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某型號火箭發射試驗四氧化二氮泄漏致急性中毒的應急救援
四氧化二氮作為液體推進劑的氧化劑已使用多年,在使用過程中,由於跑、冒、滴、漏與防護不當,常可引起急性氮氧化物中毒。現將1995年某型號發射試驗中由於加注泄漏導致急性中毒事故報告如下:
(事故發生前的預防措施)
(一)領導重視,準備充分
近幾年來,由於發射現場時有事故發生,致使參試人員出現不同程度的傷害,各級領導對事故發生現場的救護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視。為了做好救護工作,航天工業總公司工業衛生職業病防治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遵照航天工業總公司衛生處指示,認真做好應急救援準備工作,配備了各種現場搶救儀器、準備了充足的搶救藥品。
(二)進行事故預想
到達試驗基地後,“中心”醫護人員在試驗隊領導的指導下,組成醫療救護小組,明確各自的職責,並根據自己的職責,預想事故發生時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應急措施,以便事故發生時沉著應變,正確及時處理患者。
(三)實地演練
為使每一位救護人員掌握發射陣地地形、救護路線及搶救程序,救護小組與基地衛勤人員進行了兩次應急救援搶險演練。
(四)進行預防性用藥和宣傳
在加注前三天向一崗人員發放預防性藥物及肝泰樂,做好預防工作,並向參試人員發放宣傳材料,使其了解液體推進劑毒性常識,以及事故發生時的自救互救知識。
(事故經過)
偏二甲基肼和四氧化二氮為液體推進劑的主要組分。前者為燃燒劑,後者為氧化劑,二者相遇,能立即在發動機的燃燒室內燃燒,產生大量熱能和燃氣。由於產生大量髙溫氣體,從噴氣管高速噴出,推動火箭前進。因此,在火箭發射前,需先將偏二甲基肼和四氧化二氮分別從庫房通過管道加注到火箭貯箱中,以備發射之用。此次事故是在一次發射任務中,由於加注連接器和活門發生故障,致使加壓的四氧化二氮從貯箱中大暈泄漏,導致現場參試人員在無防備的情況下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狀。
(事故發生時的應急救援措施)
當事故發生時,現場救護人員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
立即令現場參試人員離開現場至上風向。
協助技安人員發放防毒麵罩或準備好的毛巾,讓參試人員用毛巾捂住口鼻,起到中和毒物與防止吸入的作用。
搶險人員麵部、手部沾染毒物者,液進行洗消。
積極早期應用藥物預防肺水腫對接觸毒物量較大的人員,在現場予以地塞米鬆肌注、吸氧、喉頭噴霧生理鹽水地塞米鬆處理。其中一位接觸毒物劑量較大,有可能出現肺水腫人員,並在現場即予以地塞米鬆20毫克靜脈注射,持續吸氧,喉頭噴霧數次,次日出現症狀者,予以超聲霧化、止咳,並進行胸部X線攝片檢查等對症處理。
出現明顯症狀者,經應急救援後,及時送往基地醫院進一步治療。
(中毒情況)
事故發生時,約90餘人接觸毒物。由於四氧化二氮在空氣中不穩定,很快形成以二氧化氮為主的氮氧化物而氮氧化物屬於水溶性小的刺激性氣體,對上呼吸道刺激作用小,吸入後早期往往無明顯症狀,故根據其接觸毒物的估計劑量大小,分類處理:
密切觀察對象:10餘例,予以地塞米鬆肌注或口服,並進行胸部X線攝片檢查,觀察肺部病情變化。
輕度急性氮氧化物中毒:4例,現場即予以地塞米鬆10毫升肌注、吸氧、喉頭噴霧,然後陸續送往基地醫院住院治療,經2~3天治療後,患者均痊愈出院。
重度急性氮氧化物中毒:1例,現場即地塞米鬆20毫升靜脈注射,持續吸氧、喉頭噴霧,安定10毫升肌注等應急處理後,在完成事故搶險任務後,及時送往基地醫院診治。該患者於接觸毒物6小時後出現肺水腫,搶救一周後進入恢複期。
(現場監測結果)
泄漏事故發生前,各監測點均未檢出二氧化氮;事故發生時,在搶救病人的地點處即事故發生的上風向監測,未檢出二氧化氮;事故發生處因濃煙彌漫,無法監測;事故發生36小時後,泄漏點地麵處監測二氧化氮濃度為31%;事故發生3天後,加注活門處監測二氧化氮濃度為事故發生4天後,溢出活門處監測二氧化氮濃度為45%。事故發生5天後,更換活門,再加注時,加注活門、溢出活門監測二氧化氮濃度均為未檢出。
(經驗體會)
由於四氧化二氮在空氣中很快形成以二氧化氮為主的氮氧化物,而氮氧化物為水溶性小的刺激性氣體,發生毒效應潛伏期較長,易被忽視。因此,對接觸量較大的人員,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必要時早期、及時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其他應急救援處理,這是搶救急性氮氧化物中毒成功與否的關鍵。
本起事故發生前,由於醫療救護組自始至終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做好了充分準備工作,並進行多次實地演練,事故預想。因此,在事故發生時,能迅速采取應急救援措施,對接觸毒物劑量不同的人員分類進行現場處理,為後來的醫院搶救贏得了時機。出現肺水腫的一例患者,由於現場早期予以合理的診治處理,加之基地醫院搶救及時,使其很快進入恢複期,後期亦未發生遲發性阻塞性支氣管炎、肺間質纖維化等臨床表現。
此次事故的搶救成功使我們認識到,急性中毒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應爭分奪秒。“脫離現場、應急處理、送往醫院”為應急救援三步曲,欲以高速度、髙質量完成,醫護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
關於並發症由於腎上腺皮質激素對人體可產生多方麵的作用,當臨床利用其一種作用時,其他作用就可能成為副作用。如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機體防禦機能降低,易並發葡萄球菌、革蘭氏陰性杆菌和真菌感染;或使原有感染病灶擴大和播散。該患者後期出現細菌性痢疾及急性闌尾炎症狀,主要原因為患者本身體質較弱,病程較長,病情較重,加之激素使用時間較長,導致機體免疫力、抵抗力降低而致。因此,在以後中毒病例的治療中,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病程較長時,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發展,及早采取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