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1 / 3)

1從小培養孩子遵守紀律的習慣

按時作息,是培養孩子守紀律懂紀律的第一步,讓孩子從這時就知道,人不能什麼事都由著自己,社會上有無數條紀律在約束著你,要讓你按照社會的要求去做,你也必須要按照要求去做。當然,這樣說孩子並不一定能明白,但你經常告訴孩子,而且經常也要求孩子去遵守一些紀律,就會在孩子的心目中形成一個紀律的概念,孩子就不會什麼事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思來辦。一旦讓孩子養成什麼事都要按自己的意願辦,那麼將來孩子不但不好教育,不接受教育,也會不遵守紀律。不遵守紀律的孩子就會麻煩不斷,甚至會常常惹出禍端。從小就讓孩子按時作息,就是培養孩子守紀律的開始,從小就守紀律並且養成良好的習慣,以後孩子不論做什麼事就會考慮允許不允許、可以不可以、會不會違反紀律。孩子有了守紀律的觀念,許多時候就會自覺約束自己,這時的孩子不僅不會惹麻煩,還會認真完成每一項工作,包括認真聽老師講課,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我的女兒一歲時,我就讓她按時作息。一歲多上幼兒園後,我們就給她製定了作息時間表。當然製定這樣一個時間表,一定要講究科學。我們首先查閱有關資料,搞清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睡眠幾個小時,再按我們的工作時間來分配中午睡到什麼時間、晚上幾點睡覺、早上幾點起床。這個時間一經製定,我們就要堅決執行,到時間就讓她上床睡覺,如果女兒正在幹一件事情提出推遲一會兒,我們就問清需要推遲多長時間,而且要她把時間大致說準確,如果時間不長,我們會答應,但時間一到,立即要她履行承諾,她當然也無話可說。要說明的是,雖然孩子各個年齡段需要睡眠的時間不同,但差距也不是很大,變化也是一個漸變,所以,在製定睡眠時間時,要相對地固定。上幼兒園時,因女兒要聽故事睡覺,我們就讓她晚九點上床,大約晚九點半睡著;起床時間則定在七點,早醒來也不能起,習慣了她就會按時醒來,偶爾早醒來也會再睡著。中午一般是睡一個小時。上小學後,我們讓她晚九點半上床,因她就讀的學校就是我們的子弟學校,到學校幾百米遠,所以起床時間仍然不變,而中午因時間太短則不睡。升人初中時,上床睡覺時間推遲到晚十點,因為仍然在子弟學校就讀,所以起床時間隻提前十分鍾,但我們父母要早起,要把女兒的早餐準備好,讓女兒起來洗漱完就吃飯,不到半個小時女兒就可以出門去上學。到了高中,女兒進人了省重點高中,而且是唯一一所向全省招生的學校,而且上的是奧數班,女兒的學習壓力陡然加大,而且到學校的路途又遠,這樣我們隻好把晚上上床睡覺時間一下改為晚十一點,起床也變成了六點。這個時間已經是最苛刻的睡眠時間了,所以我們不能讓步,有時女兒說還有題沒做完,但如果超過十幾分鍾還做不完,我們就要她堅決停下來,然後立即上床睡覺。因為我們認為,充足的睡眠不僅能保證身體的健康,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保證,睡眠不足,孩子就不可能有一個清醒的頭腦。這樣按時作息,不僅能養成一個良好的守紀律的習慣,也不會有什麼睡眠紊亂一類的毛病。

當然守紀律不僅僅是作息時間,之所以不厭其煩說作息時間,隻是說明一個問題: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定一個規矩,而且規矩一旦定下,就必須要堅決地執行,而且最好不要輕易改變規矩。朝令夕改,孩子也無所適從。

讓孩子守紀律還要“警鍾長鳴”,比如領孩子散步,就要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采折花木,為什麼不能隨地吐痰,為什麼不能亂扔廢棄物等等。說這些的目的,除了要孩子端正自己的行為,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道理,懂得這個世界是由無數的規則組成的,沒有規則這個世界就不能運轉,人也無法生活。比如你要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上有許多許多的人,這麼多人要想都能生活下去,要想都生活得平平安安,就要製定許多規矩,比如公共的東西你就不能私自占有,自己的行為損害了別人的利益,也不能去做,如果大家都隨意采折花木,花園裏的花就會被采完,如果誰都亂扔廢棄物,我們生活的環境就會很髒,就會生出很多的疾病等等。讓孩子明白了道理,孩子就會自覺地約束自己,久而久之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遇到事情,也會首先考慮能不能做,做了的後果如何。孩子養成守紀律的習慣,對孩子來說也不是苦差事,而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守紀律就不僅僅是不惹麻煩,而會變成以自己守紀律講文明而自豪,也會覺得自己高尚高大,從而形成一種高貴的氣質。

長期這樣的教育,效果當然是非常明顯。大概是女兒讀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有天我路過附中門口,看到女兒班上的幾個女生在小賣部買雪糕吃,我發現沒有我的女兒,我就問她們我的女兒哪去了。她們說在操場。我向操場望去,看到我女兒一個人坐在籃球架下。我明白她們在上體育課,於是就也買了一根雪糕讓女兒的同學帶了過去。女兒放學回來後,我問她為什麼一個人坐在那裏,那麼熱的天,為什麼不和同學一起來買雪糕。結果女兒的回答讓我也有點意外,女兒說老師不讓亂跑,老師說隻能在操場自由活動,而且也不讓亂吃東西,誰亂跑就懲罰誰。我問老師哪去了,女兒說老師回辦公室了。我雖然覺得女兒遵守紀律也有點過分,甚至有點刻板,但我還是表揚了女兒,因為我知道,遵守紀律就不能投機,更不能僥幸,其他孩子離開操場去買東西吃,就是覺得老師已經不在場了,離開操場老師也不知道,或者老師也不會管。其實許多成年人犯錯誤,就是存在僥幸心理。也許有人會說,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死板,沒有出息。其實不然,守紀律和死板是兩回事,在平日的教育中,我就既教育她守紀律,也教育她要活潑,但讓她明白的是,該活潑的時候你才能活潑,該守紀律的時候你就得守紀律,這個原則必須得遵守。當然我也教育她創新,要敢於大膽提意見,要和大家交朋友等,也就是說,我是想讓她做到像毛主席說的那樣:“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另一方麵,有些人認為調皮搗蛋的孩子將來有出息,我們的許多電視電影也對調皮搗蛋的學生大加讚揚,比如《小兵張嘎》一類風格的文藝作品,認為他們頭腦活點子多敢於反潮流。其實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人才,未來的社會就是一個契約社會,就是一個製度社會,也是一個法治社會,而且一切社會活動都將越來越規範,投機取巧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少,遵守規則掌握規則,就是對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人必須要懂得的事情,懂得規則並按規則辦事,這樣的人,才是適應社會的人,也是具有文明素質的人,也會是占便宜的人。

培養孩子守紀律,也是在培養孩子做一個合格的人,也是在培養孩子尊重他人。

我的女兒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有天她打來電話,說他們的英語老師是個外籍教師,要求他們給自己的父母用英語寫一封信寄出去,信她已經寫好,明天有空就寄出去。我當時覺得信寫好就可以了,沒必要寄過來,因為有事一般打電話,寫信也是發電子郵件,既方便又快捷,而寄信卻不方便,還得跑郵局寫信封,況且我和她媽的英語都不行,寄來也看不明白。但她卻說要寄,她說老師說了要寄,並且老師特別作了強調要寄出,不寄就欺騙了老師,不寄她心裏也不安。於是便把這封信寄了回來。那天我收到這封信時,一下心裏特別地高興,好像這封信有著特別的意義,拿在手裏,就是覺得親切,就是覺得女兒懂事善良,也遵守紀律,也懂得尊重老師。所以,這封見證女兒守紀律的信,我至今還保留著。

可以看出,自覺地遵守紀律,就會形成習慣,如果違反紀律,不管是多麼無關緊要的紀律,都會感到心裏不安,都會覺得自己做得不對。有這樣的孩子,父母當然不會擔心孩子會幹出什麼壞事,也不會對孩子有什麼不放心。這麼些年來,我們就沒擔心過女兒會幹壞事,不管什麼事,我們對她都是絕對地信任,絲毫不擔心她會偷工減料消極怠工,在學習上如此,在生活中也如此,所以熟悉的人都會說我的女兒是最讓父母省心的女兒。

守紀律也是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人當然會得到別人的尊重。我的女兒懂事守紀律不僅我們父母喜歡,她的老師也對她很好。在上學這些年來,女兒得到了許多老師的幫助,許多老師都覺得我女兒聽話懂事,都願意來幫助她。上小學中學時,我女兒獲了許多的獎;考大學時,我女兒又是被學校保送去參加北大的自主招生;大學畢業,又是被北大保送讀研。可見,守紀律的人也不會吃虧。

2讓孩子從小參與家庭事務成為小主人

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父母常和孩子說說家裏的事,有事和孩子商量一下,甚至家裏的東西放在哪裏,也要告訴孩子一聲,這樣做,就是要培養孩子的主人翁精神,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也是培養孩子的家庭觀念。這些意識和觀念,對孩子來說也十分重要,如果孩子沒有這些意識,就沒有家庭觀念,就沒有責任意識。沒有責任意識,孩子就會對家裏的一切漠不關心,進而會對父母的事也不聞不問,進而會對親人對社會也漠不關心。對什麼都漠不關心的孩子,就是沒責任心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教育起來就很麻煩,也會出現很多問題。

從小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從小培養孩子的主人翁意識,是對孩子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麵。

孩子的家庭觀念和主人翁意識不是一時一事能夠培養起來的,而是從小就要有意識地培養,比如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分清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別人的,然後讓孩子進一步知道家裏柴米油鹽的來龍去脈,知道過日子的基本東西,比如發了工資,要告訴孩子這個月發了多少錢,和孩子一起算算怎麼花。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的參與意識,也讓孩子知道家裏的一些基本情況。孩子再大一點,就要讓孩子直接參與家庭事務,而且一些事情要真的和孩子商量,商量的目的當然不是要孩子拿主意,而是要讓孩子感覺到他是家庭中的一員,家庭的一切都和他息息相關,有了這些觀念,慢慢孩子就會主動參與。孩子主動參與了,家裏的一切事務也就自然而然地變成了他自己的事務,孩子自覺不自覺地就會成為小主人。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孩子當了家,當然就知道了柴米油鹽,孩子就會珍惜家裏的一切,也不會亂花錢,也會早早長大,早早成熟,早早自己把自己當成大人,自己擔當起自己的學習任務。

比如那年我們分到了房子去買沙發,到了賣家具的商城,裏麵各種各樣的沙發讓人一時挑花了眼,但不管看哪種沙發,我們都要問一問女兒的意見。那時我的女兒大概八九歲,一個賣沙發的見我們征求小孩子的意見,不解地問我們小孩子是什麼人,她懂什麼。我告訴她我們是一家三口人,女兒喜歡在沙發上玩,沙發對她很重要,她喜歡不喜歡也很重要。女兒受此鼓勵,更覺得自己理所當然地要參與,於是不但更主動地參與對沙發的評價,而且還跑來跑去,尋找喜歡的沙發。後來孩子看中了一組沙發,我們覺得也可以,於是我們便鼓勵說女兒的眼力不錯,這組沙發就很好,於是便買了下來。

培養孩子參加家庭事務,把孩子當成小主人,久而久之,孩子不但自己的事情會自己做,而且家裏的事情,也會積極參與,而且也會自覺地認為家裏的事也是自己的事,自己也要為家裏的事操心,如果形成習慣,家長也就不用為孩子的學習費心了。

前麵說過,我們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家庭觀念,女兒會聽話時,我們就給她講解什麼是家庭,什麼東西是家裏的,什麼東西是人家的,家裏的東西要怎麼對待,人家的東西要怎麼對待。這樣的教育,當然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留下印記。記得有一次晚上抱女兒去校醫務室打針,當時孩子大概八九個月,當時女兒隻能說一個單字。打針時孩子哭了,但打完針要走時,女兒突然指著桌子說電,順著女兒手指的方向看,才發現來時拿的手電忘了拿了。類似的還有一次。那年春節我們回我父母那裏過年,半夜下火車時,妻子忘了穿大衣就下了車,當時已經下車走了一段路,女兒卻突然想起她媽把大衣忘在了火車上。當時女兒隻喊了一聲媽媽你的大衣,然後便反身拚命往火車上跑。當時我半天才反應過來意識到有危險,如果火車開動了怎麼辦,於是我也扔下東西追了過去,當我跑到車門前時,女兒已經拿著她媽的大衣擠了下來。那一年我的女兒才八歲。這就說明在那時,什麼事我的女兒都在操心,不僅操心自己的事,也操心父母的事家裏的事,下車後,我們大人反而在想別的,我的女兒卻在想東西拿全了沒有,有沒有丟掉東西,正因為這樣,女兒才發現她媽沒穿大衣。

有的孩子兩三歲了,仍不知道什麼東西是自家的,什麼東西是人家的,到了別人家,仍然是想要什麼就要什麼,不給就哭就鬧,這不能不說是家庭觀念教育的缺失。

把孩子培養成小主人,就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孩子有了責任感,就有了責任意識和主動精神。這樣孩子不論什麼事都會自己動腦筋考慮,也會為父母著想,也會為家庭著想。現在許多家庭為孩子的學習發愁,要陪著孩子學習,陪著孩子寫作業。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父母沒把孩子當成小主人,而且把孩子當成什麼事都不懂的孩子。既然父母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什麼都得父母來管,都得父母來操心,孩子當然不會去想什麼。久而久之,孩子不僅不會有責任感,連腦筋都會懶得動,自己的什麼事,自己都不會去想。

不少人抱怨孩子長不大,已經二十多歲的成年人了,什麼事都不管,什麼事都不考慮,什麼事都得父母管,都得父母來操心。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教育不當的責任。現在是獨生子女,父母有充足的時間來管孩子,而且管得太多,管得太細,而且有的孩子不但父母親管,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管,這麼多人管著,而且都要求按大人的意願去辦,孩子當然不願意自己考慮,也沒法自己考慮,因為更多時候自己考慮了不管用,說了也不算。因此,就養成了孩子不僅不當家,也不聞不問家裏的事情,教育成了典型的公子公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缺什麼就向家裏要什麼,根本不考慮家裏的情況,也不知道家裏的情況。這樣的孩子,不僅沒有責任感,也不會知道自己將來要幹什麼,父母需要他幹什麼。

有天我在校園裏散步,一個男生問一個女生幹什麼去,女生說去買西紅柿。男生說你不是不愛吃酸的嗎?女生說是我媽要讓我去買,還要我每天生吃兩個。上大學了,每天吃什麼都要父母來安排,孩子又怎麼能長大。

我記得還是我的女兒很小的時候,如果家裏有東西找不著,我就問女兒知道不知道放在了哪裏。如果女兒知道,她就會跑去拿出來;如果不知道,她就會和我一起找。這樣久了,她知道得就比我們多,感覺記得也比我們牢,什麼東西找不到,我們會本能地問女兒,很多時候她還真的能找到。大一點後,家裏有什麼事或者要買什麼東西,我們都要她知道或者讓她參與,這樣她就自覺地把自己當成了家裏的重要成員和大人,許多時候會主動參與家裏的事情,也會主動為家裏出謀劃策。這個習慣我女兒至今還保留著。去年我們買了一台液晶電視,本來我們以為女兒在北京,又要參加一個考試,再說也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就沒打擾女兒,結果後來她母親在電話裏和女兒聊天時說了電視的事,女兒就很不高興,也立即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說她雖然不在家,但仍然是家裏的人,為什麼這麼大的事不和她商量,如果商量,她會在網上查哪種品牌的最合適,多大尺寸的最適合。可見女兒對家裏的事還是很牽掛。

有主人意識,就會有很強的家庭觀念,也會很關心父母家人。我的女兒離家到北京上學已經五年多了,但我和她母親的生日她每年都記著,每到過生日那天就會早早地發來短信,然後叮囑吃什麼怎麼過。妻子的幾個侄兒侄女也在蘭州,我女兒甚至會給她表哥表姐發短信,要他們到我們家來給我們過生日。有次我的生日我都忘了,那天我講完課往回走,手機突然響了,是女兒發來的祝賀短信,回到家,妻子已經做好了飯菜。妻子告訴我,說她剛上班就接到女兒的電話,要她早點回家準備給我過生日。其實我女兒關心的事情還很多,比如三八節,她會打電話讓她的表姐買花來送給她的母親,就連二月二,女兒也會發短信提醒我要不要理發剃龍頭,今年我的生日,女兒就在網上訂了蛋糕,上午我還沒上班,蘭州的糕點店就打來了電話,先是祝賀生日,然後說女兒在北京給我訂了蛋糕,問什麼時候把蛋糕送來。今年端午節,女兒又在網上給我們訂了粽子。對這一切,別人都很羨慕我,其實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都是從小教育孩子的結果,正確的教育,會培養出讓你自豪一輩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