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口的正街漢正街,是16世紀明成化年間漢水改道後,長江漢江的交彙之地,是沿漢江(又稱漢水襄河)一帶地域逐漸發展起來的漢口商業的中心地帶。

清初,漢水沿江碼頭形成以北岸為主的“八碼頭臨一帶河”的態勢,“四海九州之物不踵而走,特形異物,來自遠方者,旁隘露積”。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此地因設立漢口巡檢司而成為漢口鎮的正街,又稱“官街”,沿街店鋪林立,八方商賈雲集,街情民風淳厚,博物館牆上那幅1868年繪製的“漢正街地形圖”就很好地為我們展現了當年“十裏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宵明”的繁華景象。

據範鍇的《漢口叢談》記載,漢正街市場西段以糧油、棉居多,東段以參燕、藥材、金銀、典當、票號為主,中段最為繁榮,密布百貨、山珍、海味、布匹、紙張等大小商鋪。

清同治三年(1864年),漢陽郡守鍾謙鈞等修築漢口堡,沿堡辟出玉帶、居仁、由義、循禮、大智、通濟等八座堡門,外有深壕環繞,橋梁相連,既便於布防守衛,又可抵禦洪水。

清道光14年修建的保壽石喬現仍存原處,它是石喬口之為“石喬口”而非“橋口”的唯一曆史見證。

在17世紀初的時候,漢正街不過隻有幾百米長,是商業的複興和繁榮極大地推動了市場與街道的拓展。當時,漢正街楊家河至五彩巷之間有河街,大通巷以下有後街,升基巷以下有夾街,夾街以下至集家嘴之間又有小夾街。眾多小街小巷以漢正街為主脈,縱橫連接,組成了新興的漢口沿河商業區。

據清道光年間的有關資料統計,這片形如臥帚的商業鬧市,稱之為街的有32條,巷有64條。漢水碼頭水運的繁榮帶動了武昌、漢陽港埠隨之興旺,漢正街的商貿市場由碼頭發展到河街,又由河街發展到正街,推動武漢市場向縱深發展。

乾隆四年(1739年),漢正街上自橋口,下至接駕嘴(集家嘴)鋪設了條石路麵,在漢正街的泉隆巷,至今還保留著青石板路麵的古樸風貌。

雖然如今路麵大多已換成了水泥路和混凝土路麵,但這些古風古韻的青石板作為漢正街的曆史見證仍深深刻在老武漢人的記憶中。

漢正街曆來就是“導財運貨,貿遷有無”的水陸商埠,市場上“萬商雲集,商品爭流”,這裏不僅是商品的集散地,也是八方商賈貿易、聚居之地,正所謂“瓦屋竹樓千萬戶,本鄉人少異鄉多”。它造就了古漢正街兼容我國南北傳統建築和歐洲建築手法的獨特建築個性。在漢正街博物館中還存有許多古漢正街建築的圖片。

又稱西關帝廟的山陝會館,其規模在漢口會館中“雅冠眾構”,它是商業團體的議事之地,外觀為三進三出,西有北方民居風格的四合院,其內部裝飾卻是南方特色。

全長194米的淮鹽巷雕花過街樓是吸取歐洲聯排式房屋的典型建築,有一橋橫跨街麵,將街兩邊的樓連接起來,既不阻礙街麵人來人往,又方便了商業團體經商議事。在樓的內部裝飾和欄杆、房簷、窗欞各處,又積聚了民族特色的雕花技藝。

古漢正街店鋪臨街而建,多為假兩層樓式,白瓦灰牆,古樸別致。門麵有全敞式、半敞式、內敞外窄式,交錯穿插,風格各異。夾街背巷的鋪麵則多用木板木樁架起紅漆橫梁,梁上雕龍飾鳳,極富民族特色。

現在的漢正街已經進行了大規模的舊城改造。“小商品大樓”在漢正街拔地而起,街頭巷尾的攤位也“引雀回籠,還路於民”,以街為市,以地為攤正逐漸消失,今天的漢正街已形成了一個容括四條街道,方圓2.65平方公裏的“漢正經濟圈”。

清道光末年,漢正街湧現出一大批著名的老字號。“葉開泰”、“蘇恒泰”、“謙祥益”“汪玉霞”、“藍田寶”都有口皆碑。這些老字號浸潤著老漢口百年的曆史文化,現在回味起來,仍讓人咀嚼到曆史文化的餘香。

葉開泰藥店有300年曆史。據載,其始址為古漢正街鮑家巷口開設的葉開泰藥室,後更名為葉開泰藥鋪。

葉開泰以“修合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為信條,其藥品研製十分精細規範。驢皮阿膠、龜板阿膠取材隻選黑驢皮、龜膠板,所有原料都選用最上等的藥材。當時有句俗語說:葉開泰——藥(要)麵子。

相傳葉開泰藥鋪周街曾發大火,唯葉開泰絲毫無損,遂被人們譽為“神藥”,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葉開泰的藥——吃死人都是好的。建國後,葉開泰藥鋪改造發展為武漢健民製藥廠。

製傘老店“蘇恒泰”,其創始人蘇文受原以修傘為生,後積銀30兩,開設了蘇恒泰傘店,專製油紙傘。蘇恒泰寧可少產,絕不以次充優,因而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老傘店。其講求質量、價廉耐用的盛譽至今仍在市場上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