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S\u0003\u0013��寂靜沒持續多久。因為達誇那夥人拿到了食物以後便大肆吃喝起來。聽得見他們又是喊又是罵,這都是一種烈性粕酒的效力,他們喝起來就沒有節製。
但喧鬧聲逐漸微弱下去。困意很快席卷了這些野蠻人,再說,一天的行軍已讓他們疲憊不堪。
愛德華·莫羅先生就這樣無人看守地一直被晾到處死他的那一刻來臨嗎?那納·薩伊布不會派人看守他的階下之囚嗎?——盡管這俘虜已被五花大綁捆住了胳膊和上身,連動也無法動一下。
上校正兀自這麼想著,突然,將近八點鍾時,他看見一個印度人出了營房,朝空地走來。
這人奉命整晚上守在上校旁邊。
繞過那個高台以後,他便徑直走到大炮旁以確保俘虜還在。他用有力的手試了試繩子,繩子紋絲不動。然後,不是說給上校而是自言自語道:
“10磅上等炸藥!裏波爾老炮已經很久沒說話,但是明天,他要大叫了!……”
這話讓莫羅上校自豪的臉上浮起了一抹輕蔑的微笑。死亡不會嚇倒他,盡管它是如此可怕。
印度人檢查過前部的炮口,便向後走了兩步,摸了摸厚厚的炮栓,手指在火門上停了一會兒,裏麵的火藥塞得滿滿的。
然後,他側身靠在炮栓凸起上。好像已完全忘記身邊還有個俘虜——一個站在絞架下,靜等著腳底的翻板下陷的死刑犯。
不知是出於無所謂還是剛喝了粕酒的緣故,印度人哼起昆德瓦那地區一種古老的歌曲。他唱得斷斷續續,好像是一個意識漸漸麻木的醉漢。
過了一刻鍾,印度人站起身來,手在大炮的圓形後座上摸了一遍,轉了一圈回來重又停在莫羅上校麵前,一邊看著他一邊咕噥著不連貫的話。本能地,他又用手抓了抓繩子,似乎要把它們係得更緊。然後,放心地點了點頭,走過去趴在炮口左邊10步左右的射垛上。
接下來足有10分鍾,印度人一直保持著這種姿勢,時而轉身麵對高台,時而俯身到胸牆之外,目光投向要塞腳下的萬丈深淵。
顯而易見,他是在做最後的努力不向倦意屈服。但疲憊終於使他不支,他滑到地上,仰麵朝天,完全融入了射垛的陰影裏。
夜已經很深。天上的濃雲一動也不動。氣氛寧靜得好似空氣的各個分子是被牢牢地焊接在一起,山穀裏的響動又傳不到這麼高的地方,因而四周靜謐極了。
對莫羅上校來說,雖然他個性剛毅,這樣的夜晚也勢必將充滿焦灼。不過,他全然不去想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炮聲中,自己的軀幹被炸得四分五裂、血肉模糊,永遠從這個世界上消逝。隻不過是一記雷擊罷了,不會讓一個精神恐嚇以及肉體威脅都無法征服的人動搖。自己還可以活幾個小時:這段時間還屬於一個多數情況下都很幸福的生命。人生的畫卷重新展開,各個細節纖毫畢現,上校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之中。
莫羅夫人的身影就立在他的麵前。他又看見了她,聽到了她講話,象最初的那段日子一樣,他又為這不幸的人兒流淚了,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靈!他覺得妻子還是少女的模樣,還住在這不幸的坎普爾城中那間他第一次遇見她、結識她、愛上她的房子裏!那幾年的幸福生活,——被世上最最可怕的災難突然打斷——重現在他的腦海中。一切有關的情節,不管多麼細微,都如此清晰地映到他的記憶裏,以至於事實也許還沒有他想象中的“真實”!以至於夜已過去一半而愛德華·莫羅閣下卻渾然不覺。上校已經完全投入到往事之中,沒有什麼能讓他從裏麵、從他的愛妻旁邊抽身出來。他們共同生活的三年已濃縮在三個小時裏!的確如此!還想已經不可抗拒地把他帶離了裏波爾要塞的這個高台,帶離了這門第一縷陽光就要把導火線點燃的大炮炮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