張一律作恥骨上膀胱造口術,尿道損傷暫不作處理。三周後行X線造影,如有尿道狹窄,再作二期手術切除狹窄部,對端吻合;近代認為此方法效果較好。若有條件傷後24~72小時可作一期吻合術。要求組織無粘連、有彈性、直接解剖對位可能,並能有效止血。
二期手術有醫療時間長、經濟費用高等不利之處,近代支持一期處理較多。
③嚴重創傷及晚期損傷的治療,傷情嚴重不能承受較大手術,有其他重要髒器損傷,創傷已超過72小時,開放性創傷已有感染跡象者,一律隻行恥骨上膀胱造瘺術。後尿道損傷並狹窄形成後行第二期手術治療。
前尿道損傷
診斷依據:①多為騎跨傷引起;②尿道口流血,因損傷部位在外括約肌之外方;③血尿外滲沿氏筋膜蔓延在外陰部、會陰等處。可見下腹及大腿內側皮膚青紫。④有的病人排尿由於神經反射關係有尿瀦留;⑤X線尿道造影有一定價值。
治療原則:①試插導尿管,如能插入可將尿管留置10~14天。若外陰及會陰尿部血外滲嚴重可考慮作切開引流。②如不自|將導尿管插入膀胱,表示尿道完全斷裂。應行手術處5於尿道擴張,經過修補的尿道在一定時間以後應行尿猶擴張,至少手術後擴張一次。若一期手術吻合,大約隻需擴張1~2次。若發生狹窄而排尿困難需常年定期擴張。③尿外滲的治療,凡有尿外滲者,必須徹底引流。前尿道損傷後,尿外滲位置淺表,可於外滲區域作多個小切口,深至皮下有尿液流出為止,每一切口內放橡皮片引流,2~3日後拔除。後尿道損傷後,尿外滲於盆腔蜂窩組織內,應置煙卷引流於恥骨後膀胱周圍間隙內,引流物一般3~4日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