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聞名的趙州橋位於河北趙縣城南,橫跨洨河,又名安濟橋,建於隋大業(公元605—618年)年間,是著名匠師李春建造。橋長64.40米,跨徑37.02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因橋兩端肩部各有二個小孔,不是實的,故稱敞肩型,這是世界造橋史的一個創造(沒有小拱的稱為滿肩或實肩型)。
趙州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曆史,經曆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邢台發生的7.6級地震,邢台距這裏有40多千米,這裏也有四點幾級地震,趙州橋都沒有被破壞,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說,先不管橋的內部結構,僅就它能夠存在這麼多年就說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災大水淹到橋拱的龍嘴處,據當地的老人說,站在橋上都能感覺橋身很大的晃動。
據記載,趙州橋自建成至今共修繕8次。在主拱券的上邊兩端又各加設了兩個小拱,一是可節省材料,二是減少橋身自重(減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橋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國科學院自然史組等四個單位組成聯合調查組,對趙州橋的橋基進行了調查,自重為2800噸的趙州橋,而它的根基隻是有五層石條砌成高1.55米的橋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這麼淺的橋基簡直令人難以置信,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時還認為這隻是防水流衝刷而用的金剛牆,而不是承納橋券全部荷載的基礎。他在報告中寫道:
“為要實測券基,我們在北麵券腳下發掘,但在現在河床下約70~80厘米,即發現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層,共高1.58米,每層較上—層稍出台,下麵並無堅實的基礎,分明隻是防水流衝刷而用的金剛牆,而非承納橋券全部荷載的基礎。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見水,所以除非大規模的發掘,實無法進達我們據學理推測的大座橋基的位置。”
為了保護趙州橋,20世紀末在趙州橋東100米處新建的橋梁,其結構還是沿襲趙州橋,隻是主拱上的小拱數量增加到一邊5個。
李春介紹
李春,籍貫及生卒年月不詳。中國隋代著名的橋梁工匠,建造了舉世聞名的趙州橋,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麵,為中國橋梁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據唐代中書令張嘉貞為趙州橋所寫的“銘文”中有:“趙郡洨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跡也,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故知李春建造。
洛陽橋位於福建泉州東郊的洛陽江上,始建於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嘉佑四年(1059年)竣工,曆時六年零八個月,其規製獨特,工程宏大,創梁式跨海大石橋曆史之先,有“海內第一橋”之稱,以至神宗朝,運使王子京以洛陽江萬安橋圖晉獻皇上,也博得龍顏大悅,慷慨封賞。之後,泉州地區興起造橋之熱,在150年間,竟建橋200多座,總長度達50餘裏,故贏得“閩中橋梁甲天下”、“泉州橋梁甲閩中”之譽。
洛陽橋之所以與石拱型趙州橋、多孔石拱型盧溝橋、舟梁型潮州廣濟橋,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橋,除其造勢宏大,還因結構獨特,技藝高超。
洛陽古橋為古構平梁,南北走向,橋長834米,寬7米,殘存橋墩31座,橋麵由長11米、寬與厚都近1米的花崗岩巨石鋪架,造橋者的智慧表現在:根據潮大流急,創造了兩頭尖形的船筏式分開水勢,即“筏型基礎”;又運用潮汐落差,創造了“激浪以漲舟,懸機以弦”奠基法和橋板浮運法;蔡襄接任督造後,又創“種蠣於礎以為固”。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在《橋梁談往》中對其這樣評價:“這種基礎,就是近代橋梁的‘筏型基礎’,但在國外隻有不到一百年的曆史。所用橋梁的‘浮運法’,就是今日還很通行。”而養殖牡蠣把橋基與墩石腦合凝結成整體,恐怕也是現代生物科學的超前運用。
如今,在洛陽橋北端已豎立起一座相當高大的蔡襄石雕塑像,眉須之間仍透著那份沉穩謙和,不輕易也流露無奈的孤獨。
曆史上一直把蔡襄與洛陽橋之間的故事編排得出神入化,以致讓後人也認定洛陽橋係蔡襄所為。曆史有點誤差是可以原諒的,作為泉州知府的蔡襄,在任期間對督視橋役可說是盡職盡責,雖說隻有23個月,僅占整個造橋時日的四分之一,但其嘔心瀝血卻有口皆碑。況且蔡襄在其親自撰寫的《萬安橋記》碑文中,並不自詡其功,隻簡記造橋之始末,而大書王實、義波等造橋之人的史實。可見蔡襄人品之高尚,為官之清廉。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蔡襄所為合情合理,並無特別之處,人們如此排編也反映老百姓對清官政治的一種呼喚。蔡襄塑像孑然而立,守望著自己熟悉的洛陽橋,卻再也見不到那壯烈的造橋場麵,後人的敬意也給他帶來幾許孤獨。如果當時在這裏設計雕塑的是一組普通建設者移石架橋的群像,也許更好合曆史的真實,也符合蔡襄的本意。
洛陽橋的另一個功能,就是它所產生的文化。自橋建成之後,各種風格造型,與山水秀色融為一體的與橋有關的祠、廟、庵、堂等紛紛興建,把當時的建築文化與藝術表現得淋漓酣暢;以橋為題的曆代記文和詩題吟詠,大大豐富了這片土地的文化底蘊;眾多或遒勁或飄逸或豪放或細膩的關於橋的碑記石刻、詩題碑刻和摩崖石刻,其傳統的書法與雕刻藝術則營造了雋永的意境,而無數以橋為素材杜撰編排的傳說故事和地方戲曲,更是充滿古典浪漫主義的色彩,廣為流傳。一座古橋能引起如此大的文化轟動,這在建橋史上是罕見的。
洛陽橋交通功能的淡化,又是時代發展的一個標誌。如今324國道上那座洛江橋閘,已車流如水,貫通南北。它與近在咫尺的古橋共同構成“洛江雙虹”的新景,一道古代的,一道現代的,但它們折射出的都是我們民族創造與文明的太陽之光。
廣濟橋又稱湘子橋,位於潮州古城東門樓外,橫跨浩瀚的韓江,居閩、粵交通要津,以“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獨特風格,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等同居中國名橋之列,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時候韓江並沒有建橋。據《潮州三陽誌·橋道》載:“由東以入廣者,至潮有一江之阻。沙平水落,一葦可航;雨積江漲,則波急而岸遠。老於操舟者且自恐,閱一日不能四五濟,來往者兩病之。”為渡江,人們往往“日夜野宿,以伺其便”。可見無橋之苦,擺渡之難。
宋乾道七年(1171年),潮州太守曾汪“乃造舟為梁,八十有六,以接江之東西岸,且峙石於中,以繩其勢、根其址,凡三越月而就,名曰康濟橋。”這便是最早的廣濟橋。
康濟橋曆經三年,於淳熙元年(1174年)夏,被無情的洪水衝毀。繼任的太守常禕重修之,並將浮舟增至106隻,使“舳艫編連,龍臥虹跨”,十分壯觀。橋成尚有餘資,“遂創傑閣於西岸,以鎮江流,名曰仰韓。”其實,這個“傑閣”就是西岸的第一墩。它的創建,拉開了從兩岸向江心築墩架梁的曠日持久工程的帷幕。西岸橋墩從淳熙元年至紹定二年(1228年),曆54年間由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孫叔謹諸太守相繼完成橋墩10座。又以丁允元築墩最多,功績最著,西橋因此而稱“丁侯橋”。東橋以紹熙五年(1194年)太守沈宗禹“蟠石東岸”築“蓋秀亭”為始,經陳宏規、林山票、林會諸公築建,至開禧元年(1205年),共築成橋墩13座,命橋名為“濟川”。開慶元年(1259年),太守林光世“造新舟二十四,鐵纜七十丈,從旁翼而貫之。”至此,全橋格局始定。
此後,該橋亦興亦廢,時毀時修,風風雨雨又經曆了二百多年,至明中葉才迎來了它最輝煌燦爛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