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並起(2 / 3)

數日後,已得江東子弟八千人。在項羽的指揮下日夜操練,待機而進。秦二世二年(前208)十一月,陵縣(今江蘇泗陽西北)人秦嘉、鏗縣(今安徽宿縣西南)人董繅、符離(今安徽宿縣東北)人朱雞石、取慮縣(今安徽靈璧縣東北潼郡)人鄭布、徐縣(今江蘇泗洪縣南)人丁疾等,各聚集鄉人子弟數千人,圍攻東海郡(治所在今山東郯城北)。陳勝聞秦嘉等人起兵響應,立即派武平君畔持書前往郯地,欲以楚王名義招撫眾軍。不料,秦嘉不肯受命,還對眾將說:“武平君年少,不懂用兵之事,我們不能聽命於他。”但留下武平君畔,必是隱患,於是矯陳王命,領兵攻打武平君畔。時武平君畔隻有數百人,如何敵得住秦嘉進攻,結果戰敗被殺。陳勝聞訊,因自顧不暇,無力東伐秦嘉。秦嘉屯兵郯地,伺機自立。

陳勝稱王期間,黥布、陳嬰、彭越也先後分別起兵於番陽(今江西波陽縣東)、東陽(今安徽天長縣西北)和昌邑(今山東金鄉縣西北)。

黥布,六縣(今安徽六安縣北)人。原姓英,少時遇一相士,觀其麵後,斷他今後必成一方豪傑,但又說:“當先受黥刑,然後稱王。”稱王為美,黥麵不佳,唯恐將來真的受黥,為謀厭解,遂將英布改為黥布。

沒想到成年之後,真的犯法入獄,被判黥刑。爾後,被押往驪山去做苦工。黥布回想往事,欣然笑道:“相士說我當刑而王,莫非我將要做王了?”人們聽了都嘲笑他,黥布毫不動怒。

驪山聚集了數十萬役夫,其中有幾個驍悍的頭目,才藝過人。黥布與他們相處甚好。因秦吏暴虐,令人難以忍受,於是相約逃走。

一個夜晚,乘守衛不備,逃出驪山,輾轉遁入江湖,成了一方之寇。

及陳勝起事,也想興兵響應,但人少力弱,料難成事。有人說番陽令吳芮大度豪爽,喜交賓客,受到百姓擁護。黥布決定前往拜訪,勸其起兵抗秦。

吳芮見到黥布,看他身高力大,儀表堂堂,雖被黥麵,仍不失為英雄。一番交談,感他誌向遠大,膽識過人。再試技藝,他又拳棒精通,弓馬嫻熟。吳芮心中大喜,當即,答應撥兵馬數千,助他起事,又願招他為婿,將小女嫁他為妻。黥布真是喜從天降,忙叩拜嶽父大人,遂在番陽住下,準備兵略江北。

陳嬰,時為東陽縣令史。因為人忠厚,處事謹慎,深為百姓所推重,陳勝稱王,天下紛亂,東陽少年聚集數千人,殺死縣令,以應陳勝。但眾人無首,難成大事,經議欲推陳嬰出麵統眾。陳嬰數推不獲,隻得暫時出來理事。遠近百姓、豪傑素聞陳嬰賢明,都爭先前來投靠,數日之內,竟集二萬多人。眾人又欲推陳嬰為王,陳嬰不敢應允,回家與老母商議。老母說:“自我為你家婦,沒聽說你家出過一位貴人。今你在縣中謀事,也不過一小吏,有什麼權勢?隻因你平日為人忠厚,與世無爭,才得到眾人的信任。但忠厚之德,隻能自保,不可驟得大名,否則災禍將至。為你所慮,不如暫時約束眾徒,待機擇主而事,如此,事成可得封侯,事敗也易逃亡。這才是亂世自保的方法。”陳嬰素孝母,聞老母所言,甚為有理,於是退出告眾,別事可議,唯王號不能受。大眾見此,也隻好作罷。

陳嬰雖未稱王,但理事很勤,把縣內之事管理得井井有條,隻待明主到來,好前往投靠。

秦二世二年(前208)十二月,陳勝被殺。呂臣攻占陳縣後,仍以楚號征集人馬,抗擊秦兵。

秦嘉聞陳王已死,找到楚裔景駒,立為楚王,自領兵向北,略方與(今山東金鄉縣北),拔定陶(今山東定陶縣西北),且派公孫慶說齊,欲與齊王聯合抗秦。公孫慶見田儋說明來意,田儋不知陳勝已死,遂說:“我聞陳王戰敗,不知其生死,為何另立楚王?即使另立,也該向我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