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這些天然汙染源已存在了上億年,目前也還不能被有效控製,所以我們的目光還是主要投向那些人為汙染源。
最醒目的是工業汙染源。首先進入腦海的往往是高聳的煙囪裏冒出的黑煙。在100年前,當中國人充滿了對工業文明的向往時,煙囪與黑煙猶如文明的標誌讓人感受到工業時代的力量。郭沫若在1920年寫的詩歌中,曾歌頌“一枝枝的煙筒都開著了朵黑色的牡丹”,並盛讚這滾滾黑煙為“20世紀的名花”。
然而時至21世紀,這“20世紀的名花”卻成為了人類文明的恥辱,因為這些“盛開的黑牡丹”中飽含了硫化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煤炭粉塵等最肮髒的東西。包括火力發電廠、化工廠、化肥廠在內的各種工廠,它們的排氣成為汙染大氣的主力,這些排氣往往具有刺激性、腐蝕性,甚至還有異味和惡臭,對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極為不利。因此,控製工業汙染源是防治大氣汙染的重要內容。
另一種汙染源則來自交通工具,稱為交通運輸汙染源。與工業汙染源類似,飛機、船舶、汽車等交通工具通過燃燒汽油等化石能源獲得能量,總是要排放各種尾氣。隨著近年來經濟的迅速發展,私家小車越來越多,汽車尾氣排放已構成大氣汙染的主要汙染源。
還有一種汙染源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這就是生活汙染源。由於城鄉居民及服務行業的燒飯、取暖、沐浴等生活上的需要,每個城鎮和鄉村都有不計其數的小鍋爐、爐灶,都燃燒著煤炭、天然氣等化石燃料,自然而然地,也向大氣排放著煤煙、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汙染物。這種生活汙染源因為深入千家萬物,所以量大、分布廣,盡管每一個汙染源都不大,但其總的危害性卻不容忽視。
最後,就連農業生產也會產生大氣汙染物,這就被稱作農業汙染源。這些汙染物主要來自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氮肥在施用後,可直接從土壤表麵揮發成氣體進入大氣;而以有機氮或無機氮進入土壤內的氮肥,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可轉化為氮氧化物進入大氣,從而增加了大氣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此外,稻田釋放的甲烷,也會對大氣造成汙染。
排放到大氣中的這些汙染物,在陽光照射下,有些還可經光化學反應,生成光化學煙霧,因此它也是二次汙染物的主要來源之一。
通過本文的闡述,你是否對大氣汙染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在知道了分類及來源之後,我們才能著手於防治與治理啊!
(執筆馬樂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