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來對往,密對稀,燕舞對鶯飛。
風清對月朗,露重對煙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對漁磯jī1。
晚霞舒錦繡2,朝露綴珠璣3。
夏暑客思欹yī4石枕,秋寒婦念寄邊衣5。
春水才深,青草岸邊漁父去;夕陽半落,綠莎6原上牧童歸。
【注釋】
1漁磯:可供垂釣的水邊岩石。
2錦繡:色彩鮮豔,質地精美的絲織品,比喻事物的美好。
3珠璣:寶珠,珠寶。
4欹:傾斜。
5邊衣:指戍邊人員穿的衣服。
6莎: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塊根稱“香附子”,可入藥。
【原文】
寬對猛,是對非,服美對乘1肥。
珊瑚對玳瑁2,錦繡對珠璣。
桃灼灼3,柳依依4,綠暗對紅稀。
窗前鶯並語,簾外燕雙飛。
漢致太平三尺劍,周臻大定一戎衣5。
吟成賞月之詩,隻愁月墮;斟滿送春之酒,惟憾春歸。
【注釋】
1乘:古代稱四匹馬拉的車一輛為一乘,這裏指馬。
2玳瑁:是熱帶和亞熱帶海洋裏的一種爬行動物,外形像龜。
3灼灼:耀眼,光亮。
4依依:形容樹枝柔弱,隨風搖擺。
5戎衣:軍服、戰衣。
【原文】
聲對色,飽對饑,虎節1對龍旗2。
楊花對桂葉,白簡對朱衣。
尨máng3也吠,燕於飛,蕩蕩4對巍巍5。
春暄資日氣,秋冷借霜威。
出使振威馮奉世,治民異等6尹翁歸。
燕我弟兄,載詠棣棠蹕蹕7;命伊將帥,為歌楊柳依依。
【注釋】
1虎節:周代山國使者出行時所持的符節,後來泛指符節。
2龍旗:畫有兩龍蟠結的旗幟,天子儀仗之一,還指征伐的將帥之旗。
3尨:長毛的狗。
4蕩蕩:浩大、空曠的樣子。
5巍巍:高大壯觀的樣子。
6異等:超出一般;特等。
7蹕蹕:光明華美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