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月如聽皇帝說世間竟有女子在堂堂王爺和一個太監之間,竟然選擇留在了太監身邊,睜大了雙眼,露出些微驚異的神色。
慕容鐸接著道:“朕也覺著此事不可思議,甚至都要以為那女子是蘇仁特意安排下給平王的圈套了。”
溫皇後笑著接話,“皇上這回可想差了,若是圈套,那順水推舟將人直接送給平王不是更好麼?”
“哦?那皇後覺著那女子為何選了蘇仁?難道平王有哪點不如他?”
皇後心知皇帝在忌諱什麼。平王再不濟,也是與皇帝一母同胞,名正言順的親王,蘇仁若是使手段硬搶了平王的女人,往小了說是囂張跋扈,往大了說便是不將帝王血脈放在眼裏。她麵上一片溫婉,又略有些羞澀地道,“皇上您每日操勞的都是社稷朝堂上的大事,姑娘家的小心思自然是不知道的。這女子啊,將身子給了哪個男人,那縱使是再不情願,之後心裏也總會偏著他。若隻論這位姑娘本身,假使她跟了平王走,但因為已經不是清白身子了,注定不會有個好名分,也許眼下郎情妾意的平王不在乎,可誰知他心裏會不會有根刺,將來何時又會發作出來。這般終日提心吊膽的過日子,倒不如索性斷了,還能彼此留個好念想。”
慕容鐸聽了釋然道:“皇後說的有道理,竟是朕想的淺了。話說回來,最近蘇仁差事辦的不錯,朕原還想著該賞他些什麼,既然他身邊正好需要女子打理內院,就有勞皇後挑幾個品貌好的宮女賞給他罷。”
皇後心裏如明鏡一般,皇帝若要打賞人,自己下旨便是,又何必繞了好大個彎子來尋自己?左不過那東廠查案先是判了平王有過錯,接著又自己翻案,雖然是替皇帝背的黑鍋,可旁人看了都隻會覺著是查案不利鬧了好大一個烏龍,所以不能在朝堂上明著獎賞,但又不能毫無表示寒了他的心,所以才要來借皇後的手。
午飯用畢,慕容鐸隻道政事繁忙也沒再久留,皇後麵上一片溫婉,也沒有強留,恭敬地目送聖駕出了鳴鳳殿。
旁人都道溫家好福氣,一對姐妹相繼為後,又得蒙盛寵,乃是大楚數一數二的尊榮世家。然而其中的苦楚,隻有溫月如自己最清楚,慕容鐸年輕時確實深愛發妻,但作為英明的帝王,越是愛重哪個女子,越會格外注重限製外戚的發展,她的兩個哥哥仕途都不順遂,至今都還是外放的地方官,所以溫太傅去世之後,偌大一個溫家,隻能由她一個居於深宮的女子來支撐。
而她自己雖然先後育有一雙兒女,但皇帝待她並不上心——雖也不算壞,但卻是將那套帝王慣會的禦人術用在了後宮而已,不似夫妻,隻像是君臣主仆。
溫月如自認沒有菩薩一樣的心腸,願意兢兢業業一輩子,而後拱手將自己丈夫與他最愛的女子所生的孩子送上皇位,先太子是嫡子,她的瀟兒何嚐不是?眼見太子的勢力越來越穩固,溫月如終於決定不再忍下去,鋌而走險拉攏蘇仁鏟除了太子。
現如今,擋在她身前的,似乎隻剩一個平王了。
稚兒年幼,她溫月如自認也沒有獨掌朝政隻能,所以倘若蘇仁願意徹底與她站在同一陣線,替她掃平一切障礙,她並不介意讓蘇仁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獨攬大權,成為當朝的九千歲,隻是眼下看來,蘇仁似乎並沒有這樣的打算。
皇帝久病初愈,如同為了證明自己寶刀未老一般,在政事上勤勉更勝以往。
主子既然願意事事親力親為,蘇仁便久違的得了些空閑,期間也去過蓬萊閣一回,陳青鸞還似以往一般忙前忙後地招待,絲毫不顧旁人窺探的視線。
酒足飯飽之後,蘇仁也問陳青鸞道,既然她在酒樓裏服侍自己這般殷勤,怎一次也不見她在府裏下廚給自己預備飯菜。
這一問可不得了,他竟然見識到了素來以心大如鬥聞名的陳娘子臉紅的模樣,她道自己向來隻會吃,不會做,點子想出來都是交給廚娘去試驗的,若成品好吃,便加進菜單裏,若味道詭異入不了口,便就此揭過不提。
蘇仁對此的評價是:“陳娘子肩不能抗手不能提也就罷了,竟然連飯也不會做,想來是天生就該被人伺候的富貴命,隻是不知道當年走江湖經商時是怎生活下來的。”
且說逍遙日子過了沒幾天,蘇仁便接到了皇後的懿旨——所謂勞苦功高之類的套話之後,便是說要賞賜給他幾個得力的宮女管理後宅。
這賞賜八成是皇帝示意的,他自然是要高高興興地收下,但是既然經了皇後的手,恐怕她不會放過往自己的後院塞人的機會。偏宮裏賞出來的人,是皇家給的體麵,不能隨意處置。
眼下京中出了一樁棘手的案子,蘇仁原本打算在東廠住到到休沐才回府去,但接了懿旨之後,便改了主意,他倒要看看皇後又能玩什麼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