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給生命插上翅膀——壓力與心理健康(2)(3 / 3)

引起當代青少年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的原因是多方麵的。

首先,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高等學校擴招以後,社會對優質高等教育的期望加大,家長都急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獲得好的發展,能夠有成功的人生。所以,家長都急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好學校,取得好的學習成績,為將來贏得保障。這種社會背景形成了對青少年發展的外在壓力。

其次,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特別是在家長對子女的期望中,“成功”是普遍的,也是最重要的內容。而這種成功是一種表現為“平天下”的社會性行為,致力於社會和社會認可是其實質性內容,在這種成功的情結裏,個人的感受,包括愉悅、幸福都以成功為前提,“成功即幸福”、“成功即一切”已經成為普遍的信條。加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強烈的家族觀念,從來都把孩子視為光宗耀祖的希望和寄托,無論身居何處,“望子成龍”是所有中華兒女的共同理念。這種希望和寄托在今天獨生子女的家庭中表現得格外突出。

第三,應對形勢的發展和教育改革,我們目前的教育仍存在很多誤區。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的基礎教育實際上是選拔教育,就是要用一次又一次的考試、越來越統一規範的考試、不斷強化難度的考試把學生分出檔次,用大量難題層層淘汰出一批又一批不能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孩子。考試第一、分數第一、升學第一、智育第一的現實不可避免地造成青少年沉重的學習壓力。

專家建議

一、樹立學習信心

在家長的支持和教師的引導下,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幹擾,化壓力為動力,製訂合理的時間表,科學安排作息、娛樂時間。恰當運用減壓的方法緩解覺得過重的壓力。比如:在家可以利用邊做家務邊聽音樂的方法來消除在校學習帶來的疲勞;課餘可以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緩解緊張的神經;或者課餘找個信任的人傾訴心事,聊聊天。這些都是減壓的良方。隻有保持健康的身心,才更有利於奪取最好的成績。

二、專心致誌做事

一個人同時麵對多件事情時,容易形成巨大的壓力。青少年學生要學會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減少不必要的心理負擔,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以免弄得身心疲憊不堪。

三、積極麵對現實

遇到打擊時,與其沉浸於痛苦中不能自拔,不如勇敢地承認現實。控製好自己的個人情緒,積極尋找對策,或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取得滿意的效果。

四、作為家長,切忌對孩子做出任何不當的言行

有些家長采用“破釜沉舟”之策壓迫孩子:讀書隻能讀重點學校。這種做法會使成績一般而又想升學的同學大大加重心理壓力。家長應該積極與孩子交流,明確支持的態度,鼓勵孩子隻要盡了力,成敗與否都不重要,讀重點學校或普通學校都予以支持,讓學生有選擇餘地,這是緩解學生重壓的方法之一。另外有些家長整天給孩子製造緊張的氣氛,過分灌輸中考、高考的重要性,這也會給學生製造更大的壓力。家長應盡量抽時間跟孩子愉快聊天,帶他們到戶外活動,幫孩子減輕思想包袱,輕鬆學習,這才是明智之舉。

五、老師身上也有壓力,主要來源於學校下達的升學指標和對學生前途負責的責任心

教師不能把這些壓力轉嫁給學生。用題海戰術或者向學生灌輸“開夜車”就是保證的思想,灌輸非重點中學不能成才的教育思想,教師這些做法是變相施給學生源源不斷的壓力。正確做法是做學生最好的心理導師,重視與學生交流,引導學生科學用腦,勞逸結合,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減輕壓力。

總之,良好的心態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也是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青少年學生有必要掌握一些平衡心理的方法,正確麵對和緩解心理壓力,這將有助於他們獲得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