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告別了懷王,打馬回碭,一路上躊躇滿誌,他為會上自己的決策而興奮,因為從此之後,他不僅出師有名,而且還可獨統一軍,以圖宏業。盡管如此,劉邦仍十分謹慎,今後隻能依靠自己,“勝則稱王,敗則寇”的道理他可是清清楚楚。一到駐地,他一麵令人整頓軍馬,一麵找來蕭何、曹參商議,決定小試牛刀,後圖西進。
數天後,劉邦自碭起兵,揮師向北,破城陽,陷杠裏,連敗秦廷二軍,初戰告捷,全軍士氣高漲,劉邦心中歡喜。
秦二世三年(前207)十一月,劉邦軍又在東郡(今河南濮陽西南)周圍打了幾次勝仗,並收編了楚將陳武,魏將皇欣、武滿的上萬人馬。
二月,劉邦見小試牛刀成功,信心大增,揮軍南下,兵圍昌邑(今山東金鄉縣西北)。昌邑守將據城不降,劉邦正想下令攻打,忽有當地人彭越求見。
彭越,字仲,隱身巨野(今山東西南部,萬福河北岸)澤中,以捕魚為業。因他自幼習武,臂力過人,在澤地少年中頗有威信。他也常率眾人做些打富濟貧之事。及陳勝發難,天下大亂,有人勸彭越說:“現天下豪傑爭先叛秦,君為何不乘機起事?”
彭越聞後一笑,不緊不慢地說:“兩龍方鬥,應靜觀其變!”
轉眼一年,澤中少年有百餘人來找彭越,欲推為首。彭越故意推辭,少年們再三相求,彭越方應允,但與眾人相約,明晨相聚,後至者斬。
次日,人們陸續到來,十幾人後至,中有一人直至日中才到。彭越見狀勃然大怒:“因我年長,諸君定推我為首。昨與大家相約,日出相聚,今遲到者有十幾人,不可盡誅,隻好將最後一人,斬首號令。”
眾人一聽,不禁嘻嘻發笑,遂說:“何必如此,下次按期赴約就是!”
彭越要殺人立威,怎肯輕率了事,當下令人將那少年拖下去,一刀斬為兩截。又命人就地設壇拜神,以首祭旗。自此,亂世中又湧出一位梟雄。數月後,彭越已聚集各地散卒千餘人。聽說劉邦攻打昌邑,遂率人前來助戰。
英雄惜英雄,劉邦見彭越前來相助,心中甚喜,遂合兵一處,架梯攻城。但城上箭石如雨,將士傷亡過多,一時難以攻陷。劉邦決定舍去昌邑,西取高陽(今河南杞縣西)。彭越不願相隨,遂與劉邦惜別,領兵仍還澤中。
彭越已去,但給劉邦的印象頗深。如此虎將世上難尋,而以目前實力,又難以留住彭越,以後又會怎樣呢?
劉邦以奇兵攻陷高陽,駐軍城中,小作休整,並謀劃下一步行軍方案。
高陽有一老儒,姓酈名食其,家貧落魄,無以為生,為裏中監門吏。陳勝、項梁起兵於楚,其屬下有數十人經過高陽。食其聞知姓名,皆以為齷齪小才,不足與其謀事,遂潛身自隱。劉邦駐軍高陽,麾下有一騎士,與酈食其同裏,二人見麵後,食其對騎士說:“我聞沛公素來倨傲,不肯禮賢下士,不知屬實否?”
騎士聞言,反駁道:“裏中傳話不可信,沛公每到一地,都尋訪豪傑俊士,有時還登門求教。”
“照你說來,沛公確有大誌,胸寬容人,若如此,我願相隨左右,你可為我傳話嗎?\"
騎士沉思不語。食其又說:“你以為我年老不中用了?見到沛公,你就這樣說:‘臣同裏有個酈生,年六十餘,身高八尺,素好大言,鄰裏稱他狂生,其實他並不狂,滿腹經綸,足智多謀,能輔人成大業。’\"
騎士忙搖頭道:“沛公最不喜儒生,有儒冠文士前去求見,他常解其儒冠,當作溺器。在平時談起儒士,也常稱腐儒,笑罵不絕口。怎可以儒者之名往說劉邦?”
“你自管去說,想那沛公必不拒我!”騎士如酈生所言報知劉邦,劉邦見說,令騎士召往。
酈食其被傳入室內,見劉邦坐在床上,兩女子正給他洗腳。見他進來,劉邦身體連動也未動。食其見狀,慢慢走到床前,從容長揖而不拜,劉邦仍不動聲色。食其朗聲說道:“足下領兵到此,不知是助秦伐諸侯呢?還是和諸侯一起滅秦?”
劉邦見他儒服儒冠,本心生厭惡之情,聽他又出言不遜,頓生怒意,隨口罵道:“豎儒,尚不知天下苦秦已久,諸侯爭相伐秦,怎麼能說我助秦呢?”
酈食其見劉邦已被觸怒,遂反擊道:“足下既然起義兵誅滅暴秦,為什麼坐著見長者,如此傲賢慢士,何人肯來建言獻策?\"
劉邦見來人言辭如此犀利,心知其非等閑之輩,忙命女子退下,自己整衣而起,還之以禮,請他上座,遂問及天下態勢。酈食其看劉邦果能禮賢下士,就從六國成敗開始,一直談到當今天下諸侯滅秦,真是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聽得劉邦佩服不已。當劉邦問及目前如何用兵時,酈食其說:“足下集烏合之眾,收散亂之兵,兵微將寡,欲徑直入關攻秦,這真好比虎口拔牙,依我之見,不如先取陳留(今河南開封市)。陳留乃天下要衝,四通八達,且城中糧草又多,足供軍用。如此,進可戰,退可守,招兵買馬,操練將士,待時機成熟,再進兵關中。我與該縣令有多年交往,願為足下招安,如招安不成,足下可興兵攻打,我為內應。”
一席話,說得劉邦心中大悅,當即請酈食其往說陳留令,自領兵暗中相隨。
酈食其來到陳留,拜見縣令,將勸降之意闡明,豈知該令不為所動,要與城池共存亡。酈食其知不可再勸。時天色已晚,飯後各自回房安歇。半夜,酈食其悄悄地離開縣廷,打開城門,劉邦軍發一聲喊湧進城內。守城軍士見敵軍如從天降,來不及抵抗,便四散而逃。該縣令還高臥未醒,便被亂兵殺死。劉邦入據陳留,一麵張榜安民,一麵嚴肅軍紀,不得擾民。城中百姓見劉邦軍如此仁義,相率折服。
劉邦用酈食其計,攻取了陳留,心中佩服酈食其的神機妙算,遂封其為廣野君,留在身邊聽用。
酈食其有弟名商,勇謀兼備,薦於劉邦。劉邦見其才可用,便命他招募陳留子弟,得四千人,遂拜商為裨將,統領這支人馬,加緊準備,聽令隨大軍西征。
三月,經過休整,劉邦兵圍開封,數日未下,忽聽探馬報,說秦將楊熊自北領軍來援開封。劉邦知道,如楊熊軍至,必兩麵受敵。為此,他撤開封之圍,領軍北擊楊熊。行至白馬(今河南滑縣東),與秦軍前隊相遇。劉邦乘敵立腳不穩,突然出擊,秦兵抵擋不住,向後便退,前隊擁後隊,楊熊收軍不住,也隻得向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方向逃去。楊熊退至曲遇(今河南中牟縣東)東,方收住敗軍,擺開陣勢,準備與劉邦決戰,劉邦追至,見狀,遂傳下命令,樊噲領軍在左,夏侯嬰領軍在右,自統中軍,然後又派周勃、灌嬰領一支人馬,繞至秦軍後,待兩軍大戰正酣之時,從後麵攻擊秦軍。一切布置就緒,劉邦領兵出戰。雙方兵來將往,殺得難解難分。楊熊在自陣之中,看見樊噲連斬自己兩位部將,遂拍馬上陣,欲親戰樊噲。正在這時,陣後忽亂,原來周勃、灌嬰已引兵殺到。秦軍受到兩麵夾擊,隊形頓亂。劉邦乘機催動人馬衝擊,指揮左、右兩軍,將秦軍分割成幾段,圍而殲之。整個戰場,殺聲震天,屍骸遍地,秦軍被殺得四處逃竄,楊熊見敗局已定,遂帶著一股敗兵,殺出一條血路,向滎陽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