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來了個新人物,無須介紹,因為他會自我介紹 Page 1(3 / 3)

“先生,”這時主席實在是按捺不住,發話說,“您忘了我們不朽的富蘭克林在第一個熱空氣氣球出現,即現代氣球行將誕生時所說的話:‘這還隻是個嬰孩,但他會長大成人的。’它現在已經長大了……”

“沒有,主席,它還沒有長大成人!……它隻是發胖了……這不是一回事!”

這是對韋爾頓學會計劃的直接攻擊:學會確曾決定支持並資助製造一個碩大無朋的氣球。於是會場上立刻響起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建議:

“不速之客!”

“把他扔下講台!……”

“這樣好向他證明他比空氣重!”

還有一些別的諸如此類的話。

大家還隻是停留在口頭上,並未付諸行動,所以羅比爾還可以鎮定自若地大聲叫道:

“氣球主義者公民們,進步絕不屬於飛艇,而是屬於飛行機器。鳥類飛行,根本就不是像氣球那樣地飄,而是靠機械式地扇動翅膀!”

“是的,它是會飛,但卻是違反一切力學原理式的飛行!”火氣十足的巴特·芬嚷道。

“真的?”羅比爾說道,輕蔑地聳了聳肩膀。

接著,他又說:

“自從人們對大大小小能飛的生物進行研究後,這樣一個簡單的思想就占了上風,即隻要模仿大自然就行,因為大自然從來就不錯。從每分鍾扇動翅膀不到10下的信天翁,到每分鍾扇動刀)下翅膀的鵜鶘……”

“71下!”一個嘲諷的聲音說。

“到每秒扇動翅膀192下的蜜蜂……”

“193下!……”又有人嘲弄地114道。

“到330下的普通蒼蠅……”

“330.5下!”

“到幾百萬下的蚊子……”

“不對!……是幾十億下!”

雖然一再有人打斷,羅比爾卻沒有中斷自己的論證。

“在這種種差異之中……”他繼續說。

“有一個偉人!”一個聲音接上去說。

“……存在著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的可能。當德·呂西先生發現鹿角鍬甲這種僅重兩克的飛蟲竟能提起400克,即比自身重200倍的物體時,這就說明飛行的問題就已經得到解決。此外,業已證明,動物的體積和重量越大,其翅膀麵積相對地就越小。從那以後,人們設想或製造了六十多種飛行器……”

“一架也沒飛起來!”學會秘書菲爾·埃文思叫道。

“飛起來了,或即將飛起來,”羅比爾不慌不忙地答道,“有人把這種機器稱作航空機,有人稱它是螺旋槳機,有人稱它是翅膀機,還有人照著船這個名字稱它作飛船,但終歸還是同一個機器。它的發明使人類可以成為天空的主人。”

“哦!又是螺旋槳!”菲爾·埃文思頂他道,“據我所知,鳥類是沒有螺旋槳的!”

“有!”羅比爾答道,“帕諾先生已經證明,鳥類實際上就是個螺旋槳,其飛行就是螺旋式的。因此,未來的推進器應當是螺旋槳式的……”

“這樣的斜門歪道,

聖愛利絲①啊,

①聖愛利絲(Saint-Hence),Hence為螺旋槳。這裏是故意加一個“聖”字在前麵,讓它像聖人的名字以表嘲諷。

請別讓我們碰到!……”

碰巧會場上有人想起了哈羅德的《讚柏》裏的這段歌詞,於是便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