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江發源於浙江省仙居與縉雲交界處的天堂尖,幹流自仙居縣天堂尖曲折向東至椒江牛頭山頸入海,全長197.7千米,沿途有靈江、永寧江、永安溪、始豐溪等幹支流,流域麵積6613平方千米。出海口兩山夾峙,形似天然關隘,稱海門,為浙江東南海防要塞、對外開放之門戶。

在福建省漳州東北邊、九龍江北溪入海口,有一座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石梁橋,名叫虎渡橋,又名江東橋,它橫跨於漳州東20千米的柳營江(九龍江)上,其石梁之巨大,在古今中外建橋史上是空前的。是我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

經文物等有關部門測得,一般的石梁長20米左右,1米多寬,1米多厚,其最大的一條花崗石石梁長23.7米,寬1.7米,高1.9米,重約207噸。這與宋代黃樸《虎渡橋記》中講到的最大橋孔用3根巨大石梁跨過,每根石梁“長八十盡,廣博皆六尺有奇”相符。根據現代強度理論驗算,最大一根石梁在自重作用下,已達到自身抗拉極限強度的9/10,若石梁跨徑再增大,它就會在自重作用下斷裂,虎渡橋的石梁已接近它的最大允許跨度。在“材料力學”誕生前500多年,要找到這個數據是不容易的。

據曆史記載,虎渡橋地處東西要口,是唐代特別是宋代以來泉州府通向漳州至廣東的咽喉。這座橋建造以前,曾先架設了一座浮橋,後來改建為木板橋。宋嘉熙元年(1237年)木板橋被焚毀後,開始建造虎渡橋,用了4年時間才建成。據史籍記載,橋長200丈,高10丈,有25個橋孔。

虎渡橋名的由來,頗有傳奇色彩。明代陳讓在《虎渡橋記》中稱,這座江南第一的橋梁在修橋時,有隻猛虎負子渡江;“息於中流,探之有石如阜,循其脈沉不絕江,隱然若梁,乃因壘址為橋,故名虎渡”。它的橋基采用了“筏形基礎”,即造橋前,先在江底沿橋梁中線拋撒石塊,形成一條橫跨江底的矮石堤,作為橋墩的基礎。虎渡橋自建成後一直使用了700多年,到1933年才在老橋墩上架起鋼筋混凝土桁架,改建為公路橋。現橋長285米,25孔,橋高約15米,石梁僅剩下5孔了。

漳州市地處福建東南沿海,毗鄰廈門、汕頭兩個經濟特區,與台灣隔海相望,是福建最南端的一個地級市,轄一市二區八縣,有120個鄉、鎮、街道。全市土地麵積1.26萬平方千米,海域麵積1.86萬平方千米,總人口458萬人,其中市區建成區麵積3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4萬人。

永通橋位於河北趙縣縣城原西門外的清水河上。據曆史記載,永通始建於唐永泰初年(公元765年),其建築風格和結構形式與趙州橋十分相似,但規模較小,故又稱小石橋。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將其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通橋是一座單孔敞肩弧形坦拱石橋。主拱券由20道獨立的單券並列砌築而成,橋麵長34.53米,橋中部寬7.26米,東西兩端寬度分別為8.03米和7.97米。主跨徑為23.48米,弧長5.14米。主拱兩端伏設四個小拱,小拱與大拱幅度之比大於趙州橋。橋麵弧度很小,近於水平,便於車輛通行。

永通橋不僅在造型、結構等方麵設計巧妙,而且在橋梁的裝飾方麵也有很深的藝術造詣。雕刻手法獨特,具有濃厚的民族藝術風格,有“大石橋看功勞,小石橋看花草”之說。橋麵欄板雕刻有人物故事、奇花異草、珍禽異獸等,圖案刻工精細,人物神態栩栩如生,禽獸若飛若動,巧奪天工。橋麵望柱有四種雕刻形式,即獅子望柱、雙寶珠望柱、單寶珠望柱和蓮花盆望柱。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蓮花盆望柱,柱頭雕有方形蓮花盆,盆的平麵上浮雕著“牡丹花枝”、“鯉魚戲水”、“小貓戲繡球”等圖案,這種望柱在我國橋梁建築中實屬一奇。橋麵兩側的石雕有團蓮,極富裝飾性。橋身上雕有吸水獸、遊魚、河神頭像、麒麟、飛馬等圖案。橋基南北兩麵的金鋼牆上,各浮雕一幅神話故事圖案,共四幅,其中有“太陽神”、“飛天”等,這在我國橋梁建築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曆代文人墨客都把趙州橋和永通橋並稱“奇勝”、“伯仲”和“姊妹橋”。民間流傳魯班修趙州橋(大石橋),妹妹魯薑修永通橋(小石橋),兄妹二人爭勝,上帝派“天工”、“神丁”暗中相助,一夜之間兩橋同時告竣的神話故事,更使兩橋美名傳天下。

趙縣,古稱趙州,地處華北平原中南部,太行山東麓,位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東南30千米處。全縣總麵積675平方千米,轄11個鄉鎮,281個行政村,總人口55萬。

通運橋位於通州張家灣鎮,因其橫跨於蕭太後河上,故又稱蕭太後橋。此處原為木橋,但因地近碼頭,南北客貨悉經此橋,經年累月,不堪重負,明神宗敕建石橋。萬曆三十一年(1603)正月動工,三十三年(1605)十月建成,賜名“通運”。清鹹豐元年(1851)曾重修。至今已有400餘年。

通運橋南北走向,全長十三丈,寬三丈,乃三券平麵石橋。兩側護以石欄,一色青砂岩,各有18根海棠望柱,柱頭雕獅,神態各異;獅下雕為須彌座,束腰飾以連珠紋,上下浮雕仰覆蓮瓣,整齊劃一;兩柱間嵌以欄板,每塊內外兩麵各浮雕二隻寶瓶,大小一般,紋飾有別,煞為別致。橋身均由花崗條石砌成,橋麵車痕累累;中券闊二丈七尺,側券闊二丈一尺,分水石距繳背石高近一丈,運船穿洞不必免帆。正券當中圓肩之下兩壁,各嵌一塊碑記。邊券外與雁翅接連,雁翅正中之上置滾石,雕為饕餮狀,即所謂水獸,挺頸側首垂視流水,十分生動,可惜隻餘一隻,據傳,此隻乃城北不遠土橋村石橋雁翅上之物,因夜間出來到田間毀壞禾苗,被橋南三官廟內關羽看見,便持刀前去轟趕,揮刀砍傷一隻,此隻不敢回到原處,則乘夜暗暗逃到通運橋下。

通運橋北端原來有螭首方趺碑記兩通,皆為漢白玉所製,一為敕修通運橋碑,一為敕修福德古廟碑,並立在道路兩旁。當年,船通橋下,帆檣相連,車行橋上,鞭聲不斷,不愧為京東水陸要塞。城樓、古廟、岸柳、市肆俱與石橋映帶,好生壯美,“回首鳳城春色好,鶯聲啼碎碧桃花”,正是此處景致。

經曆了400餘年的風風雨雨,通運橋依然堅固如初。1959年7月被立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市通州區位於北京市東南部,京杭大運河北端。東西寬36.5千米,南北長48千米,麵積907平方千米。全區地處永定河、潮白河洪衝積平原,地勢平坦,平均海拔高度20米。分布13條河流,總長245.3千米,主要河流有北運河、潮白河、涼水河、鳳港減河。氣候屬溫暖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