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給生命插上翅膀——壓力與心理健康(2)(2 / 3)

二、學會與父母溝通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往往出於自己內心的良好願望,可能有時也是非常理想化的。他們忽視了孩子個人的需要,父母的不良暗示造成的影響,但不知壓力過大就會變成阻力。當高三學生覺得父母的期望過高時,應該主動與父母聊天,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父母,把自己的困惑和想法轉達給父母,讓父母了解你的真實想法和實際能力,客觀地評價期望目標的合理性和實施的可能性。通過與父母的溝通,變壓力為動力。

三、學會調整期望

隻有合理、合適的目標才會激發人去努力,“跳一跳摘果子”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如果不管怎麼跳都摘不到果子,那麼不論果子多大,也無法引起興趣。因此,可望而不可即的期望,隻會使人產生自卑和抑鬱,最終選擇放棄。高三學生應該與父母坐下來,認真分析自己現有的實力,了解期望考入學校的實際要求,如去年的招生名額、入學的分數等。根據自己現有的成績基礎,權衡錄取的可能性;同時也需要考慮一些可能的變化因素,如學校今年是否有擴招計劃,個人方麵是否有可挖掘的潛力等。最後決定考入該校是否可以成為自己的奮鬥目標,把努力的限度保持在自信而不自滿的程度。

壓力就是外界的各種刺激對身心所引起的不良影響。現在的學生由於課業繁重等原因,壓力問題日益突出。輕微的壓力可以輕鬆消除,隨時間淡化,或因個人感受不同而逐漸轉化為一種推動力,增強進取心。不過,從反麵看,壓力會引起不安、暴躁等情緒變化,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韓悅出生在一個普通工人家庭裏,家裏的生活條件不是很好,韓悅的媽媽是製衣廠的工人,單位效益不好,經常停發工資,爸爸是一名電工,全家就依靠爸爸那點不算高的工資維持生計。但是,不管生活如何艱苦,爸爸媽媽都要省吃儉用,盡量把省下來的錢用在韓悅的學習上,因為他們不想韓悅像他們一樣沒有文化。

韓悅學習非常努力,她的成績一直在班裏名列前茅。但是由於中考時沒有調整好心態,再加之考試緊張,結果以3分之差與重點高中擦肩而過,韓悅進了一所普通高中。沒有考上重點高中,韓悅心裏非常難受,因為在普通高中上學,再好的成績也很難考上重點大學,考不上重點大學就意味著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意味著不能夠減輕家裏的負擔。

父母看出了韓悅的心思,他們想盡辦法托關係,讓韓悅進了重點高中,這樣一來家裏的生活更艱苦了,進入重點高中的韓悅發誓一定要努力學習,以最好的成績來報答父母,隻有這樣,才對得起父母和自己。

然而,在重點高中裏的學生大多都是學習精英,要想出類拔萃談何容易,在某種程度來說,韓悅的能力要低於其他同學,因此韓悅心理存在著很大的壓力,也因此開始氣餒。後來在一次模擬考試中,韓悅的成績竟排在班裏倒數幾名,她的心情糟透了,這麼久的努力白費了。於是她更加消沉,灰心喪氣,整天愁眉不展,焦慮不安,不知道該如何麵對父母和老師。

心理專家告訴你

“學習壓力”已經成為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課程的設置、教學方法、師生的關係等,都會對學生的情緒產生影響。而與此同時,頻繁的考試、個人成績在年級或班級的排位等,同樣會給青少年學生帶來壓力。父母對孩子“望子成龍”的期望也在無形中加重了孩子的心理壓力,增加了青少年心理障礙的發生率。學生從小學起在家長望子成龍的“關懷”下,在同學之間激烈的競爭下,為了考上大學,不分白天和黑夜,埋沒在無邊無際的題海裏,學習已不是一種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