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課 形形色色的大氣汙染物(1 / 2)

當環境問題在我們的視野中越來越重要的時候,當水汙染已經十分普遍地為人們所擔憂的時候,你有沒有關注過大氣汙染物呢?本章我們首先要給大家介紹形形色色的大氣汙染物,還要向你介紹介紹PM2.5到底是什麼;最後,我們將學會上環保局的網站讀取我們所需要的信息,了解大氣環境監測的相關知識。

這些知識是不是很誘人呢?快來翻開書,仔細閱讀吧!

燃燒秸稈的季節,每天晚上你是否會被塵埃飄浮的空氣所困擾?沙塵暴肆虐的季節,你是否會因糟糕的空氣而不願出門。沒錯,這就是大氣汙染,而且早就應該為我們所關注了。

汙染物麵麵觀

什麼是大氣汙染?簡單地說,大氣汙染就是指大氣足夠“髒”,髒到威脅到公眾健康。大氣汙染物達到一定濃度,並持續足夠的時間,足以對公眾健康、動物、植物、材料、生態環境產生不良影響或效應。

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論一下大氣汙染物都有哪些以及它們的來源。

首先要說的是顆粒汙染物。顧名思義,顆粒汙染物就是指那些進入大氣的固體和液體粒子,其中包括塵粒、粉塵、煙塵、霧塵等。

真難聞!

塵粒一般是指粒徑大於75微米的顆粒物,它們之中最小的顆粒直徑也要比頭發絲的直徑更大。由於它們比較大,很容易沉降到地麵。

粉塵是在固體物料的輸送、粉碎、分級、研磨、裝卸等機械過程中產生的顆粒物,或由於岩石、土壤的風化等自然過程中產生的顆粒物,懸浮於大氣中稱為粉塵。

煙塵是指在燃料的燃燒、高溫熔融和化學反應等過程中所形成的顆粒物,飄浮於大氣中稱為煙塵。

霧塵從字麵上理解就是小液體粒子懸浮於大氣中的懸浮體的總稱。

另外一種汙染物則是氣態的,稱為氣態汙染物。它們多是一些有害氣體,如硫化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甲烷等。許多氣態汙染物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禍首,如二氧化硫在雨水中會形成亞硫酸,再降落到地麵就成為酸雨。另一些氣態汙染物,如氟利昂等,則是造成臭氧空洞的元凶。

還有一種汙染物被稱為二次汙染物,這是指直接排放入空氣中的一次汙染物,在特定的條件下轉化而形成的繼發性汙染物。它們的危害性一般也較強。其中最著名的是“光化學煙霧”。例如,我們之前提到的甲烷、二氧化氮等氣體汙染物,在光的照射下,還能生成臭氧、酸等危害性更強的物質,種種因光照而產生的有毒氣體混合在一起,就被稱作“光化學汙染物”,它們是光化學煙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陽光強烈的季節,不斷生成的光化學汙染物不斷蓄積,隨氣流飄移數百千米,使遠離城市的農作物也受到損害。

大氣汙染物的來源

汙染物的來源很多,有天然的,也有人為製造的。比較著名的天然汙染物就是沙塵天氣所導致的灰塵。我國北方地區是沙塵天氣的重災區,一到春天,北京市區總是被黃色的灰塵籠罩,空氣中彌漫著土腥氣。這些灰塵多來自蒙古地區的沙漠與戈壁,初春時冰雪融解,而草木還未生長,裸露地表的塵土疏鬆,沙塵被大風吹起,經過我國大部分地區,直輸送到離沙漠萬裏之遙的韓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