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發射現場應急救援準備
應急救援預案製訂應急救援預案是做好急性中毒事故現場急救工作的保證。發射基地衛生管理部門和航天試驗隊衛生部門應根據各自的特點和所麵臨區域的毒物分布狀況以及所承擔的任務,製定切實可行的應急救援預案。應急預案主要包括:
急救指揮體係:發射試驗基地和航天試驗隊主管領導為搶險總指揮,急救指揮部接受搶險總指揮的指示。一旦發生意外事故,由總指揮發布指令,急救指揮部向下設的急救組織機構布置各自的搶救任務。
應急救援程序:由基地衛生處領導負責各急救程序的安排、布局及人力物力的調配等,其急救程序如下:
現場擔架組搶險—現場急救組初檢分類—緊急救治處理—救護車轉送—醫院診治
人員組成及分工:應急搶救指揮工作由發射基地與航天試驗隊兩個單位主管行政衛生工作的領導組成;現場應急搶救工作由發射基地醫院醫護人員、航天工業總公司試驗隊醫護人員及航天工業總公司職業衛生醫師組成;搶險人員由發射基地組織10-20人組成擔架組,負責從危險區救助危重人員脫險。
急救實施細則:
現場救護組人員必須由有經驗的職業衛生醫師、內科醫師、外科醫師組成,分工合作、共同負責救治病員。
現場救護組人員必須經過救護培訓,發射試驗前必須實施演習1~2次,以便熟悉地形,避免混亂。
現場救護組組長負責病員的初檢分診,根據病情安排急救治療或轉送。當病員出現呼吸或心跳停止時,立即實施心肺複蘇術,不得延誤生命中樞的搶救。
根據病員接觸毒物的種類、接觸的體表部位以及接觸量的大小,及時組織現場救護組人員進行解毒及洗消處理,及時清除病員體表汙染物,立即脫掉沾有毒物的衣服、鞋、襪等。皮膚沾有毒物時,要用大量清水徹底清洗,然後用相應的洗消劑洗消,特別是皮膚和眼睛被毒物沾染時,必須盡快清洗,衝洗時間至少要在15分鍾以上,轉送到基地醫院後請眼科醫師進一步處理。
在轉送危重病員時要做到迅速、沉著、動作輕巧,並注意保暖,隨時注意病員的神誌、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以便及時救治。
對於曾在毒物汙染區內逗留過、而尚未出現中毒症狀的人員應立即疏散,撤離到不受毒物影響的安全區域,在無防護條件情況下可用濕毛巾或濕布掩住口逆風向跑向染毒區上風側。應組織醫護人員注意觀察這部分人群的反應,以便及時診治處理,必要時可給予預防性藥物治療。
急救器材和藥品的配備:主要由發射基地衛生處負責配備,航天試驗隊配合準備部分必備物品。
急救現場必備物品
急救現場配備救護車2~3輛,洗消用儲水車1輛,指揮聯係用車1輛,擔架5~10付。
急救藥品箱2~4個。備有各類生命中樞急救藥品、糖皮質激素及大劑量維生素B等。
急救現場備有充足的氧氣瓶和洗消液。
配備霧化器、喉頭噴霧器、洗眼壺等。
配備救護人員自身用防護用品,如防毒麵罩、防護服等。基地醫院必備物品準備搶救病房和病床,以隨時接受病員。
針對液體推進劑及其燃燒產物對人體的損害作用,配備充足的搶救器材和藥品。器械類的配置如霧化吸入器、喉頭噴霧器、氣管切開術器械、呼吸機、心電圖監護儀等醫療設備;藥物類的配置如大劑量維生素B、亞甲蘭、抗生素、糖皮質激素、保肝類藥物及各類對症治療藥品等。
基地醫院應負責與地方醫院及當地藥品供應部門保持聯係,以便及時取得援助,提供必須的搶救藥品。
1.組織人員落實
建立本單位的急救組織機構,明確急救執行部門和專用急救電話。
製定急救協作網,疏通縱橫關係,以提高急救行動中的協同作戰效能。
根據本單位製定的急救預案,開展經常性的急救演練和專業訓練,提高隊伍的應急救援能力。每次發射前應組織救護人員進行救護演習1~2次,以保證迅速準確地完成任務。
2.物資準備
每次發射任務前應充分做好各類急救物資的準備工作,以保證發生事故時能立即投人使用。應急救援所需物資包括:
藥品、器械準備:備有必須的搶救藥品、搶救器材、洗消藥品和洗消用品等。如供氧設備、輸液用品、洗消藥液等。
3.通訊器材準備:應急救援體係的各個崗位之間應保持暢通的通訊聯係,以便及時傳遞信息。應備有電話、對講機或手機等。
4.交通工具:應備有2~3輛救護車、擔架專用卡車及供洗消用的儲水車、指揮聯係用車等。
5.防護裝備:救護人員應配戴必須的個人防護用品,如75型過濾式防毒麵具、雙罐式濾毒口罩,進入高濃度環境搶險人員必須配備供氧式防護用品。
人員培訓對參加應急救援工作的各類人員應進行有關的衛生防護知識培訓,並在執行任務前進行1-2次的現場應急救援演習。
衛生宣教組織參加發射試驗的各類人員進行液體推進劑對人體健康危害知識及安全防護知識的講課,或發放有關安全衛生防護知識宣傳材料,使之掌握基本的衛生防護知識,一旦發生意外情況,可進行簡易的自救和互救,盡量減少對健康的危害。
(三)現場急救組織
在每次發射任務之前,應由發射基地和航天試驗隊的衛生管理部門共同組織應急搶救機構。搶救機構包括:
急救指揮部由發射基地衛生處領導、基地醫院領導及航天試驗隊救護組長組成急救指揮部,發射基地衛生處領導擔任組長。急救指揮部在中毒事故發生後,應立即與基地搶險總指揮聯係,以便盡快對事故全貌、事故性質、目前狀況等有初步的了解,以便隨時指揮各救護小組開展工作。首先要立即到現場搜尋、搶運病員;下落不明者要仔細詢查。在初步摸清事故情況後,要及時製定急救方案,方案中應包括中毒患者分級標準、住院標準、危重病人搶救細則、一般病人治療原則及康複病人出院標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