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普呂當大叔和菲爾·埃文思渡過了整個大洋,也沒有暈船 Page 1(2 / 3)

“信天翁號”根本就沒有用推進器的全部力量來和這股逆向的微風較量。它僅僅滿足於緩慢前進。不過,就這速度也已經超過了最快的橫渡大西洋的輪船。

7月13日,飛行器越過赤道。這消息通知到了每一個船員。

就這樣,普呂當大叔和菲爾·埃文思也知道他們剛剛離開北半球,來到了南半球。不像有些戰艦或商船,飛行器越過赤道線時什麼儀式和比賽都沒有舉行。

隻有弗朗索瓦·塔帕日開玩笑地朝弗裏科蘭的脖子裏倒了一品脫水。由於緊隨著這次洗禮的是好幾杯杜鬆子酒,黑人便聲明悅:隻要不是在這隻讓他一點也無法信任的機器鳥的脊背上,無論過多少次赤道,他都樂意。

15日早晨,“信天翁號”飛到了阿森鬆群島和聖赫勒拿島①之間,並離後者更近些,一連好幾個小時,一直可以看到出現在地平線上的島上的高地。

①南大西洋的火山島。1815—1821年,拿破侖一世曾被囚禁於該島,並最終死於此地。

毫無疑問,拿破侖落到英國人手中時,要是有一架類似工程師羅比爾這樣的飛行器,哪怕是赫德森·洛①再小心到令人感到屈辱的地步,也隻能是眼巴巴地看著那位顯赫的囚犯從空中逃走!

①赫德森·洛(Hudson Lowe,1769—1844),英官,1815年8月被任命為聖赫勒拿島總管,負責看管拿破侖。

7月16日、17日晚上,日落時分,霞光的景象極為新奇。要是在高緯度地區,真可能會把它當作極光。太陽落山時,霞光五彩繽紛,其中還帶有熾熱的綠色。

是地球正在穿過一片折射落日餘輝的宇宙塵埃?有些觀測者就是這麼解釋霞光的。如果這些學者來到飛行器上,他們可能就不會堅持自己的看法了。

經過驗證後得知,和某些火山噴出的物質一樣,大氣中懸浮著細小的輝石結晶、玻璃狀顆粒和含磁鐵質顆粒。那麼,無須懷疑,這片雲是由某個火山噴上天空的,在空中氣流的作用下,這時正懸浮在大西洋上空。是雲中的那些晶體微粒使他們觀察到了這一景觀。

除此以外,在這一段飛行中,還觀察到了好幾種其它現象。好幾次看到,大塊大塊的烏雲使天空染上了一種奇特的灰色。而巳,如果從這氣霧狀的帷幔上方飛過,會發現雲麵上有些白得刺眼的螺旋狀凸起物,中間還散布著一些微小的片狀閃光物體——在這個緯度上,對這一現象唯一的解釋隻能說是它與冰雹的形成相同。

17日夜裏,由於飛行器正處於一輪滿月和一道還沒有落到海裏之前就會被蒸發掉的細雨帷幔之間,他們便得以看到了一條黃綠色的月亮彩虹出現在空中。

根據這些現象,是否可以得出要變大的結論?很有可能。不管怎麼說,自從離開非洲海岸以後,一直刮著西南風,而到了赤道地區風就停息了。在這個熱帶地區,氣候格外炎熱。羅比爾決定到更高的氣層中去尋找一點涼爽感,這個地區太陽的直射令人無法忍受,得想辦法躲一躲。

大氣層的這一變化預示著在赤道地區以外可能會遇到不同的氣候條件。尤其不要忘了:南半球的7月等於北半球的1月,也就是說北半球那時正值隆冬季節如果“信天翁號”繼續南飛,那它很快就會有所體會。

正如海員們所說,大海已經“感覺到了這一點”。7月18日,剛過南回歸線,就出現了另一種現象,要是此時有一條船恰好在那兒的話,一定會被嚇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