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到過四川灌縣都江堰的人,往往會被橫跨岷江內外兩江的安瀾橋所吸引。它是竹索橋的傑出代表,在二王廟西,楊泗將軍廟前。

安瀾橋一帶曆來是岷江兩岸的交通要津,江上早有“笮橋”,把兩岸人民聯係起來。橋始建於何時已查不到出處,據說在宋以前名“安瀾橋”。宋淳化時重修,不久改名“平事橋”。明末毀於戰爭,改為船渡。清“嘉慶八年(1803年)……仿舊置建立,名安瀾橋”。橋分為八孔,全長340米,寬3米多,高近13米,最大一孔跨徑達61米。全橋用細竹篾編成粗5寸的竹索24根,其中10根作底索,上麵橫鋪木板當橋麵,壓板索2根,還有12根分列橋的兩旁,作為扶欄。絞索設備安放在橋兩頭石室內的木籠中,用木絞車絞緊橋的底索,用大木柱絞緊扶欄索。由於竹索太長,從兩頭絞緊非常困難,所以在橋梁中間的石墩上增添一套絞索設備,也置於石室木籠中。在木籠上麵,修建橋亭。亭分2層,上層用木梁密排,裝砌大石,以作壓重;下層中空,以便行人。布置巧妙,煞費匠心。該橋為八跨連跨,穩定性較好,行走其上,搖晃不大。

安瀾橋橋墩一般用圓木築成木排斜架,每墩用大木樁5根打入河底,中用橫木一根連接,並堆砌石塊圍繞樁架,以防衝刷。墩中間1座石墩正位於內外江口分水嘴沙灘上,係用花崗石砌成,周圍打設木樁,並於上遊建築石堤數丈。鞏固墩基。

安瀾橋,又稱夫妻橋,這與當地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有關。據說明朝末年,當地官府為了防阻張獻忠,拆毀了安瀾橋,以後長期得不到修複,憑舟渡江,“屢有覆溺之患”,幸運安渡者,又受到勒索。到了清嘉慶年間,有個私塾教師何先德,關心民眾疾苦,決心修複竹索橋。他詳細觀察橋頭兩邊地勢,測量江岸間的距離,製成橋的模型,確定建橋方案,一麵上報官府,一麵籌捐建橋款項,親自參與修橋。官紳們以監造為名,暗中營私中飽,以朽木充當好料,以致在索橋即將完工時斷毀於風雨之夜。官紳們怕何先德揭發他們在建橋中的弊端,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殺害滅口。何死後無子,其妻何娘子繼夫遺誌,出麵負責施工。何娘子日夜苦思,按照丈夫的橋式,加設欄杆,並做了模型進行試驗,終於將橋建成。從此“長亭安瀾,無虞覆溺,利於薄哉”。人們為了紀念何先德夫婦,改橋名為夫妻橋。這一傳說在《安瀾橋碑》(馬光型書)有反映,在民國《何先德傳碑記》中作了詳細的闡述。它還被編成川劇,搬上舞台。

國外不少橋梁專家認為索橋首創於我國。前蘇聯C.A.查普林在他的《吊橋簡史》中稱“中國稱大約在三千年以前已開始建造吊橋”,此時都以竹、藤等為建橋材料。《漢書·西域傳》已有“以繩索相引而度”、“懸繩而渡笮”的記載。宋代的巨著《太平寰宇記》中說,自漢書以下至州郡圖籍中的所謂“笮”者,“即此土夷人於天水之上置藤為橋”。西漢初期,西南還有個笮國。可見藏、彝等西南少數民族對首創索橋是作出了重要貢獻的。至今,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仍可見到各種型式的索橋,高懸在深山險穀之中。

像安瀾橋一類的索橋,由於橋梁剛度很差,隨著河穀中陣陣大風來回搖晃,過橋者不免有膽戰心驚之感。宋代愛國詩人陸遊曾在當時成都府茂州一帶活動,他用“度索臨千仞,梯山躡半空”的詩句勾畫出索橋的雄姿,又用一首《度笮》七絕“翩翩翻翻笮受風,行人疾走緣虛空;四觀目眩浪花上,小跌身裹蛟龍中”,結合包括陸遊自己在內的過橋人的親身感受,生動地描繪出過橋時的驚險畫麵。

1965年在修建新都江堰時,按照清代橋梁式樣對安瀾橋進行了改建,以直徑為25毫米的鋼絲繩代替竹索,欄杆索錨等部分改用鋼筋混凝土柱,用繩夾固定,底錨情況不變。

都江堰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於公元3世紀,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霽虹橋位於雲南省永平縣西南部,橫跨永平縣岩洞鄉與保山市平坡鄉之間的瀾滄江上。霽虹橋,古稱蘭津橋,以西漢“蘭津渡”得名。西漢以前,這裏就成為一道古渡口,定名為“蘭當渡”。東漢明帝時,開通博南山道,在瀾滄江上架竹橋,取名“蘭津橋”。故時人有蘭津歌謠曰:“漢德廣,開不賓,度博南,越蘭津,渡瀾滄,為它人。”霽虹橋的形成早在東漢明帝水平元年至十一年間,即公元58年至68年之間。伴隨著中國數千年曆史發展的過程,《雲南通誌》(卷二)有記載道:“瀾滄江南流入海,龍尾關西第七驛有橋,即永昌也。兩岸高險,水迅急,橫亙大索為梁,上布簧,簧上實板,乃通。以竹屋蓋橋。其穿索石孔,孔明所省也。”

霽虹橋在元明兩朝發生了曆史性的變化。據《雍正通誌》記載:“元貞間(公元1295—1297年)也先不花西征。易以巨木,將改藤篾橋為木橋,時逢天降蒙蒙細雨,長虹貫日,遂將蘭津橋改名為霽虹橋。”此名沿用至今,已有690餘年的曆史。又據《永昌府誌》記載:“成化中(公元1465年—1487年)僧了然者,乃募建飛橋,以木為柱,而以鐵索橫牽兩岸,下無所憑,上無所倚,飄然懸空。”由此改建木橋為鐵索橋。

現在我們所見的霽虹橋是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新修建,光緒年間重修,直到民國二十年(1931年)又進行過修繕。據有關史料統計,霽虹橋自改為鐵索橋以來,大的修建達十七八次之多。霽虹橋全長約106米,寬約3.7米,淨跨60餘米。全橋結構由九股18條鐵鏈組成,鐵鏈重量約20餘噸,其中底索16根,成二四四四二的形式排列。餘下兩極分列於兩側,高於底索1米多,作為過橋技手,鐵索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岸的峭壁上。鐵鏈扣環直徑約為2.5~2.8厘米,寬約8至12厘米,長約40厘米。橋的兩端分別建有一亭和兩座關樓。該橋橫跨在奔騰咆哮的瀾滄江江麵上,氣勢雄偉壯觀,地形極為險要,據險設伏,萬夫興歎,為曆代兵家必爭之地。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出動飛機轟炸,將霽虹橋視為功果橋而投彈數枚,炸彈落至橋麵,頓時橋上木板翻飛,火光衝天,但鐵索依然如故,霽虹橋仍以古老雄姿橫懸於瀾滄江上空。抗戰勝利後,橋麵得以重新修複。

霽虹橋自古以來是我國內地通往西方和東南亞各國的交通要道,它是居於雲、貴、川、陝、藏五省區現有的95座古鐵索橋中最寬的三座之首。明人馬繼龍題有詩句:“滄江鐵索跨長虹,鳥道從天一線通。”徐霞客也曾遊曆此橋,立下了“迤西咽喉,千載不能改也”的意願。清康熙皇帝欽賜“飛虹彼岸”匾額一塊。橋西峭壁之上保留著曆代石刻,如明代吳鵬所題“西南第一橋”、明嘉靖錢嘉獻題“金齒咽喉”、清康熙張其眉題“弄虹橋”、清乾隆富綱題“懸岸奇渡”、民國李根源題“人力所通”等。無論從橋的建築時間,還是從橋的建築造型規模以及橋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來看,霽虹橋都不愧為我國乃至世界古代橋梁史上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