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嚴重骨傷的中西醫結合治療(1 / 1)

一、股骨骨折

臨時固定可用有墊長板,上起喊窩、下達足跟置於忠肢外側,另一塊置於患肢內側,用繃帶或布帶綁紮固定。亦可直接將兩下肢並攏固定。

二、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的臨時固定,以寬繃帶或多頭帶包紮骨盆,雙膝及內踝部夾以軟枕或棉墊,將兩腿捆在一起,然後將菊尺抬到擔架上,並用布帶將膝上、下部繃紮固定在硬擔架上。三、脊柱骨折的搬運法

對任何疑有脊柱骨折脫位者,不得任意搬動,就地給予止痛劑和抗休克處理後,才可轉運。在搬動過程均應使脊柱保持伸直位,避免屈曲和扭轉,可2~4人在患者一側,動作一致地平托頭、背、腰、臀及腿平臥式搬運法,或用“滾地毯”式方法,將患者移至有厚墊的木板擔架上或床上,使患者仰臥。

四.嚴重脊柱骨折和合並截癱的治療關節突、推弓骨折的治療關節突、椎弓粉碎骨折,取逐步複位與功能療法、在骨折處用枕頭逐步量高,再行功能鍛煉。無關節突、椎弓骨折的青壯年,全身情況良好,椎體粉碎骨折或椎體嚴重壓縮者,可選用過度伸展快速複位法,其法為患者俯臥於木板上,局麻普魯卡因40~注入椎板附近,用3人從腋下托住上身,另以3人在下腰部與雙下肢托起拔伸牽引,術者用手掌在患處適當按壓矯正後凸畸形。複位後臥硬板床,骨折處軟枕,使脊柱後伸,複位後要幫助病人定時翻身,防止褥瘡及其他並發症。應密切觀察截癱平麵的恢複情況。

(二)胸腰推骨折脫位的治療取手術開放複位,並行適當內固定,以達到解除脊髓壓迫,固定脊柱,以利康複。

(三)椎體後緣、椎弓根及椎板骨折的治療這類骨折不用過伸體位,否則可損傷脊髓,有脊髓受壓症狀者,可用減壓手術治療。

(四)針灸治療可舒通經絡,調氣活血,調動機體的潛力,促進功能恢複,取受傷部上下脊椎兩側的夾脊或背部中穴,配合癱瘓肌群和神經的局部穴。亦可作穴位注射維生素。

五、開放性骨折的辨證論治開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或附近之皮膚粘膜破裂,骨:斷端或血腫與外界相通,因常合並有神經,重要血管或肌腱損傷,又稱複雜骨折。

(一)論治

治療原則

積極全麵綜合性的搶救休克;根據休克特點和病人具體情況製定抗休克程序(見第一章)。

及時清創(見第二十六章)

爭取及時縫合和一期愈合將開放性骨折與關節損傷變為閉合性,以利骨與關節愈合和功能恢複。

化膿性竇道用複方三黃液或2痂呋喃西林濕敷或衝洗;亦可用九一丹或二寶丹、拔毒生肌散、去腐生肌散、化腐藥線插入竇道內和傷口中,外貼玉紅膏;特異性感染傷口用雙氧水或過錳酸鉀液衝洗或於傷口內置塑料或矽膠管以利引流;健康肉芽創麵,可用生肌八寶丹、生肌膏、卵黃油和黃連膏外敷,如創麵過大可用植皮術。

骨折治療上述方法處理好傷口後,外用夾板或管形石裔開窗換藥,或作骨牽引,亦可用外固定器作複位固。

並發症的防治根據前述早、晚期並發症的種類,分別作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

六、中醫對休克的治療

(―)辨證論治休克發病急,變化快,辨證主要虛實。虛證屬脫,實證屬閉,臨床分清脫、閉兩型立即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