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川諸將包括馮異、祭遵、銠期、臧宮、王霸等人。此外,南陽人馬成也是在光武徇地潁川時參加了漢軍,從劉秀北討南伐西征,直到光武末病逝。馮異可以稱為光武帝時一代名將,號稱“大樹將軍”。他曾作為王莽的郡掾,屯兵巾車鄉,抵拒漢兵,為漢兵所執。後為光武所赦,署為主簿,並成為心腹。
馮異與光武一起用兵河北,在最困難時刻給光武送上一碗豆粥,雙方結為患難君臣之交,後來光武帝、馮異常回憶這些往事。光武帝對馮異下詔說:“倉促無萎亭豆粥,滹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馮異也對光武帝說:“臣今亦願國家無忘河北之難,小臣不敢忘巾車之恩”,比之為曆史上的齊桓公和管仲。
祭遵因治軍嚴整,也是光武帝一朝名將。他曾毫不留情麵地“格殺”了犯法的光武帝的“舍中兒”,光武帝因此封他為“刺奸將軍”,對諸將說“當備祭遵!吾舍中兒犯法尚殺之,必不私諸卿也”。因為這件事受到重用。期和王霸都是光武略地潁川時招募的戰將,王霸曾隨光武在著名的昆陽之戰中立有戰功,鉍期嚴於律軍,勇於戰鬥又“憂國愛主”,對光武帝忠心耿耿。
河北諸將在雲台功臣中可以說為數最多,計有吳漢、耿算、寇恂、景丹、蓋延、耿純、王梁、萬修、邳彤、劉植等。諸將中以寇恂、耿算的作用最大。寇恂為北州上穀郡的著姓,在當地有非常有實力。耿算為當時上穀郡太守耿況之子。他們掌握著北州的天下突騎精兵,河北之得乃至光武帝戰勝其他各割據勢力,北方的精騎在其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這個原因,耿算被光武帝稱為“北道主人”。當耿算、寇恂、景丹等率上穀、漁陽諸郡騎兵來歸時,光武十分高興,說“當與漁陽、上穀士大夫共此大功”。後來光武帝依靠這支萬數控弦騎兵,縱橫南北,所向披靡。
寇恂不但可以領兵作戰,還是一位好後勤,光武帝南定河內,北征燕代,大破洛陽的更始武裝,這些戰役都離不開寇恂及時的軍需供應。當寇恂大破河內的圍困敵軍捷報傳到時,光武帝聽了這個消息大喜過望,不禁說:“吾知寇子翼可任也!”在一片慶賀聲中,光武在河北部城即皇帝之位,開始了東漢的紀年。
北州其他如吳漢、景丹、蓋延、邳彤、耿純等戰將,也都是善打能衝的剽悍之士。光武帝得到天下的過程中,河北諸將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雲台二十八將的排列表中,耿龕署官職為建威大將軍,景丹為驃騎大將軍,蓋延為虎牙大將軍,由稱號裏就可以看出他們確為猛將,為東漢開國的功勳之臣。
在東漢開國的眾多功臣之中,還有兩位比較特殊的人物,一位是“以豪俠為名,拔起風塵之中,以投天隙”的“徼功趣勢之士”竇融,另一位是自謂“丈夫為誌,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的馬援。他們都在西線立有赫赫功名,在光武帝一朝消滅隴蜀隗囂、公孫述兩股割據勢力的戰爭裏,從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後來馬援更是南征北討,“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塞漠,南渡江海”,為東漢王朝立下大功,號稱“伏波將軍”,成為一代名將,他們雖然不位列二十八將之中,但所立戰功並不在這些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