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發源於青藏高原,自景東縣流入思茅地區,貫穿全區六縣,區內流程300多千米,然後流經西雙版納,出境稱湄公河,連接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國,彙入南海,全長4880千米。瀾滄江是我國連接東南亞國家的水運大動脈,有“東方多瑙河”之稱。

盧溝橋坐落在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因跨越盧溝河(今永定河)而得名。盧溝橋始建於金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成於明昌三年(1192年),初名廣利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曆史。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修建。盧溝橋是北京地區現存最古老的一座聯拱石橋。

盧溝橋工程浩大,建築宏偉,結構精良,工藝高超,為我國古橋中的佼佼者。橋全長266.5米,橋麵寬綽,橋身全用堅固的花崗石建成,下分11個券孔,中間的券孔高大,兩邊的券孔較小。10座橋墩建在9米多厚的鵝卵石與黃沙的堆積層上,堅實無比。橋墩平麵呈船形,迎水的一麵砌成分水尖。每個尖端安裝著一根邊長約26厘米的銳角朝外的三角鐵柱,這是為了保護橋墩,抵禦洪水和冰塊對橋身的撞擊,人們把三角鐵柱稱為“斬龍劍”。在橋墩、拱券等關鍵部位,以及石與石之間,都用銀錠鎖連接,以互相拉聯固牢。這些建築結構是科學的傑出創造,堪稱絕技。

盧溝橋還以其精美的石刻藝術享譽於世。橋的兩側有281根望柱,柱頭刻著蓮花座,座下為荷葉墩。望柱中間嵌有279塊欄板,欄板內側與橋麵外側均雕有寶瓶、雲紋等圖案。每根望柱上有金、元、明、清曆代雕刻的數目不同的石獅,其中大部分石獅是明、清兩代原物,金代的已很少,元代的也不多。這些石獅蹲伏起臥,千姿百態,生動逼真,極富變化,是盧溝橋石刻藝術的精品。由於橋上石獅多得叫人無法數清楚,因而北京地區流傳著一句歇後語:“盧溝橋上的石獅子——數不清”。1961年,文物工作者采用編號的辦法,共清點出石獅485頭。1984年。又一次核查,查清橋上的石獅多達489頭。

在橋的兩端各設有華表4根,高約4.65米,無論是近看或遠望,其高度與體量同橋的比例很協調,既壯觀又優美。橋畔兩頭還各築有一座正方形的漢白玉碑亭,每根亭柱上的盤龍紋飾雕刻得極為精細。一座碑亭內豎著清康熙帝重修盧溝橋碑;另一座碑亭內立有清乾隆帝禦書“盧溝曉月”碑。“盧溝曉月”為燕京八景之一。

橋的東頭是宛平縣城,這是一座建於明末拱衛京都的拱極城。1937年7月7日在這裏爆發的“盧溝橋事變”,點燃了抗日戰爭的熊熊烈火,城牆上至今還留著累累彈痕。現在,宛平縣城已成為一處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紀念地。城內北側建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城東側辟為“抗日戰爭烈士陵園”。城樓上有“七七事變”紀念館和中國古橋陳列館。

燕京八景又稱燕山八景、燕台八景,指北京的八處名勝古跡。八景之說始於金明昌年間(1190年),但八景之名曆來傳說不一。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定為居庸疊翠、薊門煙樹、盧溝曉月、玉泉趵突、西山晴雪、瓊島春陰、太液秋風、金台夕照,並有乾隆帝親筆禦題之碑,於是燕京八景更是名滿四方。

靈江浮橋坐落於浙江省臨海縣南門城外的靈江上,建於南宋淳熙年間,此橋因江而得名,又名中津橋,後經多次重修。是一座構造形式獨特的水上立體交叉橋,其結構建築與設計都非常科學,是座曆史悠久的古老浮橋。

根據《臨海縣誌》記載: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中津橋修築在興善門外的金雞嶺下,由郡守唐仲友創建,橋長287米,寬5米餘,具有相當的規模。建造時,以每2艘船組成1節,總共以船50艘,組成25節。然後用纜索、地錨、錨碇等設備,將浮橋的所有船隻串聯,連係固定成為橋麵。

因臨海縣距東海較近,受潮汐影響很大,潮汐使靈江水麵,在一日的漲落中,能相差數米之距。當初建造時,為使浮橋能適應潮汐的漲落,唐仲友使“橋不及岸十五尋(每尋為八尺),為六筏,為以柱二十,固以檻,筏隨潮與岸低昂,續以板跳”的方式來修造浮橋。

修築時,先民們采用了“活動引橋”的方法,即在橋的兩端,搭建可以起落伸縮的活動引橋,將一端固定於河岸,另一端,用可隨著水位上下而升降的多孔棧型式橋麵,來銜接浮橋與河岸。如此一來,不論漲潮落潮,就能隨著晨昏潮汐的起伏,隨時變換坡度,不受影響而能通行。其原理與形式與現代浮橋的做法已十分近似了。

蘇東坡就以“機牙任信縮,漲落隨高低”的詩句,來描寫浮橋隨著晨昏潮汐的潮水漲落而能升降的特點。

唐仲友所著的《中津橋記》一書中記載:“度高下、量廣深、立程度,以寸擬丈,創木樣置水池中,節水以筩,效潮進退,觀者開喻,然後賦役”,對浮橋的設計建造做了詳細的描述。

在800年前的宋代,唐仲友在建橋之前,先製成了1∶100的橋梁模型,在水池中進行反複試驗,以獲得適當潮水漲落的浮橋型式,並作示範操作,幫助建築工人了解其結構原理,然後再開始動工建造。此注重建築流程的做法,在現代看似平常,但出現在800年前,實屬不易。

浮橋的運用,在漢唐時期已日益普遍。許多地區在建造永久性橋梁以前,總要先造浮橋,來了解水情、水性,然後再尋求合適的橋型,作為永久性建築。

中國出現最早的橋梁就是“浮橋”。又稱“州橋”、“浮航”、“浮桁”,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橋梁建築型式,因其架設簡單方便,常運用於軍事用途,所以也稱為“戰橋”。

浮橋的舟船、橋板與係船的纜繩,須要經常修葺和更換,所以經過歲月的變遷,很少能保留到現在。許多浮橋崩毀後,都轉向木梁橋、石梁橋或石拱橋發展。現存曆史最早的古代浮橋,就屬浙江省臨海縣的靈江浮橋,是中國浮橋建築中的一件傑作。

1964年靈江浮橋改建,橋長280米,寬5米。將浮橋移到縣城西門外上的津浮橋原址。為了不拆斷浮橋而讓航船可以通過,便在靠西門一側的浮橋設有“過船孔”,過船孔兩側的木船上,豎有高1.2米的木排架,自水麵至橋麵有高2.2米的淨空,可以讓船隻自由通航。如此一來,整體橋型就形成了主體水上立體交叉式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