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最好的教育是鼓勵教育2(1 / 3)

4把孩子的獎狀掛起來,尊重和看重孩子的榮譽

把孩子得的獎狀掛起來,就是對孩子的肯定,就是對孩子的又一次褒獎,就是對孩子的長期激勵。激勵機製的作用人們都明白,但許多人想到激勵,就想到金錢,就想到物質,而我要說的是,對孩子來說,榮譽的激勵往往比金錢更重要,也更有效。

在我家,家裏最顯眼的位置,就是掛我女兒獎狀的位置,不管是學習方麵的獎還是其他獎,也不管是大獎還是小獎,我都掛起來。而且我女兒學美術畫的作品,我認為畫得好的,也都貼在牆上,有時屋子像個展覽室,親戚朋友來,首先看到的就是這些東西,往往是親戚朋友一邊看這些,一邊說些恭維的話,女兒聽到這些,小臉上更是一臉自豪和得意。我們可以判斷出,此時孩子的心裏當然是充滿了快樂,也充滿了更高昂的鬥誌,也會想到以後要做得更好,當然也對父母的做法感到滿意,也對報答父母有了更多的思考。

對於那些不能掛或者不方便掛的榮譽證章,我們也是放在最珍貴的地方。比如我女兒獲得的區級三好學生和市級三好學生獎狀,因隻是三四寸大的證書,便和獲得的團中央少工委頒發的“手拉手好少年”獎章一起,放在抽屜裏放存折和國債的盒子裏,因為我們覺得這些榮譽確實很珍貴,珍貴程度要超過我們的金錢。把女兒的榮譽證章放在這麼重要的地方,我的女兒當然也更自豪,可以想象,每當她打開抽屜看到自己的榮譽證章和金錢放在一起時,她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到親戚朋友家,發現很少有人把孩子的獎狀掛在牆上,特別是住了新房的,感覺再掛獎狀很不協調,也很落後,便在漂亮的新牆上掛一些名人的字畫。其實,如果真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好,在我看來,掛什麼也不如掛自己孩子的獎狀,掛自己孩子的獎狀,不僅僅是對孩子的肯定和二次褒獎,也是對孩子付出努力得來的成果的尊重。你尊重了孩子,孩子當然也會尊重你,於是孩子就會更加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

對於獲獎對孩子的鼓勵作用,妻子最有心得,她也常常說起她獲獎從而改變她命運的故事。妻子說開始上學的時候,她的學習並不太好,四年級學習珠算時,不知為什麼,她對打算盤很有興趣,早早背熟了口訣,算盤也打得全班最好,碰巧那年教他們珠算的是一位新來的老師,老師教學的熱情很高,也很用心。於是老師便發現了她表揚了她,而且學完珠算時,老師還搞了一次珠算比賽。那次她得了個第一,老師也征得學校的同意給他們發了獎狀。那是她平生第一次獲得獎狀,還沒等放學她就拿著獎狀跑回了家,然後等父母回來報喜。父母也很看重這次獲獎,於是父親親手把獎狀貼在了堂屋牆的正中。正是這次獎勵,使她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從此努力學習,希望得到更多的獎勵,因此學習成績也穩步上升,最終改變了她自己的命運。

當然,現在不少學校把發獎狀改成了發證書,好像證書是為了證明獲獎,證明獲得過獎勵。這就把發獎的意義搞錯了,也搞顛倒了。其實學校給學生發獎,並不是給學生一個證明,而應該是給學生一個鼓勵,這個鼓勵既是對學生成績的肯定,也是為了讓學生感到榮耀,感到光榮,激勵學生以後做得更好,也讓別的學生向獲獎的學生學習。如果為了這個目的,學校就應該把獎狀發成真正的獎狀,就是傳統的那一張喜慶的大紙,蓋上紅紅的印章,然後讓學生的父母掛在牆上,喜在心上。如果獎狀發成證書,對孩子來說作用不大,因為孩子和成年人不同,成年人得獎,大多數情況是為了以後使用,當然要做成證書,以利於保管。比如我得的那些獎勵證書,就是為了用的,這樣我便存放在抽屜裏,年終考核時拿出來用,評聘職稱時,也拿出來用,申請什麼研究課題時,還得拿出來用,有時填寫什麼表格時,也要拿出來用。現在學生的獎狀也改成證書,不能不說是受成年人用的思想影響,正是這種用的錯誤觀念,大大削弱了獎勵的作用。所以我在這裏建議,學校給學生發獎,最好還是發過去的那種獎狀,一張紙,成本低,但作用大。

有的孩子可能沒得到很多的榮譽,但我們不妨把孩子寫得好的作業掛起來,把老師寫了好的評語的作文掛起來。如果我們珍惜孩子的榮譽,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榮譽感,我們就能處處發現孩子值得表彰的地方。我們張貼了孩子的作業,孩子受到鼓勵,他的作業就會做得更好。作業做好了,學習成績就會上去,就會獲得學習上的獎勵,也會得到孩子想得到的獎狀。當然,對孩子的鼓勵也不僅僅局限在學習方麵,品行方麵有了優點,也要給予鼓勵,鼓勵的辦法當然也不僅僅是張貼懸掛,我們還可以口頭鼓勵,還可以打電話告訴爺爺奶奶,告訴爺爺奶奶孩子今天做了一件什麼樣的好事,如果親戚朋友來了,還可以當著孩子的麵告訴親戚朋友。當然也可以在家裏做一個榮譽榜,如果怕別人笑話,就做在門後麵,然後用這個榮譽榜來記錄孩子的榮譽,比如給孩子貼小紅花一類,以此來表彰鼓勵孩子,也以此來告訴孩子,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父母喜愛的,什麼是父母不希望看到的。長此以往,孩子的是非觀念就會增強,進取心也會增強。

這樣做有的父母也許認為沒有必要,也可能怕把孩子培養成好大喜功的孩子。其實這種擔心沒有必要,孩子適當的好大喜功,就是孩子渴望進步渴望成功的表現,隻要不太出格,隻要不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性格,大可不必擔心。另一方麵,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們不能用成年人的心理來理解孩子。在榮譽麵前,孩子的榮譽感要比成年人強得多,快樂感也要比成年人大。我們說過,榮譽感也是人的生理需要,成年人在榮譽麵前,往往還有一些理性,還要考慮榮譽會不會比金錢更實惠一點,榮譽會不會引起別人的嫉妒,榮譽會不會帶來負麵影響等等,而孩子,在榮譽麵前,擁有的隻有快樂,隻有自豪和成就感,隻有繼續向前,隻有保持更大的榮譽。所以,對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鼓勵更能讓孩子感到自豪的了。

5鼓勵孩子當班幹部,勇於承擔責任

當班幹部也是一種對孩子的鼓勵,也是一種對孩子能力的鍛煉,班幹部這個職務,對孩子來說,既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約束。孩子當了班幹部,就會認為是老師或者同學對他的肯定,也是對他的信任,為了不辜負老師和同學,孩子就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就會處處起模範帶頭作用,還會更加努力學習,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另一方麵,孩子當了班幹部,也可以鍛煉自己和老師及同學相處的能力,也能培養孩子關心集體和關心社會的思想。

我的女兒由於聽話和懂事,在幼兒園就當了班長,那時她卻是班裏年齡最小的,雖然還不知道班長的真正含義,而且回家後說老師讓她當重(正)班長,但孩子已經知道老師給了她一個任務,也給了她一個責任,她要完成好這個任務,她要承擔起這個責任,這樣孩子當然懂得要更加努力,更加嚴格要求自己。這些話決不是我的主觀臆斷,因為當了班長後不久的一天我去接女兒,我的女兒和那個副班長正在搶一個裝了一點垃圾的小簸箕,兩個人各抓住簸箕的一頭,誰也不肯鬆手,就那麼僵持著。我上前問怎麼了,我女兒立即說我是班長我要去倒垃圾,可他硬要和我搶。那個副班長也喊了說他也是班長,他也要倒垃圾。因為誰也不肯鬆手,這樣我隻好讓他們兩個抬著那個簸箕一起去倒。這件事就充分說明幼小的孩子也懂得當了班長就要承擔責任,就要幹一些事情,而且要幹得比別人多。

當班幹部能培養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這點我也深有體會。我的女兒由於當班幹部時間長,便和老師接觸得多,也和同學們交往得多,女兒雖然天性文靜膽小,但在社交能力方麵卻一點不弱。我女兒高二那年,因為她喜歡學文科,便從奧數重點班轉到了文科班,但文科班不像理科班那樣,可以靠數理化等競賽被保送。正當我們遺憾時,女兒打聽到國內幾所重點大學要實行自主招生,文科生也可以被推薦參加。對此我們還是將信將疑並沒當回事,結果高三那年,我女兒早早就從老師那裏知道他們學校分到了自主招生的推薦名額。但北大那年隻給了全省三個推薦名額,兩個分到了一中,他們學校雖然是麵向全省招生,卻隻分到了一個。當時按他們學校的情況,這一個名額肯定要給理科的奧數班,因為給了奧數班,很可能學校就會多一個人進入重點大學,如果給文科班,就沒有一點把握,因為文科班連續五年沒有人進人北大,而清華文科在甘肅省一直沒有招生。但當時我女兒的老師認為我的女兒希望最大,便領著我女兒去領導那裏爭這一個名額。文理相持不下後,領導隻好給北大招辦打電話,要求增加一個推薦名額。增加了一個名額後,文理便各分了一個。我女兒得到這個推薦名額時,便要填寫許多表格,還要找兩名老師寫書麵推薦信,還要找領導簽字蓋章等,這些都沒用我們操心,都是女兒自己跑著辦妥的。材料審查通過後,還要到北大去參加麵試筆試。那年全省文科理科去北大參加筆試麵試的共有四人,最後北大隻預錄了我女兒一個。這件事到現在想起來我都有點暗自慶幸,因那年是開展自主招生的第二年,我們根本不知道有自主招生這回事,如果我女兒隻知道埋頭學習而不知道不打聽自主招生這件事,自主招生的推薦名額就輪不到她,是她聽到隻有一個名額而且要分給理科奧數班,她才去找他們老師,老師才帶她去找領導。可見孩子的社交能力也很重要,而且去北大麵試時要問許多問題,如果不是落落大方和侃侃而談,就很難被北大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